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征,朱絨霞,欒瑞昕
(空軍工程大學 基礎部,陜西 西安 710051)
納米CuO粒子具有大比表面積[1]、表面原子配位不全[2]、粒子表面與內部原子鍵態[3-5]不同等特點。這令其在光吸收[6]、化學活性[7]和催化劑[8]等方面體現出非比尋常的特性。一直以來,其研究都備受學者關注[9-10]。目前,納米CuO的制備方法主要有液相法[11]、固相法[12]、電化學法[13]等。其中,以液相法研究較多[14-15]。
本文以CuSO4為原料,采用固相反應法制備納米CuO,研究納米CuO粉體在太陽光照射下對有機染料的降解過程。
硫酸銅、氫氧化鈉、無水乙醇、甲基紫均為分析純;聚乙二醇600(PEG600),化學純。
JB-3磁力加熱攪拌器;YZ-360DB超聲清洗器;721可見分光光度計;D/max-3B型X射線衍射儀;HT7800型透射電鏡。
取NaOH固體5 g,CuSO4·5H2O固體5 g,依次置于瑪瑙研缽中,淺藍色反應物中立即有黑色物質生成。取研杵,充分研磨至其顏色完全變黑。用超聲波分散的同時,交替用去離子水與無水乙醇洗滌2次。過濾,烘干,得納米CuO。
量取10 mg/L甲基紫溶液50 mL,置于燒杯中,加入CuO 0.025 g,設置空白對照組。把磁力攪拌子放入燒杯后用封口膠封口,防止溶液揮發影響濃度變化。將燒杯置于攪拌器上,于暗處反應24 h。取出少量上層溶液,離心,用可見分光光度計在 578 nm 波長下測吸光度,記為C0。剩余溶液接著在太陽光下光照,光照達到5個時間點(1,2,3,4,5 h)時分別取上層清液,在波長578 nm處測吸光度,記為Ca。計算甲基紫的降解率(η)。
η=(C0-Ca)/C0×100%-Cb
式中C0——樣品組暗反應后的初始濃度,首次取樣濃度,mg/L;
Ca——樣品組光照反應后的染料濃度,mg/L;
Cb——光照反應時染料自身降解的降解率,%。
2.1.1 原料配比的影響 取CuSO4·5H2O 2.5 g(已預先研磨),超聲波振蕩5 min。分別加入NaOH顆粒1 g(CuSO4·5H2O與NaOH摩爾比1∶2.5,摩爾分數過量25%)和1.4 g(CuSO4·5H2O與NaOH摩爾比1∶3.5,摩爾分數過量75%),按上述方法進行實驗。用TEM檢測產物,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反應配比對產物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reaction ratio on the product
由表1可知,隨著CuSO4·5H2O∶NaOH的比例由1∶2.5增至1∶3.5,CuO的分散度改善。由文獻[12]可知,最終產物CuO,是由NaOH與Cu鹽首先生成Cu(OH)2,由Cu(OH)2脫水生成。反應一開始,CuSO4·5H2O與NaOH溶解,生成少量H2O,并放出熱量。這部分熱量使Cu(OH)2能夠迅速分解(吸熱反應)。隨著CuSO4·5H2O∶NaOH比例的增大,顆粒間的局部接觸不均一增強。
2.1.2 超聲波分散時間的影響 取預先研磨的CuSO4·5H2O 2.5 g,NaOH顆粒1.4 g,分別用超聲波振蕩5,8,10 min。然后進行實驗,用TEM檢測產物,其結果如下:
開始超聲后,隨著時間增至8 min,顆粒粒徑分散程度有所增加。而時間超過8 min,分散程度增加的趨勢越來越小,且分散時間為5 min和10 min的粒徑大小幾乎相同。可見并不是分散時間越長,顆粒就越散。
據分析[12],產物CuO顆粒間存在著軟團聚和硬團聚。軟團聚由分子間范德華力和庫侖力引起,硬團聚即化學鍵的作用。通過超聲波對產物CuO施加機械能,用來阻止軟團聚。隨著軟團聚減弱,硬團聚仍然存在,這是無法用超聲波分散的方法來破壞的。因此,當軟團聚的減弱達到臨界點后,繼續超聲分散,顆粒的分散性改變不大。
2.1.3 表面活性劑用量的影響 取預先經過研磨的CuSO4·5H2O 2.5 g,NaOH顆粒1.4 g,分別超聲波振蕩5 min,放入研缽,依次加入0.01 g、0.02 g (占反應物質量總數的0.5%)、0.03 g聚乙二醇600,按上述實驗方法進行實驗,用TEM檢測產物,結果如下:
加入不同質量百分數的聚二乙醇600后,獲得CuO的粒徑大小在40~60 nm之間。當其加入量為0.02 g (0.5%)時,產物的粒徑最小,約為40 nm。
由上可知,最佳反應物配比為摩爾比n(CuSO4)∶n(NaOH)為1∶3.5,超聲波分散時間為8 min,表面活性劑聚乙二醇600的用量為0.5%。
2.1.4 樣品的表征與分析 圖1為納米氧化銅產物的XRD圖。

圖1 固相反應產物CuO的XRD圖Fig.1 XRD diagram of CuO by solid-state reaction
通過與標準CuO的XRD圖進行對照分析,證明產物CuO晶形完整。由圖1可知,產物衍射峰尖銳,沒有出現雜質峰,且寬化明顯,表明產物晶形單一,粒徑較小,結晶性良好。
光照條件下,甲基紫與CuO的反應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納米CuO有較好的光催化活性,對甲基紫的降解率可達70%。

圖2 固相反應產物CuO的光催化降解圖Fig.2 Photocatalysis degradation of CuO by solid-state reaction
(1)采用固相反應法制備納米CuO的最佳反應條件為:摩爾比n(CuSO4)∶n(NaOH)為1∶3.5,超聲波分散時間為8 min、表面活性劑PEG600的用量為0.5%。固相反應法工藝簡單,產物粒徑均勻,同時,可減少團聚現象。
(2)納米氧化銅有較好的光催化活性,濃度 10 mg/L 的甲基紫溶液50 mL中,加入CuO 0.025 g在太陽光下光照5 h時,有機染料甲基紫的降解率可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