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濤


【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復雜環境中、特殊破碎地質條件下,隧洞開挖施工措施進行研究,確定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藝,通過注漿小導管鋼拱架聯合支護、大管棚鋼拱架聯合支護等方式,順利完成強風化破碎及塌方回填區域的隧洞開挖施工,作業活動安全受控,可為后續類似環境下隧洞開挖施工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復雜地質環境;隧洞支護;小導管注漿;大管棚注漿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8.
1、引言
某電站重要廠用水進水廊道設計為淺埋隧洞,采用鉆爆掘進施工,因地質條件較差,施工環境復雜,經研究根據圍巖情況選擇大管棚鋼拱架聯合支護、小導管鋼拱架聯合支護等方式,順利的完成鉆爆開挖。
2、工程簡介
2.1工程概況
本項目電站重要廠用水進水廊道,為鉆爆施工后混凝土襯砌,成型后斷面均為內徑2.0m的圓形,開挖形狀為馬蹄形開挖,并預留臨時支護的拱架厚道。單臺機組兩條隧洞平行布置,開挖長度分別為214、213m。隧洞圍巖強風化、中風化二長淺粒巖等,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遇水易軟化,風化裂隙很發育。
2.2施工主要難點
本工程主要難點在于:(1)場地平面空間狹小;(2)兩條隧洞之家間距過小,開挖之后間距最小處僅1.5m;(3)隧洞埋深較淺,特別是洞口位置僅為6m左右;(4)地質條件較差,局部位置已經發生垮塌或者滑移。
3、鉆爆施工支護控制措施
本項目根據周邊環境及地質圍巖情況,在進洞及塌方段采用大管棚鋼拱架聯合支護,在正常掘進段采用注漿小導管鋼拱架聯合支護。
3.1大管棚鋼拱架聯合支護
3.1.1進洞段支護措施
洞口進洞采用大管棚、鋼拱架聯合之后進行鎖扣支護,由于此段埋深僅6米,且上部設計有施工道路通行,為使洞頂壓力能夠分散,分上下兩層進行管棚施工,上層管棚長度20m/跟,間距40-80cm,布置范圍為12m。
隧洞長管棚采用Φ108*6mm無縫導管進行超前支護,鋼管間距40cm,由于進洞即為半徑20m的拐彎,因此,管棚長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精確布置,定于12-18m,距隧洞開挖線以上20cm位置進行搭設,鋼管周邊采用鉆機打出注漿孔,注漿孔間距0.5m,鋼管搭設完畢后與洞口拱架焊接連為一體,并進行注漿,管棚尾部都焊上止漿板,止漿板采用2cm鋼板制作,中間鉆有中20mm帶螺紋的小孔,以備注漿時用,止漿板與注漿泵之間用管接器相連。
鋼拱架施工:明洞長度暫定3m,實際長度根據現場進行適當調整,鋼拱架采用14號工字鋼加工,間距0.3m,并在鋼拱架兩側采用中22鋼筋焊接連為一體,連接筋間距0.3m,鋼拱架共分為4部分,底腳打設2-4根22、L-3.0m腳錨桿進行鎖固,鋼拱架根部采用2根縱向拖梁并排支撐、橫向支撐進行固定(均用14號工字鋼),拖梁與橫撐打設固定錯桿,拖梁固定錨桿分兩側錯開布置,每側間距1m,橫撐錨桿每道2根,錨桿規格及長度均為Φ22、L=3.0m。用108無縫鋼管把外露管棚與鋼拱架聯接為一體,施工完畢后,底板采用C30混凝土進行澆筑,混凝土澆筑厚度50cm,使工字鋼連成一體。為保證鋼拱架的架立安全及穩定,明洞口鋼拱架安裝時底角處清理至基巖,明洞段鋼拱架相對較高 ,明洞段鋼拱架安裝完成后對拱架底角噴射混凝土。見圖1
3.1.2注漿小導管聯合拱架支護
采用Φ25、L=4.5m超前注漿小導管,間距40cm,中1015cm×15cm鋼筋網,噴厚15cmC25混凝土。鋼拱架采用14號字鋼加工,間距0.3m,并用22鋼筋焊接連為一體,連接筋間距03m,鋼拱架共分為4部分,每部分均用2-4根中22、L=3.0m鎖腳錨桿進行鎖,鋼拱架根部采用縱向拖梁支撐、橫向支撐進行固定(均用14號工字鋼),拖梁與橫撐打設固定錨桿,拖梁固定錨桿間距1m,橫錨桿每道2根,錨桿規格及長度均為根Φ22、L=3m,施工完畢后,采用C30混凝土進行澆筑,混凝土澆筑厚度50cm,使工字鋼連成一體。 見圖2
結論:
本項目在特別復雜環境、特殊破碎地質條件下,對隧洞開挖施工措施進行研究,確定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藝,通過注漿小導管鋼拱架聯合支護、大管棚鋼拱架聯合支護等方式,完成淺埋隧洞的鉆爆開挖施工,總結了類似條件下隧洞鉆爆支護方式,同時也可為后續類似施工提供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DL/T5099-2011)《水工建筑物地下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2]《中國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術》,人民交通出版社
(本文作者單位為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江蘇連云港,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