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恒燦
對水環境質進行監測,確保水環境質優良,是人們生活健康的有力保障。積極開展水環境質的監測、分析工作,可以讓我們及時發現水環境的情況,如發現水環境出現污染問題,將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治理。水環境的監測包含取樣、檢測水質、檢測數據分析、制定治理措施。對于監測的水質,既包含地表水,即河流;也包含地下水。兩者對于人們生活都息息相關,都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鑒于以上,水環境質的監測工作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積極地去監測水環境,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地表水環境的監測
在地表水環境的監測過程中,我們通常會依據項目的類型將水環境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來進行調查、分析。第一,對常規水環境監測,通過對它的監測,可以直接了解到水水環境質情況;第二,對污染的水環境的污染物進行檢測、分析,通過它可以了解到水環境的污染情況;第三,結合當地環境的實際情況,對水環境進行檢測、分析。例如:對水環境中水生物進行監測,然后對水環境做出評價。對地表的監測,需要分別在枯水期、平水期、豐水期進行取樣、檢測,另外,還需注意天氣,需在天氣晴朗、風速變化不大,水流穩定的時候進行。對河流按照規模不同,每期調查一次,然后連續的調查三天;對于湖泊、水庫,按規模級別不同,每期調查一次,然后連續調查三天;對于河口處,同樣按照規模每期調查一次,一次調查兩天。且分大潮期、小潮期;海灣每期調查一次,調查連續三天至四天。
2.地下水環境監測
對于地下水質監測,我們主要是對典型地區的水井水進行監測。但也存在特殊情況,致使區域內水井不能滿足我們的監測需要,這時,我們要設置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的監測井來進行取樣、檢測、分析。對于監測項目的選取,我們需依據相關規定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監測項目一般為酸堿性、總硬度、總的大腸菌群、鐵、汞、錳、總砷、硝酸鹽、氮、氟化物、硫酸鹽、氨氮、亞硝酸鹽氮、細菌總數等的監測。另外,對地下水的水文特征進行調查,如水位、水溫、含水層,含沙量等進行全面調查。對地下水的實際水位的監測,需根據現行的標準、行業特點的具體情況而定。地下水也采用三天連測式,在選定的監測位置連續三天進行監測。另外,需要對監測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進行要求。
對水環境質的監測,相對于其他環境的監測,其要求相對苛刻許多,同時,監測的準確性、科學性都必須具備。在確保監測準確、科學、精準之時,還要做到監測方法簡單、快捷、高效等要求。對于數據分析,主要為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儀器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即是容量分析法,具體操作就是把已知的標準溶液加入到檢測的溶液中,讓標準溶液與檢測物質嚴格地按照化學計量關系進行定量反應。待反應完成后,對標準溶液消耗的體積進行測量確定,在測得一定濃度及體積的情況下,即可計算出檢測物質的含量。這種方法操作較為簡單、方便快捷,準確度也很高,所以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重量分析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分離法;另一種是氣化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第一步是工作人員對樣品中的各個組成成分進行直接的分離,抑或者是通過轉換后再分離;第二步是利用天平等儀器,對各個組成成分進行測重確定,這樣便可測量得到各個組成成分的含量比例。這種方法,對儀器設備的要求不高,即使用天平即可,但由于這種方法的操作步驟較為煩瑣,計算的工作量較大,并且精準度也較低,所以該方法對微量元素的測定不太適用。相較于以上兩者方法,儀器分析法則較為先進。儀器分析法操作方便,速度快捷,精確度較高,同時也具有很高的科學性。故儀器分析法使用最為普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工作人員經驗的不斷積累,對監測方法也會進行不斷地改良、優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儀器分析法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如圖1)

圖1 環境監測示意圖
1.預先監測質量
預先監測質量控制就是在監測工作開展前制定監測計劃,對一些情況做好預案。為更好地完成水環境監測工作做足準備工作。其也是做好監測工作,提升監測質量的前提。開展水環境監測的預前準備工作,可以極大地降低水環境的檢測錯誤率,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相關問題,提高監測的效率,保障水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
