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生態林受到了黃斑星天牛的危害,導致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受到了不利影響。本文以酒泉市肅州區黃斑星天牛防治作為研究內容,首先介紹了酒泉市肅州區森林資源和病蟲害類型,然后結合實例,闡述防治黃斑星天牛做法和成效,最后提出后續防治對策,以期更好地防治黃斑星天牛。
1酒泉市肅州區森林資源和病蟲害類型介紹
酒泉市肅州區土地總面積為34.5萬hm2,其中林地面積為5.4萬hm2,約占土地總面積的1/6,樹種以柳樹、二白楊和新疆楊為主。目前,酒泉市肅州區生態環境無法與中國沿海地區相比擬,樹種單一,混交林和天然林面積較少,再加上受氣候因素的影響,森林病蟲害發生概率較大。在眾多森林病蟲害類型中,黃斑星天牛危害最為嚴重,且難以有效防治。
2酒泉市肅州區黃斑星天牛防治措施及成效
2.1黃斑星天牛的防治做法
2.1.1以政府為主導
自黃斑星天牛爆發以來,酒泉市肅州區相關部門對防治工作高度重視,將黃斑星天牛的防治列為政府部門重點工作內容,并邀請專家對黃斑星天牛的危害和防治方法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黃斑星天牛綜合治理方案》。并依據統籌兼顧、分工負責的原則,合理分配防治工作責任、資金和物資,構建了以政府為主導的天牛綜合防治體系。
2.1.2合理分責,加強工作指導
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酒泉市肅州區黃斑星天牛防治工作正在穩步進行,并成立了6個下屬機構,其中督察組就是下屬機構之一,負責對天牛防治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以促進工作的有效開展。
2.1.3多方籌資,保障工作開展
在查閱資料后得知,2014~2017年,酒泉市肅州區黃斑星天牛防治資金高達3 000萬元,且資金來源多樣,為天牛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2.2黃斑星天牛的防治成效
在酒泉市肅州區政府部門的努力下,黃斑星天牛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4年的防治,化學防治面積超過了4萬hm2,清除了7.2萬株的蟲害樹木,同時對4.8萬株蟲害樹木進行去頭截干處理,使黃斑星天牛災害的蔓延勢頭得到了控制,監測結果表明,在防治后,肅州區黃斑星天牛的密度相較于防治之前減少了66%。
3酒泉市肅州區黃斑星天牛防治對策
黃斑星天牛是威脅酒泉市肅州區森林的主要害蟲,尤其是對人工林的危害極為嚴重,為保證防治效果,建議政府部門在防治過程中采用以下措施:
3.1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在防治黃斑星天牛時,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指清除蟲害樹木、去頭截干、人工滅殺成蟲、清理蟲卵等。
3.1.1人工滅殺成蟲
黃斑星天牛在每年6~8月進入羽化期,此時,部分天牛會在樹干上長時間停留,另有部分天牛則在低空中飛行,因此,在防治過程中,可針對天牛習性,對其進行人工滅殺。比如工作人員可依據昆蟲的假死特性,通過搖晃樹枝的方式,使??吭跇渲ι系奶炫O侣渲恋孛?,并在此基礎上殺滅即可。但這種措施對工作人員的體力要求較為嚴格,因此僅適用于小面積的林地,并且樹體胸徑不能過大,否則會影響防治效果。
3.1.2清理蟲卵
樹干是天牛的產卵地之一,在幼蟲尚未蛀入木質部前很容易清理,工作人員可使用小刀將樹干上的樹皮刮開尋找蟲卵,并利用刀或錘子清理蟲卵。這種措施的缺點與人工滅殺成蟲相同,無法適用于森林面積較大的區域,并且還會使樹木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損傷,但由于樹木自愈能力較強,因此損傷可以忽略不計。
3.1.3清除蟲害樹木和去頭截干
需及時清理森林中因蟲害而死亡的樹木,此類樹木受到蟲害影響較為嚴重,已成為蟲害來源,若清理不及時,會導致黃斑星天牛的蔓延。
3.2化學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措施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治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充分發揮化學防治的效果,需在天牛成蟲羽化期間,通過噴霧的方式將3%高滲笨氧威乳油800~1 000倍液噴灑至樹干和樹冠處,噴霧防治的間隔時間不得少于30 d,以滅殺成蟲,降低天牛成蟲和蟲卵的成活率。
3.3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指利用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關系,在森林中投放黃斑星天牛的天敵,比如鳥類、寄生性生物等,其中鳥類可直接捕食天牛成蟲,而寄生性生物可寄生在天牛蟲卵內部,滅殺天牛幼蟲。這種措施具有環保、節約資源和防治面積大的特點。由于甘肅省氣候較為干旱,部分天敵在投放后可能會因為不適應氣候而無法繁殖或死亡,建議政府部門在投放天敵前,基于本地氣候環境特點選擇合適的生物種類,確保所選生物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本地環境,且不會對森林原有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3.4營林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酒泉市肅州區森林主要以人工林為主,混交林面積較小,無法有效抵御黃斑星天牛蟲害的威脅,因此,采取營林措施是長期防治黃斑星天牛的重要措施。
3.4.1砍伐蟲害木
由于人工林對黃斑星天牛蟲害的防御能力較差,因此在蟲害發生后,會有大面積的人工林在蟲害的影響下而死亡,針對此類樹木,應通過砍伐的方式進行處理。目前,這種措施已經在酒泉市肅州區黃斑星天牛防治工作中得到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3.4.2截干更新
若蟲害密度較高且無法通過砍伐的方式防治,應將蟲害樹木的枝干截斷,使其自然恢復即可。這種措施在人工林中較為適用,以酒泉市肅州區為例,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短短3年內黃斑星天牛防治工作團隊就對4.8萬株蟲害樹木進行了去頭截干處理,遏制了蟲害的進一步蔓延,防治效果極為顯著。
3.4.3餌樹誘殺
在防治過程中,可在森林部分區域集中栽種天牛喜食的樹木,例如復葉槭即可。通過栽種樹木,使天牛集中在這片區域,然后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措施對天牛進行處理,實現聚集害蟲、降低防治難度的目的。
3.4.4大面積營造混交林
與人造林和天然林相比,混交林防御黃斑星天牛侵害的能力較強,在建設防護林或園林綠化過程中,應做好樹種的合理配置工作,并針對黃斑星天牛的生活習性,配置抵抗能力強的樹種,以改善森林樹種單一的問題,從而切斷蟲害傳播途徑,最終達到預期防治目的。這種措施時效性更強,可從源頭上解決天牛危害,并且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酒泉市肅州區林業的建設和發展深受黃斑星天牛蟲害的困擾,為此,當地政府部門通過應用多種防治措施,降低天牛密度,同時切斷了蟲害的傳播途徑,保證了轄區內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的安全。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清水鎮人民政府付鑫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