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侯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講述敦煌研究者與莫高窟故事的七集系列視頻《一事一生,一人一窟》于近期播出。一人一窟,每個研究者都有最鐘情的一個洞窟,這也是其人生的標志性研究成果;一事一生,研究者選擇熱愛的敦煌研究為事業,終其一生,而這也是敦煌研究院的傳統。一代代敦煌人擇一事、終一生,將一生的熱情傾注在洞窟之中。63歲的阿木爺爺從13歲起學習木匠手藝,憑一雙巧手把尋常木頭打造成各種精巧工藝品;故宮的文物修復師耗時幾年甚至幾十年臨摹一幅畫,把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拼接完整……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贊成“擇一事,終一生”的人生選擇嗎?請寫一篇發言稿,在班會上談談你的感觸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這是一則任務驅動型作文題。題目由材料、情境任務和要求三部分組成。
材料可分為兩層:一層是系列視頻《一事一生,一人一窟》的主要人物事跡,二是由敦煌研究人員的人物事跡延伸到社會其他行業人物事跡。材料人物的共性特點是“擇一事,終一生”。
關于情境任務要求,同學們在審題時要抓住三點:①文體要求,寫一篇發言稿;②話題限制,中心話題是“擇一事,終一生”,對這一話題是贊成還是反對,要有明確的態度;③時代背景,文中的時代背景和發言身份要“應景”,也就是中心話題要聯系“新時代”背景下的“新青年”。
作文立意是開放性的,可以贊成“擇一事,終一生”,發揚工匠精神,敬業,執著,專注,沉淀。也可以不贊成“擇一事,終一生”,新時代的職業選擇多種多樣,新型職業不斷產生,青年人可以順應社會發展,不斷調整職業方向。但要注意,雖然職業身份在變,但敬業、專注的職業精神是不變的。
原文在線
年華付一事,靜守明月心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經過老師剛剛的介紹,聽了幾位同學對“擇一事,終一生”的思考,我感觸頗多,希望與你們分享我的見解?,F代社會日新月異,行業發展瞬息萬變,“變”是這個時代的主題。然而,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遠離喧囂,褪去浮華,年華付一事,靜守明月心。
心懷美好,堅守初心和夢想。每個人在初入社會時都會面臨職業選擇的問題,“擇一事,終一生”,只有選擇好將要從事的職業,才能明確人生奮斗的方向。
在這個輝煌的時代,新一代青年人有無數種人生選擇。同學們一定聽過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故事吧。魯迅先生在認識到“從醫只能是多救助幾個麻木愚昧的國民”后,毅然選擇棄醫從文,并以一生的精力執著追求,以喚醒沉睡的國人,最終成為被人敬重的文壇大家。(事例的選取有些陳舊,且不夠典型。)職業選擇也許多種多樣,但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們要做自己喜歡做的、擅長做的事,讓自己融入時代的洪流,堅守初心,勇往直前。
心懷熱愛,奔向詩和遠方。詩人汪國真說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彼抉R遷受宮刑后,忍辱負重、嘔心瀝血著成《史記》;李時珍走遍千山萬水,受盡千辛萬苦,寫就《本草綱目》;愛迪生經歷了1000多次實驗失敗,終于找到了耐用的燈絲材料……(既然作文話題指向當今社會,就應該使用當下的鮮活素材。)所以,在行進的路上,“擇一事,終一生”,難就難在一個“終”字。(論述簡單,說理不夠深刻。)
心懷家國,身負責任和使命。敦煌學者樊錦詩,從青絲到白發,對敦煌石窟的守護讓我們感動;故宮“鐘表醫生”王津用200多天修復一塊文物表,并打算終生守護古老的時間,他的執著堅定讓我們崇敬……(樊錦詩是“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與作文主題相符,極具代表性,應詳細論述。)我們贊嘆樊錦詩的堅守與執著,更應看到她對祖國的熱愛,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因為有愛,所以堅守;因為有責任,所以能奮進;因為有奉獻,所以更崇高。當我們的事業與祖國的強大、人民的福祉相連,我們心中就會有更多的驕傲與歡欣。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的聆聽!
問題診斷
作文緊扣題目和任務要求,從“心懷美好”“心懷熱愛”“心懷家國”三個方面表達對“擇一事,終一生”的理解,層次分明,結構規范,語言有表現力。但是,作文在素材運用上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有的素材不夠典型,有的事例過于陳舊。升格時需要把文中陳舊的素材替換掉,使用更典型、更有說服力、更鮮活的時新素材,讓作文更有時代氣息。
化蝶之作
年華付一事,靜守明月心
干 磊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行業發展瞬息萬變,“變”是這個時代的主題。然而,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遠離喧囂,褪去浮華,年華付一事,靜守明月心。作為新時代青年,我贊嘆他們“擇一事”的人生選擇,更敬佩他們“終一生”的執著追求。(列現象,表觀點,照應標題。)
心懷美好,堅守初心和夢想。每個人在初入社會時都會面臨職業選擇的問題,“擇一事,終一生”,只有選擇好將要從事的職業,才能明確人生奮斗的方向。
在這個輝煌的時代,新時代的青年人有無數種人生選擇。同學們應該都聽說過湖南女孩鐘芳蓉選擇專業的故事。鐘芳蓉在考取高分后,沒有選擇大眾眼中更有“錢途”的熱門專業,而是報考了一直以來夢想的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素材新穎,運用得當。)社會選擇也許多種多樣,但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自己喜歡做的、擅長做的事,做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的事,讓自己融入時代的洪流,這才是我們應該堅守的初心和夢想。
心懷熱愛,奔向詩和遠方。詩人汪國真說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痹谶@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有很多誘惑,也有很多岔道彎路和坎坷曲折。有些人走著走著,就忘記了來時的路,迷失了自我。而有些人,卻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一事一生,執著前行。從一人一窟,用青春守護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到歷時數十年只為修復一件文物的修復師,再到鉆研木匠手藝半個世紀的阿木爺爺,有太多的人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無怨無悔。(所舉事例新鮮,貼切。)所以“擇一事,終一生”,在行進的路上,難就難在一個“終”字上。只有那些以鍥而不舍的恒心毅力持續發光發熱的人,才會愈挫愈勇,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緊扣主題,論述深入。)
心懷家國,肩負責任和使命。同學們,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大學畢業后,將大半生的光陰奉獻給了敦煌石窟。“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從青春到白發,心歸處,是敦煌。”如今,82歲高齡的樊錦詩依舊在為保護敦煌文物而忙碌著……我們贊嘆樊錦詩的堅守與執著,更應看到她對祖國的熱愛,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因為有愛,所以堅守;因為有責任,所以能奮進;因為有奉獻,所以才崇高。當我們的事業與祖國的強大、人民的福祉相連,我們心中就會有更多的驕傲與歡欣。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何不擇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為我們的多彩人生努力奮斗?讓我們將青春獻給心中所愛,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的聆聽!
升格總結
作文素材的運用要做到三點:一是典型,二是鮮活,三是要深入挖掘事例與論點的聯系,使說理更有深度。升格作文與原文相比,論述同樣的道理用了不同的素材,作文的論述效果便大有不同。要想讓作文材料生動、鮮活,同學們就要多關注當下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而不是在“故紙堆里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