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因為地下商業體與地上空間物理隔離,天然空間感較差,給人以封閉感受;再者因為地下商業環境不如地上通透明亮,高檔品牌不愿意進入,所以逐漸成為低檔商家集聚之處。通過分析TOD地下商業體運營痛點,通過優秀案例剖析,圍繞商業地產企業需求,提煉出TOD地下商業“破局”之道。
關鍵詞:TOD;地下商業;多業態融合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9138-(2021)06-0051-55 收稿日期:2021-04-04
文章來源:本文由保利投顧研究院供稿。
TOD地下商場因為地下商業體與地上空間物理隔離,天然空間感較差,給人以封閉感受;再者因為地下商業環境不如地上通透明亮,高檔品牌不愿意進入,所以逐漸成為低檔商家集聚之處。
TOD地下商業要如何突圍,擺脫消費者的舊印象?本文直面運營痛點,通過優秀案例剖析,提煉出TOD地下商業“破局”之道。
1 TOD地下商業的發展機遇
過往,我國地下空間起步晚、發展慢,但近年隨著我國地鐵迅速發展,地下空間的開發也被帶動起來。2019年全國地鐵運營線路達159條,運營線路近5500公里,同比增長16%;同年全國新增地下空間建面2.57億平方米,同比持續小幅增長,占同期城市建筑竣工面積比例約19%。
地下交通+空間的發展,為打造TOD地下商業發展契機。地鐵作為大眾交通工具,牽引人流巨大。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公布,2019年,共15城城軌交通日均客運量超百萬,其中北、上更超千萬。而TOD地下商業作為地下-地上動線的必經之路,則是這群地鐵人流最便利的消費場所,商機無限,見圖1。
2 TOD地下商業的難點
然而與地上商業相比,地下商業仍存在其獨有的難點。
物理劣勢:地下空間與地上存在物理隔離,難以與自然交融。地下空間狹小、昏暗、空氣不流通,導致人們對地下商業天然接受度較差。
業態限制:因地下空間密閉,發生火災等緊急事件時比地上空間更難疏散,所以國內法規規范對地下商業要求較為嚴格,尤其是消防安全方面。表1為地下商業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例如,地下商業的耐火等級要為最高級;針對餐飲、兒童、老人、人員密集娛樂等業態分布限制較多,排煙通風、安全疏散的要求更高,從而導致地下開發成本高于地上商業。
認可度低:由于地下商業的物理劣勢,商業環境不如地上通透明亮,知名品牌不愿進駐,導致地下商業整體檔次低,給客戶留下低端印象。而原本地下商城最大賣點為價格便宜,吸引中低端消費群體,但近十年電商興起后,不斷擠壓實體商業利潤空間,地下商業運營難上加難。
3 借優秀TOD地下商業案例提煉破局之道
TOD地下商業物理劣勢、業態限制客觀存在,但其具有與地下公共交通(地鐵)直連的絕對優勢,擁有承接地鐵的海量人流消費的機會。因此,如何扭轉人們舊印象,重新賦予TOD地下商業新生命,將人流轉化為客流,則成為項目成敗的關鍵。
在此,深度剖析優秀TOD地下商業案例——廣州時尚天河,提煉出地下商業運營困境的三條破局之道:合理的定位和業態布局、舒適的空間和動線打造、特色的主題和活動吸引。
廣州時尚天河,商業體量22萬平方米,身處廣州最繁華的天河商圈。項目直連3條地鐵線,地上商業旺盛、受交通樞紐輻射的地下項目人流量大。2019年客流超5000萬人次,日均13.7萬人次。目前運營超3000間店鋪,其中超1400個品牌租戶,店鋪租金約350~850元/平方米/月。
3.1 合理的定位和業態布局
3.1.1 差異化定位,找準客群
交通樞紐通常是板塊成熟之處,地上商業積極在樞紐附近布局,商業氛圍較濃。在面對地上商業分流客群的背景下,地下商業突圍第一步就是錯位競爭,見圖2。
