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寧

【摘要】新建北澗山居項目是一個高層住宅項目,全面應用了預制剪力墻與預制疊合板,采用了鋁合金模板這一環保節能的模板體系,達到了主體結構免抹灰效果。實施過程中,項目團隊不斷探索、質疑、創新、總結,總結出了一系列裝配式技術在高層住宅工程應用過程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總結
【中圖分類號】TU8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1、工程概況
新建北澗山居項目位于青島市嶗山區,規劃用地面積22042平方,總建筑面積52352平方,主要由一個地庫和9棟小高層住宅及相關配套組成,單體裝配率30%。其中,住宅單體標準層為裝配整體式框架剪力墻結構,裝配式技術主要應用在預制剪力墻和預制疊合板方面,兩塊預制剪力墻之間或預制剪力墻端部設置現澆暗柱連成整體,現澆暗柱采用鋁合金模板體系澆筑[1]。
2、裝配整體式高層住宅工程施工過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1預制剪力墻與現澆剪力墻交接部位模板加固方式
該項目現澆暗柱部位采用鋁合金模板體系進行澆筑,根據調研,采用鋁合金模板進行預制剪力墻相鄰現澆段支模時,加固方式一般有以下2.1.1及2.1.2兩種方案此處對該兩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
2.1.1方案一:穿墻螺桿穿預制墻進行模板加固
優點:該方案安裝時通過穿墻螺桿直接將鋁合金模板與PC墻面夾緊,加固方式可靠、成型質量好、不會出現接縫位置漏漿現象,可以達到免抹灰的效果,尤其是對于預制墻端部現澆暗柱不會出現因混凝土振搗造成鋁膜沿墻走向位移造成墻體截面尺寸偏差[2]。
缺點:一般預制構件深化設計由專業設計單位進行,遠早于由施工單位進行的鋁合金模板深化,該方案要求鋁合金模板深化設計提前介入與預制構件深化協同進行,確保預制構件拉膜孔位與鋁合金模板拉膜孔位一致;預制構件脫模過早可能造成拉膜孔位變形,現場預制構件吊裝及鋁膜拼裝均由手工進行,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孔位偏差,可能會造成現場鋁膜拼裝時穿墻螺桿無法順利安裝。
2.1.2方案二:穿墻螺桿穿現澆墻進行模板加固
優點:該方案不需要在預制墻身留設用于鋁合金模板安裝的拉膜孔,比較適用于行業結構設計先于施工深化設計的現狀;僅在鋁合金模板留設拉膜孔,減少了大量不確定因素,規避了現場安裝時鋁合金模板與預制墻身拉膜孔位出現偏差的問題。
缺點:預制墻與現澆墻交接位置,鋁合金模板處于懸臂狀態,加固可靠性遠低于方案一,易出現混凝土漏漿現象,成型質量得不到保證,難以達到免抹灰效果。
2.2預制墻預留水平筋與現澆暗柱箍筋安裝
實際施工過程發現,現場存在部分剪力墻直接與現澆暗柱T型或尺寸大于預制墻厚度的端柱直接接觸,預制墻水平筋需深入到現澆暗柱或端柱內部,若先進行PC墻吊裝,則現澆暗柱箍筋無法就位,若先進行箍筋套扎,則PC墻無法吊裝,此矛盾極大制約了現場施工進度,同時,在當前粗獷型建筑業大背景下,難以保障施工質量,現場極易出現以下情況[3]。
經市場調研,與各參建單位召開研討會,向行業專家請教等多途徑多番研討,最終確定了兩種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
2.2.1方案一:設計優化
PC深化設計階段,進行預制剪力墻拆分時即進行優化,確保預制剪力墻與現澆暗柱T形連接或端部有尺寸大于預制墻厚度的端柱時,調整預制剪力墻長度,交接位置增加長度不小于預制剪力墻外伸水平鋼筋長度的現澆段,將預制剪力墻與現澆柱的連接方式改為常規連接方式,此方案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案[4]。
2.2.2方案二:施工優化
對于PC深化設計已完成審圖或已完成部分預制構件生產,不具備設計優化調整的條件時,可將樓層現澆暗柱縱筋連接方式全部改為機械連接,連接接頭性能等級提升為Ⅰ級接頭,根據《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6),可不受接頭百分率及接頭部位的限制,將所有暗柱縱向鋼筋接頭設置于樓層面往上100mm左右位置。
2.3預制外墻水平拼縫封閉措施
住宅工程相鄰樓層預制剪力墻一般采用套筒灌漿形式連接,具體做法為兩塊預制墻之間一般預留20mm左右拼縫采用高強漿料分倉處理,具備灌漿條件后進行灌漿,此方案在相鄰樓層預制剪力墻之間會形成不同材料交接的冷縫,存在一定的滲漏風險。
對于預制外墻,一般采取在拼縫外側做防水或拼縫部位打密封膠的方案處理。采用外側貼防水卷材或刷防水涂料的方案沒有太大爭議,但為考慮施工方便和降低施工成本,部分項目往往采用上述后者打膠的方案處理。
水平拼縫打密封膠方案,一般在分倉處理階段即需在外墻外側壓槽,然后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膠或其他類似材料封閉。此方案處理時,外墻外側的10mm左右深度的壓槽會對剪力墻截面造成削弱,而該節點做法一般在結構設計階段不會進行考慮,會對結構安全埋下隱患[5]。
結語:
總之,在相關主管部門大力推廣裝配式結構以及全國各地對新建工程預制率、裝配率均提出不同程度強制要求的背景下,施工方不應懷有抵觸情緒,同時,還需對新工藝、新做法懷有敬畏之心,不斷探索、總結、創新,才能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魯力.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的應用與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0(30):69+104.
[2]黃澤,楊麗歡,賀海區,王帆.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評分項指標對比分析[J].建筑結構,2020,50(17):13-20+6.
[3]丁蘇博,閆増峰,李勝杰.裝配式高層住宅外圍護墻體施工技術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5):160-163+182.
[4]張珂.高層住宅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實踐探索與工程技術創新[J].住宅與房地產,2020(24):80.
[5]李士興.鋼拉桿懸挑腳手架在裝配式結構中的應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194-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