該工作的具體內容主要是相關工作人員合理地利用檢測設備對現場的水質進行檢測、分析,按照正確、規范的操作規程,嚴格地按照指標進行檢測,保證指標檢測的準確性。做好預先檢測質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水環境監測工作的效率。
2.過程中監測質量
過程中的監測質量控制,其實就是嚴格地對現場環境、實驗室進行控制,以避免由于一些小的因素,使檢測結果出現問題。在實驗室的檢測中,主要是工作人員依據相關的質量標準對樣本進行采集,然后將樣品正常的送到實驗室,在無污染的實驗室環境下,利用實驗儀器對樣品進行測量,在檢測過程中,需保證完全按操作規程實驗,檢測出準確的結果。在過程檢測中需注意對現場突發事件的處理,對突發事件提前做出預案,以確保突發事件對檢測結果無任何影響。
3.監測數據分析質量
檢測后的質量控制,其實就是水環境檢測數據的詳細分析。有效的、準確的、科學的利用好檢測的數據,對數據進行系統分析。數據分析控制需要具有較為完整的分析流程,制定科學的流程,管理好數據分析的過程,這對檢測數據反映出來的結果至關重要。其對于水環境的監測質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當前,水環境的監測在大型實驗室的檢測分析,則主要為儀器分析法,但較小型的實驗室由于受財力、技術人員的限制,主要仍以傳統的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為主,儀器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在水環境監測分析方法上,我國還應加快研究,研發出更為簡便、高效的水環境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儀器設備對水環境進行監測。另外,對于分析儀器,我國也應該加快研發的步伐,研發出質優價合理的分析儀器設備,從而為水環境監測質量的提升,提供堅實的基礎。
水質采樣的工作是水環境監測的基礎工作,水質采樣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監測的結果。在保證采樣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能保證下一步分析結果的準確,才能保水環境監測的準確性。水質采樣是較為專業的工作,需由水質監測部門指定具有專業技術資質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另外,工作人員還需要具有很強的責任感,需要非常重視水質采樣的工作。水質采樣有其成熟的一套流程,在日常的采樣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采樣流程進行水質采樣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對采樣的工具、儀器設備等進行實時的保養,以確保采樣儀器的有效性。水質采樣各個環節都很重要,采樣工作的各個環節都需進行嚴謹的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水質采樣所取得的信息、數據是準確的、真實的,有實際意義的。
在水環境的監測中,對于樣品的預處理是按照需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的,選擇正確的預處理方法及技術將直接影響到水環境監測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預處理方法的選擇是建立在檢測人員的工作經驗、專業水平之上的,針對不同的水樣,預處理的方法也不相同,基于的標準也不相同。目前對樣品的預處理是整個水環境監測過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相信樣品的預處理在我們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會有更好的發展。
1.有效數據的選取
對數據的選取,主要的操作方法就是對檢測的數據進行系統的分類,這樣,可以提高檢測數據的處理效率。另外,也提高了處理數據的合理性、科學性,讓檢測的數據發揮出自身的最大價值。對檢測的數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地區進行歸納分類。檢測數據的合理分類,可以為數據分析提高效率。
2.無效數據的消除
水環境的監測數據具有一定的即時性,所謂即時性,就是指監測的數據具有一定的時間期限,數據如果超出了規定的時間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便無準確性可言,無實際的利用價值。對于檢測的過程中的無效數據,應該及時進行消除,這樣可以保證數據不會出現有效、無效的混雜,避免出現檢測數據準確性出現誤差,從而為后續的水環境分析工作提高效率,且使檢測數據的分析更為簡單、高效,也不用在分析數據時考慮檢測數據的有效性問題。
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水資源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大,對水環境污染的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所以水環境的監測、分析工作越來越重要。相信在工作人員對水環境的監測下,一定可以確保水環境的優良,為人們的身體健康、為社會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