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李軍

“雙孢菇市場需求大、營養價值高,可以將雙孢菇研磨成粉末,加入到咖啡或保健品中。”“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專家盼來了,我們的雙孢菇‘有救了!”
“在掘進工作面要充分利用‘鉆孔物探法,在鉆孔內植入探頭,實現地質情況的可知、可控;加快利用5G技術,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分析和處理……”“聽了專家的建議,我們的煤礦智能化建設就有了‘智囊團了。”
……
學會的智力優勢,企業的發展難題,在這一刻實現完美契合,打通了科技助力企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7月22日,山西省科協在朔州市山陰縣調研“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與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郝建新,省科協學會部負責人楊茹一同而來的還有山西省化工學會、山西省作物學會、山西省雜糧學會、山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山西省營養學會、山西省金屬學會、山西省煤炭學會的16名專家,以及太原理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的3名專家。山西省科協開展的百家學會入企業進基層活動也是此次調研的一項主要內容,旨在深度推進科技共享、人才共享、平臺共享,促進學會與企業的協同發展、合作共贏,并從技術支持、人才支持、服務支持三個方面強化產學研合作。
科技創新是激發縣域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也是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當天上午,郝建新一行調研了山陰縣眾福緣合作社科普e站、超牌煅燒高嶺土有限公司、朔州市金勝達橡膠制品有限公司、山陰縣惠牧源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科普惠農中心服務站。學會的16名專家分赴山陰縣華夏煤業、山西玉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朔州雁門香米業有限公司、朔煤古城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鑫邦燕麥食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宇浩蘑菇種植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對接科技需求,提供科技服務。太原理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的3名專家分赴平魯區、懷仁市,就“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工作開展專題調研。
走訪調研中,專家詳細詢問了企業的經營狀況、未來規劃及發展瓶頸和發展需求。
在山西宇浩蘑菇種植有限公司,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員何永吉對該公司董事長吳鳳鳴這樣建議,“雙孢菇市場需求大、且營養價值高,可以將雙孢菇研磨成粉末,加到咖啡或是保健品中,都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聽了專家的建議,吳鳳鳴很興奮,他希望在雙孢菇深加工上再做些嘗試。但因2020年疫情影響,企業資金鏈即將斷裂,他非常希望省科協可以調動人才來管理與經營,也希望能得到山陰縣委縣政府的扶持,這樣才能解“燃眉之急”。得知了企業在深加工過程中的困難與需求,山西省營養學會副秘書長孫皎皎與何永吉一同前往企業生產車間,詳細調研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基礎建設及科技創新等情況,并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度交流,現場解答企業技術疑問,征詢企業技術攻關需求,并從如何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整合資源來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孫皎皎還表示,山西省營養學會接下來會就雙孢菇營養價值研究、功能食品開發、質量控制等方面,與山西宇浩進一步溝通對接。
在聽取了山陰縣華夏煤業、元寶灣等5座煤礦礦井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建設進展情況,實施“智能礦山”發展戰略下的裝備升級、工藝技術改革、輔助運輸提升等智能化建設方面的工作匯報后,山西省煤炭學會常務理事孫文革等專家對山陰縣智能礦山建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給出了指導意見。孫文革表示,山陰縣智能礦山建設一是要加強生產企業的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與全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二是充分引進AI視覺感知體系,對人、機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人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識別后及時上傳,對煤巖、地質、水文異常等識別,對所有攝像頭采集的數據智能識別;三是在掘進工作面要充分利用“鉆孔物探法”,在鉆孔內植入探頭,實現地質情況的可知、可控;四是加快利用5G技術,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分析和處理;五是充分利用礦用機器人,推動智能化礦井建設,實現“科技保安、少人則安”的目標;六是按照山西《智能煤礦建設規范》,加速推進智能礦山建設步伐。接下來,省煤炭學會還將繼續精準提供科技服務,為山陰縣智能礦山建設聚才聚能搭建橋梁。
當日下午,山西省科協調研“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暨“學史力行跟黨走 科技服務山陰行”座談會在朔州市山陰縣召開,專家們針對企業存在的科技問題等內容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朔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張俊林,山陰縣委副書記、縣長高瑞龍出席,山陰縣委副書記王國文主持。
座談會上,郝建新對山陰縣“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建設工作給予了肯定。他表示,“科創中國”品牌是中國科協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張新名片,省科協將大力支持山陰縣“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同時對山陰縣“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設山陰科技智庫,匯聚創新發展新動能。圍繞山陰主導產業,匯聚全國學會資源和省級學會資源,利用科協專家人才優勢和科研機構優勢,定期為山陰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黨政提供決策參考。二是實施“科創山陰”行動,打造“科創中國”新樣板。圍繞產業需求,結合山西資源,明確“科創中國”在山陰服務的具體產業對象,成立科技經濟融通組織,圍繞產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學會服務站、國家級、省級專家工作站等科研機構。三是建立三級聯動機制,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構建“科創中國”協同推進體系,形成科協、科技、工信、民營經濟等部門橫向協作,省、市、縣縱向聯動的協同長效推進機制,為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貢獻科協力量。
張俊林對省科協組織科技專家來朔州調研和提供科技服務表示感謝。他表示,朔州市委市政府很重視“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山陰縣、平魯區、懷仁市均已申報。希望省科協根據此次調研,對接一批企業項目,進一步為朔州企業提供科技服務。
高瑞龍表示,希望以此次調研座談為契機,為山陰“搭建一個平臺(產學研)、規劃一個(現代產業)園區、引進一批項目”發展戰略注入強大動力和無限活力,為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持。
據了解,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山西省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開展“五個一百”系列活動,此次調研就是“五個一百”之一的“百家學會入企進基層”活動,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學會走進企業、農村、學校、社區等地開展科技志愿服務,真正將“我為群眾辦事”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