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霞

[摘要] 進階德育,是對品牌班級建設的一項新探索。班主任帶領學生將班級分為若干團隊,通過進階式德育活動著力打造學生團隊,實現從個人的進階培養到團隊的進階打造,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團隊與班級進階式發展。
[關鍵詞] 進階德育;品牌班級建設;進階式德育活動
一、德育問題的現狀
初中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生,重要他人是同伴,尤其需要重視班級德育工作,通過班級同伴互助互幫、正向影響,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關鍵時期。但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盡管我們盡心盡力,效果卻差強人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缺乏規劃,零散隨意
真正做好德育工作要費心費力,需要及時發現問題、精心選擇素材、巧妙設計活動、高效組織實施、及時適當引導。由于缺乏規劃,德育工作的開展無法體現連貫性與統一性。很多時候開展活動來源于班主任的“靈機一動”,沒能深入思考為什么要開展這一主題活動,以及對如何開展并進行周密策劃,沒能給學生進行充分的心理建設。一學期下來,開展的德育活動零散,沒有主線,質量不高。
2.目標過高,流于形式
班級設立的德育目標高遠,很多時候不切合學生實際。在實施過程中,形式單一,在班會課上灌輸大道理,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開展德育活動不貼近學生生活,不為學生喜聞樂見,不能為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導致德育工作走向形式主義。即便班主任辛苦組織,費心費力,但是沒能引導學生理解活動內涵,提升思想境界,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缺乏總結,效率不高
很多德育活動雖然熱熱鬧鬧、轟轟烈烈,但是匆匆組織、草草收場,缺乏總結升華,沒能從活動中提取經驗智慧指導后續發展,無法體現活動主旨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真正落到實處,引發學生共鳴,導致德育工作煩瑣低效。
為貫徹落實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引領學生更好發展,筆者接手每一屆新生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班級建設中進行新探索,嘗試推行進階德育,做好規劃,制定恰當的進階目標,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二、進階德育的內容
進階德育,其核心要義是做好長期規劃,為班級團隊的成長設定進階式目標,開展進階式活動,實現從個人的進階培養到團隊的進階打造,促進學生、團隊與班級進階式成長。
1.個人進階培養,引領向上向善
很多老班主任都有這樣的體驗:帶起始年級是最辛苦的,但是辛苦付出又是最值得的,因為起始年級帶得好的班級后續一般都會發展良好。原因主要是新生入校,對新環境充滿好奇,對新生活充滿期待,不管以前的表現如何,新生活的開啟總會讓人信心滿滿,此時能否抓住教育契機,關系到班級后續的發展。
剛入學的新生對新生活有所憧憬的時候,班主任要抓住契機,引導他們的行為與心理預期相互平衡。及時對新生進行行為進階培養,通過簡單的行為規范(后續逐漸增加難度),改變原有的錯誤認知與行為,樹立向上向善的行為規范。例如,筆者曾在班級中開展“模范”系列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規范行為。初一年級開展“模范書包”“模范課桌”“模范垃圾袋”的活動,從個人整理等較低層次的要求開展訓練,當學生掌握后開始進階培養。初二年級開展“模范作業”“模范課堂筆記”“模范試卷”的評比,從簡單的個人日常衛生整理上升到學習習慣的規范培養。初三年級開展“模范學習計劃”“模范學習方法”“模范復盤總結”活動,從學習習慣的規范培養上升到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三年的行為進階培養,班級學生能夠規范自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
2.團隊進階打造,促進共建共享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亞里士多德認為,我們的所說所想都在向他人學習,我們渴望彼此之間建立關聯,渴望歸屬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評。初中生尚未走出社會,對他們而言,班級同學的相處是他們生活中較為重要的交往途徑,班級同學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基于此,班級管理中除了強調對個人行為的規范培養外,更應該進階到團隊的組建,促進團隊成員的共同發展。
筆者在所帶的班級實行團隊制管理模式,將班級同學分為6個團隊,學習上你追我趕,生活中互幫互助。但是團隊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進階打造,才能真正實現團隊命運共同體。
(1)初一年級“團隊啟動”系列活動。“團隊啟動”系列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幫助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教師不需要費任何口舌講解為什么要進行團隊合作,而是通過一系列的啟動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團隊啟動”系列活動可安排以下進階活動:在班級開展“互助環”游戲,團隊同學寫出自己的心愿并在團隊里分享,能夠幫助其他同學完成心愿的就結成對子,一個月后組織分享互相關愛與幫助給自己帶來的幸福與喜悅;也可通過團隊體驗“趣拼七巧板”“心有千千結”“不倒森林”等拓展活動,讓學生體會團體合作的重要性等。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啟動”階段,班主任先不要強硬將學生分成團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組合,但是所有活動都必須通過組合的團隊才能參與完成,這一過程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
