武東鴻
(甘肅省靜寧縣農技推廣中心,甘肅 靜寧 743400)
靜寧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西麓,馬鈴薯是縣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常年種植面積41萬畝。馬鈴薯全膜壟作側播栽培技術具有明顯的保墑增墑、增溫增光、改良土壤的效應,可顯著提高馬鈴薯產量。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是各種作物獲得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的根本途徑,馬鈴薯“3414”完全實施試驗是探討馬鈴薯高產穩產、節約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摸清靜寧縣馬鈴薯全膜壟作側播栽培技術需肥規律,實現科學施肥和節本增效,我們在靜寧縣曹務鎮進行了馬鈴薯全膜壟作側播栽培“3414”肥料效應試驗。
試驗設在曹務鎮程塬村,當地海拔1900m,年均氣溫5.1℃年均降水量550mm。試驗地為梯田地,屬黃綿土,前茬玉米。耕層含有機質14.02g/kg、堿解氮69.16g/kg、有效磷36.54g/kg、速效鉀244g/kg,pH值為7.9。試驗田周邊無遮光物和防護林,通風透光良好,所在地域能夠代表周邊大片農田的馬鈴薯生產狀況。供試氮肥為尿素(含N46%),中石油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生產;磷肥為普通過磷酸鈣(含P2O512%),甘肅白銀虎豹化工公司生產;鉀肥為硫酸鉀(含K2O21%),甘肅白銀豐寶農化科技公司生產。試驗馬鈴薯品種為莊薯三號。
試驗參照農業農村部制定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中的3414試驗方案”設計,即氮、磷、鉀為3個因素,設4個水平,“0”水平不施肥;“1”水平=“2”水平×0.5;“2”水平為當地最佳施肥量;“3”水平=“2”水平×1.5,為過量施肥水平。共14個處理(表1),隨機排列,不設重復。小區面積均為22.8m2(5.7m×4m),每小區10行。小區間隔0.5m,試驗地四周設1米的保護行。播種時采用雙壟面集雨全膜覆蓋栽培技術,按大、小壟覆膜。播前耕地不施任何有機肥。按試驗方案分小區稱取氮、磷、鉀肥,磷肥和鉀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40%氮肥作基肥,剩余60%氮肥用于后期追肥。本試驗從2014年4月即備耕生產,4月10號播種,生育期內管理同當地大田。9月中下旬收獲。各小區實行單采單收,分小區進行計產分析等工作。

表1 馬鈴薯3414配方施肥試驗處理排列表
從表2看出,馬鈴薯折合產量以處理6最高,為2356.8kg/畝,較處理1增產1008.1kg/畝,增產率74.7%;其次為處理7和處理11。

表2 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2.2.1 施氮水平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在磷、鉀肥施用量不變,不同施氮水平下,無氮區(處理2)、低氮區(處理3)、中氮區(處理6)、高氮區(處理11)的馬鈴薯產量隨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其中以處理6折合產量最高。
2.2.2 施磷水平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在氮、鉀施用量不變,不同施磷水平下,無磷區(處理4)、低磷區(處理5)、中磷區(處理6)、高磷區(處理7)的馬鈴薯折合產量隨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其中以處理6折合產量最高。
2.2.3 施鉀水平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在氮、磷施用量不變,不同施鉀水平下,無鉀區(處理8)、低鉀區(處理9)、中鉀區(處理6)、高鉀區(處理10)的馬鈴薯折合產量隨鉀肥施用量的增加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其中以處理6折合產量最高。
2.3.1 函數方程
以馬鈴薯產量為目標函數,根據田間試驗結果,運用“3414”試驗統計方法,得出氮(N)、磷(P)、鉀(K)肥與馬鈴薯產量(Y)之間的回歸方程為:
Y=1356.75+96.12N+1.73P+56.24K-5.61N2-0.08P2-2.08K2+0.66NP+0.07NK-0.03PK(F=38.60,R=0.996),F>F0.05=6.0,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說明該方程可用于分析與控制預測。
2.3.2 最大施肥量
根據回歸方程,得出最大施肥量為N12.3kg/畝、P2O559.93kg/畝、K2O13.67kg/畝,該水平下馬鈴薯產量最高,為2385.03kg/畝。
2.3.3 最佳施肥量
按 馬 鈴 薯0.5元/kg、N4.24元/kg、P2O5元/kg、K2O10.74元/kg計算,根據回歸方程,得出最佳施肥量為N11.6kg/畝、P2O555.47kg/畝、K2O12.85kg/畝,該水平下馬鈴薯產量為2337.4kg。
馬 鈴 薯 以 施N12.3kg/畝、P2O559.93kg/畝、K2O13.67kg/畝折合產量最高,為2385.03kg/畝,較不施肥增產1008.1kg/畝,增產率74.7%。
通過建立馬鈴薯產量(Y)與N、P、K肥之間的回歸方程Y=1356.75+96.12N+1.73P+56.24K-5.61N2-0.08P2-2.08K2+0.66NP+0.07NK-0.03PK,得出在靜寧縣黃綿土區全膜壟作側播栽培條件下,最大施肥量為N12.3kg/畝、P2O559.93kg/畝、K2O13.67kg/畝,該水平下馬鈴薯產量最高,為2385.03kg。最佳施肥量為N11.6kg/畝、P2O555.47kg/畝、K2O12.85kg/畝,該水平下馬鈴薯產量為2337.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