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廷云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建設觀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開始著重進行綠色施工。綠色施工主要采用綠色經濟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綠色施工領域,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研究內容。對此,文章主要根據綠色經濟理念的基本原則分析我國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尋找可應用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為相關研究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為我國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關鍵詞】綠色經濟理念;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國每年新增建筑數量逐漸增多。建筑行業為能耗水平較高的行業,尤其在我國當前資源消耗總量較大的背景下,建筑行業相關人員應認識到轉變工作理念和方式的必要性。傳統的建筑模式下,建筑工程成本較高,同時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以及環境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已無法滿足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多重需求,基于此,建筑企業負債人應意識到綠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和實施使中國建筑行業占據了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一發展現實,確保加深研究,加強實踐,以有效提高建筑整體經濟效益。
1、綠色經濟下的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概述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融入到建筑行業發展中,是維持建筑經濟良性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人們創造生活便捷、安全舒適、節約能源、環境適宜的居住環境與空間,能有效維持建筑與人在社區形成過程中的持續發展。綠色經濟的核心是低碳環保,建筑行業的綠色理念也是以此為重點,即在建筑施工建設每個過程與環節中都要將低碳環保的概念融入其中,如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在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極大限度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等,都是現今建筑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與突破要點。當前我國城市建設已不再是粗獷式發展,更加注重可持續的城鎮化建設。建筑在建設過程中要將自身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建筑完工后,在后續的運營中對環境的影響也要在可控范圍內。這才是綠色建筑在綠色經濟中存在的意義。不同類型的建筑是構筑一個城市或鄉鎮的基礎單元,讓每個基礎單元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形成的城鎮也就可稱為綠色城鎮,也就促成了一定規模的綠色經濟,這為城鎮以后的經濟發展鑄就了夯實的基礎。在各類經濟活動中,經濟利益是行業存在的實際意義。但過多地追求經濟利益,毫無忌憚地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無異于涸澤而漁。這會導致整個建筑經濟的發展失去物理基礎。建造綠色環保的建筑物,讓建筑物與所處生態環境和諧共存,這既符合現在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符合企業對自身經濟利益的升華。
2、綠色經濟理念下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
2.1提高全面認識水平,做好宣傳工作和支持
綠色經濟對于建筑行業而言還處于發展階段,行業發展前景可觀,潛力提升較高。因此在政策和行業經驗上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現階段在制定完整有效的評價體系與機制時,要充分考慮地域差異與我國現階段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以及相關的技術儲備。保證政策制定得充分合理性。這樣才能為建筑行業的綠色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同時要在政策制定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企業和消費者心中樹立起綠色經濟的概念,要對綠色環保建筑有基本常識。同時行業主管部門還要加大相關技術規范的制定,讓有獨特技術優勢的企業加入到行業標準制定中,讓技術標準符合國內行業發展水平,更能滿足或超過國際要求。2017年,住建部發布《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筑節能標準穩步提升,綠色建筑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針對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將全面推進,農村建筑節能將實現突破,相關政策的支持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2.2應用低碳管理的建設概念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要先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工作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參與者,應提升他們的節能意識,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提升綠色施工的審核標準。另外,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材料管理,避免浪費現象,材料管理專員要羅列所需的建設材料,避免胡亂領用。為了進行高效控制,要做好機械設備的使用控制,進行建設垃圾的分類管理。在完成施工后,做好施工現場的規章工作,避免因為疏忽問題造成混合污染。在施工設計過程中,應用低碳管理的建設概念非常重要,這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主要體現,也是綠色建筑經濟的實施途徑。采用低碳管理的建設概念,完善建設管理體系,加大綠色施工的審核力度,在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建設思想,并進行合理控制,減輕污染程度,實現有效控制。
2.3加深技術研究,推動建筑產業綠色創新技術應用
節約能源和資源是綠色經濟發展必須實現的目標,因此,相關建筑企業以及科研機構需要加大對技術研發和創新的重視力度,做好綠色建筑技術成果的積極轉化以及市場推廣工作。如果剛進入市場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符合評價標準,要及時把其納入相應的標準規范范圍內,要不斷優化完善節能環保的發展規模以及標準體系建設情況。比如,鋼筋、混凝土、水泥等常用的綠色建筑施工材料,在研發時,要重視其強度和質量等時效性,以確保能夠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另外,還要做好綠色材料的研發工作,盡快研發出可回收、易降解、利用率高的材料,以提高建筑施工的節能環保性。
2.4推動建設綠色環保國家
從國家發展角度入手實行觀念創新,建設現代化社會經濟體系。構建戰略性發展決策,重新整合我國社會資源,進行環保產業的規劃調整。從長遠發展來看,推動建設綠色環保國家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也符合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積極推進綠色建筑體系的建設工作符合環保生產的實際要求,也符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原則。在推動環保型國家的建設工作的過程中,要培養具有環保觀念的新型人才,積極促進技術創新,真正意義上實現綠色建筑經濟。積極推動綠色環保行業的未來發展,才能展現現代社會的發展理念。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科技和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現今社會的人們對于曾經對側重重工業的發展而帶來的空氣污染、氣候變暖、土壤沙漠化、噪音污染等各種危害有所反省,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的同時,越發向往自然,渴望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當中。于是,建筑空間綠化自提出以來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生活空間的綠化。科學地將植物與建筑融合,是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將自然與鋼筋混凝土有機結合,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相互融合,改善生態環境,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劉佳林.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下綠色建筑經濟效益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24):16+22.
[2]劉增玉.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性機制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20(21):18-19.
[3]鄭小娜.對綠色建筑經濟發展前景的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0(0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