(2)初二年級“團隊運行”系列活動。“團隊運行”系列活動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開展得好,后續團隊會激發出更大的活力與效益。這階段的團隊運行將打破初一年級的自由組合形式,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組合,確定團隊隊長,讓隊長與隊員雙向選擇。團隊組合確定之后,需要進行團隊建設,引導構建團隊文化,提高團隊凝聚力。班級中的黑板報出版任務、值日任務等都可以按照團隊組合分配,團隊隊員在同一任務驅動下,各盡所能,快速融合在一起,該階段班級的所有獎勵懲罰都以團隊為單位。
(3)初三年級“團隊共贏”系列活動。通過“團隊運行”系列活動后,學生基本達成共識——團隊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時的團隊已經度過了磨合期,進入成就期。初三年級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根據這一時期的需要,團隊間可以開展“學科講師團”活動,選擇某一學科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擔任學科講師,利用放學后30分鐘給團隊同學講課,甚至可以兩個團隊合作,多個團隊合作,一位同學給幾個團隊的同學講課,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團隊間可以開展“一對一小老師”活動,團隊同學羅列自己的優勢科目與弱勢科目,對弱勢同學進行一對一輔導。通過培優補差,實現團隊互利共贏。
三、進階德育的實施路徑
活動是進階德育的主陣地,個人進階培養、團隊進階打造都是依托進階活動進行的,活動開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進階德育的效果。所謂進階式德育活動,指的是圍繞某一具體目標開展具有連續性、層次性、階梯性的班級德育活動。進階式德育活動的開展遵循以下四個步驟。
1.啟:基于活動規劃,建設心理預期
做好完備的規劃對于活動成功開展至關重要。規劃一般分為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長期規劃主要是三年規劃,從初一年級開始到初三年級的目標與教育途徑,這是頂層設計,可以讓德育工作更具高度。短期規劃一般有兩種:一是每學期的班級行事歷,詳細到每周的德育主題;二是每個活動的詳細執行方案,詳細到活動過程的人員安排、材料準備等。這樣可以讓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不會忙亂中遺漏。所謂謀而后動,每項活動的開展都不是隨心所欲、靈機一動產生的,而要做周密規劃,讓老師和學生都有充分的心理預期,才能真正發揮活動的作用。
2.承:基于原有認知,引領系統整合
德育活動的開展強調連貫性與統一性,活動需要符合當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需求。如果一學期開展的活動都各自為政、無法成線,那么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活動與活動之間相互承接、緊密聯系、互有呼應,才能不斷滲透德育內涵。例如,“模范系列”活動就是互相承接的進階教育,它引導學生從個人簡單生活習慣到學習習慣的有序化,進而上升到做人做事的模范化。“模范系列”活動從最簡單的“模范書包”活動開始,從書包的有序收拾不斷進階教育,學生在活動中有了前面活動的鋪墊與引領,更容易領會后續活動背后的真諦。
3.轉:基于活動探究,升華價值情感
為避免德育活動流于形式,不能達到德育的深層目標的問題,進階式德育活動的開展要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活動意義、理解活動內涵,升華價值情感,不僅在熱鬧的活動中有所樂、有所思及有所得,并能將小活動上升至深層次的思考,從而獲得心靈的蕩滌與情感的升華。例如 “團隊啟動”階段開展的“趣拼七巧板”活動,班級各團隊使用一副小小的七巧板拼成教師布置的任意圖形。游戲結束后,可以通過開放式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活動內涵:獲勝團隊成為冠軍的原因是什么,落后團隊怎樣才能更快完成任務;團隊一直沒有拼齊圖形時的感受,當時希望得到什么幫助等。教師及時記錄學生回答的思考,并從學生的體會中生成正確價值引領,因為學生在活動互動中最容易暴露其真實想法,教師密切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思考相應的引導對策,做到有的放矢。
4.合:基于知行合一,做好復盤總結
現實中很多德育活動總是匆匆組織、草草收場,以為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就達到了教育目的,其實不然,每一項活動都需要一個復盤總結的儀式才算完美收官。復盤,是指圍棋對局結束后,復演該盤棋的過程,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復盤的思維同樣適用于開展德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適時復盤,有利于破開迷霧,尋找正確路徑,在活動結束后實施復盤,有利于跳出當局,總結經驗。復盤總結應遵循如下步驟:第一,班主任應該對照活動規劃方案,對比目標與完成情況;第二,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問題與實際解決情況;第三,從活動中可以總結并應用的規律。需要強調的是,進行復盤總結的時候要盡量從旁觀者的角度,不帶情緒、不帶偏見地描述事實。這樣的復盤總結,才能真正有效地矯正錯誤、積累經驗。
進階德育在筆者所帶班級的實踐中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所帶班級班風純正,學風濃厚,多次取得文明班級的稱號。班級從入學到中考的各次考試中,成績進階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從參與活動到策劃活動到組織活動,培養了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筆者將繼續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不斷嘗試,希望在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促使進階的德育更有效地開展,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班級。
[本文系2019年廣東省中小學德育課題“新時代中小學班級品牌建構——基于核心素養的個性化班級建設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19ZXDY01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遲毓凱.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美]David G.Myers.社會心理學[M].中國郵電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