時尚天河以“時尚、年輕”為標簽,與周邊太古匯、天河城等七大中高端地上商場形成鮮明的差異化定位,主打15~35歲年輕消費群體,彌補了商圈空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還能贏得超5000萬人次的年客流量,見圖3。
3.1.2 根據客戶需求,找到對應業態
確定目標客群后,下一步則是根據客戶需求,找到適配業態。
時尚天河目標客戶為購買力偏弱的年輕消費群體,因此業態落位主要為客單價100元上下的餐飲、中低檔服飾和特色游玩業態,設置串串店、芝士料理店、密逃等主力店滿足周邊打工人日常餐飲需求,以及學生黨、年輕人一站式聚會餐飲、娛樂、消費的需求,見圖4。
3.1.3 以目的消費店為端點,簡潔動線引人流
合理的業態布局可引導人流,最大化利用商業空間。時尚天河平面圖呈“倒T”字型,無目的性消費業態的情況下,時尚天河僅憑東、西、中三端的交通樞紐牽引,人流熱度冷熱不均,尤其是中區深處存在較大片的人流死角。圖5、6為時尚天河引入業態前后人流對比。
為了盤活中區人流空白點,時尚天河在端點布局美食區和年輕人更為偏好的特色游玩業態,如鬼屋、VR、室內卡丁車等,以目的性消費牽引人流。
3.2 舒適的空間和動線打造
3.2.1 借下沉廣場模糊邊界,破除壓抑感
因為地下商業昭示性弱,采光差,若僅憑借細長通道縱深連接,會讓消費者產生壓抑的感受。時尚天河無打造下沉廣場,通過手扶梯直接通往地下,給人封閉感較強。
根據地下商業出入口打造經驗值,地面與地下的斜率小于30°或打造下沉式廣場,可以減少地下封閉感,如時尚天河旁的天環廣場,采取下沉式廣場設計,寬敞的空間和視野可有效破除地下空間壓抑感,見圖7、8。
3.2.2 與自然交互,設置街景小品
除打造下沉式廣場外,通過設置天窗,吸納更多自然采光;多用綠植、水流等小品布置,與自然產生交互感,也是提高地下商場舒適度的方法。另外,時尚天河還設置多樣街景小品,為消費者提供休憩場所和豐富逛街體驗。
3.3 特色的主題和活動吸引
3.3.1 契合年輕消費群體,時尚主題包裝
由于各類限制,大多數的地下商場定位中低端,目標客群多為追求時尚的年輕群體。因此,除了在業態布局上要有吸引力外,還需要有更好的外在形象,賦予商場更高可逛性。
時尚天河2015年率先打造情景化街區,通過統一街區商鋪門面風格、打造街區小景、裝飾等,形成了多個各具風情的特色街區,如夜上海、八號公路等,成為年輕人拍照打卡熱門之選,大大增強商場辨識性和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樂趣。
3.3.2 與時俱進,持續更新業態
另外,針對年輕群體追求新鮮感的特點,地下商業需要與時俱進地根據客戶偏好更新業態。時尚天河在開業階段以服裝零售和餐飲為主,后期為了契合新時代的消費需求,開始布局娛樂、體驗類項目,從單純購物的商場轉化為好玩的商場。目前商場已引進多個年輕人喜好的項目(如射箭、拳擊、密逃等),未來還計劃繼續引入更多新奇、前沿的游玩項目。
3.3.3 持續運營活動,吸引人流到訪、消費
除了中長期持續的業態更新,短期主題活動也有助于持續引流。
時尚天河從2011年開業至今,舉辦活動近200場,平均每月有1~2場活動。通過不同主題的運營活動制造噱頭,并在寒假期間針對其主力學生群體推出多樣折扣活動,持續吸引人流,保持商場熱度。
如今我國城市地下空間迎來發展機遇,地下商業作為城市向下發展的重要部分,借助TOD的力量,人流、商流相輔相成,TOD地下商業的生命力將被喚醒。然而,地下商業的運營仍存在空間幽閉、業態限制多、檔次難以“高大上”等不可忽視的痛點,這對商場的運營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