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作品成“爆款”的啟示
主旋律影視作品屢屢成為“爆款”,正形成某種現象級的傳播效應。《覺醒年代》“處處有考點,篇篇是論文”,《山海情》“土得掉渣,嗑得上頭”,《懸崖之上》《叛逆者》讓人“熱淚盈眶”“看得肺疼”……一波波追劇熱潮,讓越來越多革命歷程的艱難險阻、英雄先烈的震撼事跡廣為人知。大量作品贏得了口碑、斬獲了票房,更成為熱門社會話題。
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里,“紅色題材”和“流量爆款”很難扯上關系,但事實說明,“主旋律”并非架空的概念,它根植于浩蕩的歷史長河中,深藏在民族的精神譜系中,那些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故事,本身就是最大的“流量擔當”。正如有人所評價的,現在的“主旋律”正變得愈發“沉下來了”。這種“沉”,是創作態度,也是創作鐵律。也只有在真切立體的敘事中,才能將宏大敘事落入人心。
為鴨血粉絲湯立標準的啟示
近日,南京市相關部門為速食“鴨血粉絲湯”確立了企業生產標準,鴨血、鴨腸等鴨產品和高湯合在一起的物料包,重量須超過總含量的50%;料包內的鴨產品占比要超過50%。相關生產企業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方可申請食品生產許可。
不少地方都有特色傳統小吃或特色餐飲,以至在網絡的傳播效應下成為“網紅產品”。但是,由于餐飲產品成分的復雜多樣,很多餐飲產品難以形成明確的行業標準或生產標準。從螺螄粉、小龍蝦到鴨血粉絲湯,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門和食品企業已經意識到,制定標準是品質化、品牌化、產業化的必經之路。就像小龍蝦味的螺螄粉、藤椒味的鴨血粉絲湯一樣,期待更多傳統美食能做出消費者喜歡的新味道,走出地域,香飄世界。
“吃苦夏令營”走紅的啟示
暑假在即,花式夏令營火爆。除了親近科學、親近自然等傳統夏令營,主推上山下鄉的“吃苦夏令營”、考驗體能的野外生存訓練營等,亦成為不少家長的熱門選擇。
夏令營林林總總,為何眼下“吃苦夏令營”“拉練夏令營”大受青睞?說到底,還是教育觀念變了。越來越多家長認識到,只會埋頭啃書做題的孩子,難以應對人生的紛繁挑戰。不少孩子肩不能背、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家長在看重成績之余,更加希望“野蠻其體魄”“強健其精神”。溫室里長不出參天樹,馬廄里馴不出千里馬。早讓孩子們識得世界之大、眺望星辰之遠、曉得生活不易,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