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
中國的經濟建設已經比較成熟,企業的會計工作質量也隨之得到了提升,而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開展企業會計控制,毫無疑問具有突出的現實價值。然而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目前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控制還存在會計控制機制不健全、會計控制重點缺失、財務數據的價值挖掘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因此,需采取健全會計控制機制、挖掘財務數據價值、將預算管理作為會計控制載體等措施,提升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控制水平。
財務共享是一種具有專業性、能夠提升流程效率的分布式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比較起來,其優越性十分明顯,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立智能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利用財務共享系統等加強會計控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果。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財務共享及會計控制已經成熟,其中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關人員仍需要對本課題進行研究,對現存問題進行處理和應對,以財務共享為基礎提升會計控制質量。
一、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控制機制不健全
根據政府有關部門新頒布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相關內容,大型企業集團——即具有分公司、較多子公司、經營范圍大的企業——需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多數企業都開始探究財務共享模式,并以財務共享為基礎開展會計控制工作,然而一部分企業將重點放在財務共享模式建設上,而會計控制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始終存在,即使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嘗試和探索,然而會計控制始終未能成體系存在,自然也就未能發揮實質性作用。另外,在會計控制沒有全局統籌且缺乏相應機制的情況下,會計控制的權利責任分配很難清晰、工作原則也不完善,最終的會計控制效果可想而知。
(二)會計控制重點缺失
財務共享模式下開展企業會計控制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很多企業都陷入會計控制抓不住重點的誤區,這使得會計控制資源無法得到妥善利用。會計控制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大型企業的會計控制更是如此,需要同時處理和應對多項會計內容,在把握不住重點的情況下,會計控制工作必然出現難以解決的盲目性問題,而一旦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等重要事項得不到有效控制,企業的經營和業務開展都將面臨巨大的風險。會計控制的一大目標在于,對財務管理工作重點進行兼顧,誠然,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再需要進行重復的計算和錄入工作,然而一些具體的、更具難度的會計風險管控工作,仍需要會計人員開展,但是在會計控制重點不清晰的情況下,企業的會計人員顯然無力兼顧全部風險控制項與財務管理,會計控制水平將無從得到保障。
(三)財務數據的價值挖掘不到位
財務共享實際上的共享內容為財務數據,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財務數據始終占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具有突出的管理價值,然而就目前部分企業的財務共享及會計控制情況來看,財務數據的價值往往被忽略、會計控制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一般情況下,以財務共享為基礎的會計控制工作能夠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質量,同時還能給管理層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決策數據,提升企業長遠發展水平,然而一旦財務管理及會計工作理念進入誤區,優質的財務共享模式也將難以使二者實現有效融合,財務數據的價值仍舊得不到有效挖掘。比如,目前很多企業的會計控制工作人員就未能做好財務數據整合工作,這導致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企業的管理層都無法有機結合業務情況與財務數據,即使建成了財務共享模式,會計控制的效果也得不到提升,企業的戰略合理性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關人員務必要做好財務數據分析工作,對財務數據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打破會計控制流于形式、不夠全面的困局。
(四)會計控制缺乏有效載體
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控制工作沒有有效載體,也是現階段許多企業無法解決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會計控制能夠兼顧評價和監督兩方面內容,而這離不開企業管理層和財務部門的協同配合,優質的會計控制工作,能夠優化企業整體控制水平,并讓企業的財務共享模式發揮應有的作用。然而在會計控制缺乏有效載體的情況下,財務管理的投資管理、融資管理、風險管理工作都將難以為繼,目前有一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財務共享模式建設,但是在會計控制載體的探索上,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很容易導致會計控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進而給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帶來不便與影響。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控制的有效策略
以財務共享模式為基礎進行會計控制,是企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然選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財務共享建設,并以其為基礎進行會計控制,在會計控制水平較高的情況下,企業內部控制水平也會隨之提升,進而為企業的業務開展、日常經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然而實際情況是,目前很多企業的財務共享與會計控制出現脫節現象,會計控制的效果無法充分發揮出來,特別是生產制造業一類的企業,財務共享下的會計控制問題尤為明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要采取以下措施強化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會計控制:
(一)健全會計控制機制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企業會計控制也是如此,想要保證會計控制的效果,就必須要盡快建立會計控制機制,并以此為基礎提升會計控制的覆蓋范圍和有效性,使不同時期的會計控制能夠形成體系化措施,達到優化企業長遠發展水平的效果。舉個例子來說,我國東南地區某大型民營企業響應黨和政府有關部門的號召,于2019年建成了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打下了財務共享模式的基礎,以此為前提又著重建立了穩定的會計控制機制,企業的管理層、財務部門扮演著會計控制的主體角色,為保證會計控制有效性,又建立了會計控制班組,從根本上避免了會計控制流于形式的問題。同時,該企業還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確定了權責關系,從產品研發、市場銷售等方面分別入手,明確了會計控制的內容、會計控制所需要遵循的原則等,從根本上保障了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控制的有效性。參考上述案例,其他企業也應在建立財務共享模式的情況下,對會計控制的內容、原則等進行明確,不斷優化現有會計控制機制,使之成為工作人員遵循的工作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