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全程幫我們準備資料,遇到問題主動幫我們協調,真是非常感謝!”近日,山東省鄒平市銀文職業培訓學校副校長馬榮專門來到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向工作人員贈送“優質服務暖人心,便捷審批效率高”的錦旗,表達他的感謝之意。
原來,為加快審批盡快發證,窗口人員多次主動電話聯系,幫助學校答疑解惑,加速資料和現場準備;專家評審過程中,學校現場平面圖不準確導致評審提出異議,工作人員調整思路,對該項材料“容缺受理”,要求學校會后補正,確保了評審的順利進行。“精準告知”“容缺受理”和“事后跟進”3項機制的靈活運用,使得該事項自受理到辦結全程僅用9個工作日,較法定時限提前了11個工作日,時間壓縮55%。
審批有矩,服務無距。今年以來,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化黨史學習教育,以“你我他·共圓夢? 點亮‘鄒平之窗”基層黨建攻堅為引領,聚焦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全力培養“審批小快手”、金牌“店小二”和星級幫辦員,做好“減、并、幫”文章,以集成、高效、優質服務營造便民、親商首善區。
“當天申請,當天發證,你們的效率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在濱州首次投資的山東綠地泉集團濱博城市公司總經理唐先生十分感慨,其公司辦理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一次告知”“一網通辦”“容缺受理”,當天辦結發證。
學黨史促發展,辦實事開新局。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緊緊圍繞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獲得感強”的一流營商環境,建立了投資建設項目“窗口+專班+一線”服務模式,推行“并聯審批”“項目上網”“容缺受理”,奮力跑出項目手續審批的加速度。目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由原來的平均150個工作日壓減到最快20個工作日。
為降低準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該局深化“一次辦好”改革,企業開辦流程由5個壓縮為1個,全程電子化登記率達到99.07%,企業開辦實現0.5日辦結。與濟南市、淄博市、青海省祁連縣等9個縣市區共建“行政審批服務聯盟”,借力數據聯通和資源共享,打破時間空間壁壘,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全省通辦”,解決企業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難題。安裝“智能審批”系統,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注冊登記實現“智能審批”“秒批秒辦”。對164個“群眾眼里的一件事”實施“一鏈辦理”主題式服務,在47個行業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審批時限平均壓減近90%,申請材料壓減近70%,填表要素壓減超60%,實現行政審批“提速”更“提質”,“減證”更“簡政”,累計發放綜合許可證340張,經驗做法被《山東新聞聯播》頭條報道宣傳。
為更好地實現政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8家商業銀行31個網點開展企業開辦“政銀合作”,企業在銀行網點即可快速進行企業注冊登記,全程“一站式”服務。還與鄒平農商銀行構建“黨建共建+政銀合作”新模式,以黨建共建為載體,以政銀合作為契機,通過“組織共駐共建、黨員共管共育、發展共商共贏”發揮各自優勢,為更多企業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實現黨建有實績、服務有成績。
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熱心為群眾辦事。
“我正在這兒發愁呢,咱們工作人員就跑過來主動幫我操作。”在大廳自助辦理區,張先生“動口”,幫辦員“動手”,一問一答的互動中完成了企業注冊登記網上申報。幫辦“紅馬甲”貼心的問候、熱情的服務,讓60多歲完全不會電腦操作的張先生深受感動。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政務服務大廳上演,幫辦“紅馬甲”們穿梭在各個角落,引導辦事群眾快速找到辦事窗口,手把手指導網上辦理操作方法,為特殊群體填寫表格、復印資料……“群眾自己辦”變“幫辦幫著辦”,讓企業、群眾體驗到“待親人、辦家事”的溫情。
“凡是辦事群眾不懂、不會的,我們都可以提供幫助。大家的一個個微笑、一聲聲感謝就是我們前進的力量!”幫辦人員趙雙雙說。
