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軍紅 李梅 郭劍
【關鍵詞】網絡地圖;地圖制圖;可視化
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應用網絡的用戶數量快速提升,人們對于網絡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使得網絡地圖有了發展的基礎,經濟與科技的雙重快速發展為網絡地圖制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依托,網絡為地圖制圖行業的現代化新型載體。結合實際發展狀況,網絡地圖的發展目前還存在眾多問題,對于本行業有較大的影響,應當加以重視。
通過網絡鏈接,網絡地圖制圖可以將繪出的圖紙直接以電子產品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可將直觀地理位置信息直接傳遞給用戶,最終的產品為網絡地圖。網絡地圖主要是以地圖為基礎,以網絡為傳播媒介,借助互聯網中的各種相關的軟件將地理信息傳遞個用戶。網絡的快速發展成就了地圖行業,給地圖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傳統的媒介不同,網絡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打破空間以及時間的限制,實現數據的快速交換。這是一種新型的地理空間位置信息發布形式。地圖制圖的本質就是將地理空間的相關數據可視化,根據實際應用技術的差異性,使地圖的實際表現形式產生較大差異[1]。
(一)發布信息的模式存在局限性
通常狀況下網絡地圖主要有兩種發布方式:基本模式與功能擴展模式,基本模式主要為靜態地圖相關數據的搜索,所有相關的地圖數據都提前在網絡服務器內儲存,并且地圖的所有數據信息相對固定,用戶對數據不能進行改變,整個數據獲取過程都是簡單的請求回應。此模式還存在較多問題,例如地圖數據圖像較少、互動性較差等。
(二)網絡地圖在設計時存在局限
制圖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就是要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制作讓顧客易讀、易懂、清晰的地圖,并且應用簡單的數據模型來展示復雜地圖空間結構環境。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難度較高且存在很大挑戰的工作。相關的制圖人員要有較高的制圖水平,提高地圖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性,讓地圖更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能夠對地圖設計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為地圖精度、地圖內容以及比例尺地圖符號等,這些因素互相制約影響,使地圖設計產生了一定難度。
縮放技術通常狀況下有兩類:靜態與動態縮放,靜態模式主要是以客戶端為中心,隨著尺度變化,它會被機械地縮小或放大,并且放大時更多細致性地圖信息不能夠被有效地提供,縮小也不能直接提供真實效果的地圖預覽概括。當前階段,網絡映射質量尚不能滿足網絡地圖的發展需要,這不僅是由于網絡傳輸技術的局限性,還因為制圖過程沒有對動態縮放原則作出重視,這需要服務器支持,其核心是自適應縮放。
(一)發布信息平衡的模式
為了提高用戶與服務器之間的互動性,使用戶能夠更加便捷地應用瀏覽器來獲取發布的信息,可將上述策略融合,達到互相平衡的模式。一些數據量相對集中的,需要進行集中處理,要發送到服務器進行處理,如果數據量相對較小且操作相對容易,則由客戶端直接執行,該方法能夠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之間合理地分配負載和網絡之間的流量負載,具有數據管理、地圖提取、地圖查詢和地圖分析等功能,它不僅可以查看和瀏覽整個地圖,應用客戶端還可對地物進行簡單操作,從而提升與客戶之間的交互效果。
(二)自適應縮放技術
對于自適應縮放技術問題的主要解決方式如下:首先使用詳細的層次結構模型,在數據庫中存儲不同細節層次模型,由于其合成效率高,所以應用廣泛,但是,縮放比例受默認地圖和比例尺限制,如果間隔范圍較大,則通常采用LOD調整。其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從整體地理因素中提取個體數據進行在線綜合數據提取。
(三)GML/SVG 技術的使用
網絡中動態交互非常必要,由于數據內容和表現分離,因此SVG圖形格式使用通常分為以下兩種方式,首先,可以使用JavaScript在客戶端頁面上創建、修改和刪除SVG元素。其次,在轉換服務器時,如果有特定空間數據格式,可以使用Perl腳本或JSP生成,如果GML數據存儲在服務器中,則可以使用XSLT或Java將其轉換為SVG文檔。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各類科學技術不斷地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地圖行業在網絡上有了創新發展,互聯網與地圖互相成就。網絡地圖制圖的地位在新發展時代中越來越重要,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網絡地圖制圖,因此人們要足夠重視網絡地圖制圖,不斷地完善優化網絡地圖制度,從而促進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