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馬帥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不論種植什么作物,都離不開水的灌溉,對農業來說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水,然而無論缺水還是豐水引發的旱澇災害都會影響到收成。我國水資源總量不少,但人均、畝均水量較少。水是重要的資源,關系到國計民生,必須十分珍惜,合理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有限資源的作用。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農村發展的關鍵。
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到農田實地觀察、向鄉民詢問情況以及對鄉政府領導進行采訪的方式,對遼寧省朝陽縣松嶺門蒙古族鄉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行調查,并結合松嶺門蒙古族鄉的實際情況做出分析,旨在通過對遼寧省朝陽縣松嶺門鄉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現狀調查與分析,為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參考。
松嶺門鄉,全稱為松嶺門蒙古族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共有6個行政村,人口約14000人,社會總面積8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近30000畝,其中水澆地15000畝左右。地形以丘陵為主,主要河流有小凌河,村與村之間分布比較分散。
鄉民的收入來源以農業為主,務工為輔。農業種植作物以大田玉米為主,由收糧站收購,經濟種植作物以小菜為依托,種類有小黃瓜、小茄子、小辣椒等,出售錦州小菜場,也有小型果園、菜園分布,產出的水果、蔬菜主要在當地的集市上傾銷。此外,在相應的季節,農民會去附近的山林里采集野生的蘑菇、山棗、草藥、野菜等,通過出售這些“山珍”來增加收入。改革開放以來,很多鄉民去外地務工,主要集中在建筑行業,從事體力勞動。松嶺門鄉地處朝陽、錦州、葫蘆島三市交匯處,交通較為便利,很多企業看中了松嶺門鄉的地理位置,近年來,松嶺門鄉的招商引資在朝陽縣處于較先進的地位。現擁有工業企業四家,吸引了很多農民返鄉務工,既增加了本地農民的收入,又不需要遠離家人外出務工。
2019年10月3日,在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松嶺門蒙古族鄉(以下簡稱“松嶺門鄉”)實施調查,對部分農田的水利基礎設施進行實地觀察,并對部分農戶進行走訪。然后又到達松嶺門鄉人民政府,向松嶺門鄉人大主席張連信先生進行了采訪。最后,結合互聯網查詢,整理得到松嶺門鄉的一些基本情況。
走近農田可以發現,田地間有較大的水井分布,或者小型的活塞式抽水井,用來灌溉農田,分布在小凌河旁的農田就抽取河水進行灌溉,也有少量的滴灌等節水的水利設施存在。農田間還修有排水溝渠,用于排澇,河邊修有堤壩,用于防洪。
通過對鄉民的走訪了解到近些年農民收成并不好。一方面,近4年來遼西地區旱情較重,水資源匱乏,嚴重時河流出現斷流的情況;另一方面,土地分散,一家一塊地,對抗旱情以家庭為單位力量相對薄弱。鄉民應用的抗旱水利設施主要是農民自己購買的水泵、水管等(如圖1),用來灌溉耕地,水源是抽取就近水井的水(如圖2),主要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這種方式很浪費水,在干旱嚴重時加速了水井的干涸,不利于旱情的緩解。位于河流岸邊的耕地在干旱的年份受影響較小,可以通過河水和抽取地下水兩種渠道灌溉,水資源相對豐富,然而如果遇到暴雨,河水上漲,很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因此既要防旱又要抗澇。

圖1 抽取地下水的水泵

圖2 灌溉的水井
對松嶺門鄉人大主席的采訪得知,松嶺門鄉的農民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大中型傳統的農村農田水利設施在農業抗旱中也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如圖3)。為了減小旱情帶來的損失,松嶺門鄉圍繞節水增糧行動、千斤糧工程、節水滴灌工程等項目進行節水農業建設,如滴灌。但是,受自然條件限制,實施效果不佳,僅在部分平整的土地中得以實現。在未來,鄉政府的工作將著力解決這些問題。

圖3 正在澆地的農民
經過與人大主席張主席探討,最后,總結出松嶺門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水源不足。氣候較干燥,旱災頻發,有“十年九旱”之說。
(2)地形限制。地處遼寧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區,山坡地居多,平地較少,安裝設施的成本高,不利于先進的水利設施普及。
(3)農田水利設施整體上落后,傳統農田水利設施仍然占主要地位。
(4)土地分散,每家每戶的土地不集中,難以集中管理。
(5)鄉政府推進工作時,有農民并不理解,不積極配合。
結合鄉民的意愿和鄉政府的工作計劃,得到的解決方案如下:
(1)修筑蓄水設施,發展節水農業。
(2)聯系有關技術部門,借鑒其他丘陵地區的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情況,并結合松嶺門鄉的地區特點,制定一套適合于松嶺門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方案。
(3)修建梯田,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蓄水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機械化耕種。
(4)鼓勵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即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流轉,使土地集中,進而發展現代農業。松嶺門鄉政府正在逐步推進實施,計劃集中有經驗的糧食種植戶和小菜種植戶,將土地向他們流轉,并成立糧食生產合作社、小菜生產合作社。
(5)鄉政府應加大對國家惠民政策的宣傳,傾聽農民心聲,保障農民利益,積極、正確、合理地引導農民配合政府的工作。
通過本次實踐調查,使我們更詳細地了解松嶺門鄉的經濟情況和水利基礎設施現狀,而且還參與了對該鄉現存問題及解決方案的討論和未來發展的探討。在實踐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科技和知識對經濟、對人們的生活所起的作用多么重要,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努力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并學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建設家鄉,回饋社會,落實“十九大”的青年精神,堅持理想,不忘初心,終身學習!
當然在本次實踐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調查的農田、鄉民范圍較小。由于考慮到松嶺門鄉干旱的情況,將重點放在了有關灌溉的水利設施上,較少提及其他類型的基礎水利設施。吸取本次實踐的經驗教訓,在以后的實踐及研究中,盡量避免再出現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