“你我他·共圓夢”是該局創建的服務品牌,旨在讓企業、群眾、審批人等眾多的“你我他”,在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這個平臺共圓創業夢、發展夢和富強夢。逐夢道路道阻且長,面對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不懂、不會的“難題”,該局全面推行“企業動嘴,幫辦跑腿”幫辦代辦服務機制,2020年4月建成運行線上幫辦代辦系統,在全省率先實現政務服務“全領域、全流程”幫辦代辦;設立鄒平幫辦代辦會客廳,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局長幫您辦”窗口,建立起“一對一”長效包靠聯絡機制;創新“星幫辦”評選制度,設計“星幫辦”胸標,為評選出的星級幫辦員舉行集中授牌儀式、頒發榮譽證書,以評選引領服務方向,全面提升幫辦代辦人員的積極性。
“幫辦代辦服務點入駐園區真是太方便了,工作人員全方位的幫辦服務讓我深受感動,來到鄒平發展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近日,拿到營業執照的山東萬恒元祥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女士激動地說。
鄒平市聚焦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全力培養“審批小快手”、金牌“店小二”和星級幫辦員,營造便民、親商首善區。
在全省高質量發展藍圖中,鄒平聚焦產業優勢,著力打造高端鋁產業核心區,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則是該市招商引資、拉長鏈條、完善產業生態的重要依托和載體。園區自2017年3月成立至今,已陸續入駐企業45家,其中鋁深加工項目28個,隨著園區入駐企業和落地項目的增多,審批手續的辦理成為外來企業感受園區服務和鄒平營商環境的“第一印象”。為將服務“植根”園區,令“觸角”延伸企業,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建立幫辦代辦“點對點”機制,在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設立幫辦代辦服務點,專門制定《幫辦代辦服務入駐園區實施方案》,明確服務原則、范圍、內容、機制、流程、保障等六大方面35項內容,對園內及周邊企業實施咨詢輔導、報批計劃定制等六大類面對面、點對點服務,確保企業需求“不出園”,問題解決“在園內”。
“企業‘吹哨,幫辦報到。你負責茁壯成長,我負責‘陽光雨露,我們將把幫辦代辦服務直接送到項目現場,變‘坐等審批為‘上門服務,主動做好溝通,全力寫好優化營商環境這篇大文章。”4月30日上午,鄒平市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幫辦代辦服務點揭牌儀式上,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副書記、局長董麗說道。“電腦、打印機、惠企政策大禮包…….”園區幫辦代辦服務點內,設施“硬件”和服務“軟件”一應俱全,入駐這座辦公樓的多家企業,“不出樓”即可享受幫辦服務。目前,幫辦點已累計幫辦代辦服務事項30多件,獲得企業、群眾廣泛認可。
學史增信,學史力行。據了解,2020年至今,該局已幫辦代辦項目910個、事項995個,幫辦民生事項6000多件,“全員參與、專班跟進、主動服務、一幫到底”的鄒平特色幫辦代辦格局全面構建,經驗做法先后登上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被《新華社·高管信息》、《大眾日報》、學習強國等深入解讀報道,被《濱州日報》頭條頭版進行宣傳。
“建議加大信息網絡的應用,促進更多民生事項網上辦,提高智能化、信息化辦事水平。”
“希望能增加網上辦、信息化辦理的獲取渠道,加大網上辦事渠道和流程的宣傳告知。”
前不久,來自多個領域、階層、職業的15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市民代表等應邀參加鄒平市第二季度“民說民評”懇談會,帶著“吐槽找茬”的“任務”深入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市政務服務大廳等服務一線參觀,與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暢談辦事體驗、指出問題不足并建言獻策。
人民至上,改革評在人民。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把工作質效的評判權交給群眾、企業,每季度舉辦一期“民說民評”懇談會,邀請辦事群眾、企業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為行政審批服務“把脈會診”,不僅開門納諫傾聽企業、群眾呼聲,主動搭建起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的“民聲之窗”,在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中關心、服務、凝聚群眾,更是變“政府下單”為“群眾點菜”,通過“說”“評”成功向工作實績的有效轉化,促進了政務服務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精準對接。另外,該局還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吐槽找茬”窗口,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全面收集辦事群眾的辦事體驗,為精準施策、精準服務奠定堅實保障,倒逼、促進政務環境、服務水平持續優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