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鋼箱梁橋是我國橋梁事業的一大重要發展成果,具有輕型、承載力好、跨越能力強,適用于城市高架橋,尤其可較好應對復雜應力狀態。本文主要圍繞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展開分析,首先明確了曲線橋梁建設中鋼箱梁橋的應用優勢,其后詳細探討了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的設計要點,并圍繞工程案例展開論述,以期可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高架橋;曲線橋;鋼箱梁;設計;工程案例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1、引言
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與城市的快速發展,對城市道路的互聯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高架橋也由此出現。在高架橋建設中,曲線橋梁一直是重難點所在,隨著我國鋼橋體系的逐漸成熟,鋼箱梁的應用有效避免了預應力混凝土梁因鋼束外崩、彎剪扭效應在不同的腹板分布差異所致的復雜應力狀況,有效保證了橋梁結構設計安全、可靠。
2、我國城市鋼箱梁橋發展情況
當前我國城市橋梁建設中,鋼箱梁的運用越加廣泛,其具有結構性能好、施工方便、美觀性好等諸多優勢,尤其是在曲線橋梁建設中,鋼箱梁橋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具體可歸納如下:(1)鋼材延性好、抗拉強度高,能有效發揮鋼板的承載能力,獲得良好的整體受力性能,抗震表現優異;(2)鋼結構自重較輕,一般為500kg/m2,遠遠小于混凝土結構,同時上部自重減輕也有利于減少下部結構造價;(3)鋼結構由工廠制作,可減小現場施工場地面積,質量可保證、工期較短;(4)鋼箱梁具有良好的平曲線適應性。
綜上,我國現代城市曲線梁橋中,鋼箱梁橋已經成為了一大主要趨勢,加強相關設計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3、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的設計要點
3.1總體設計
(1)跨徑布置: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布置直接受現場地形、橋下地面交通條件的控制。與混凝土連續梁相比,曲線鋼箱梁橋的跨徑布置彈性較大,邊中跨比可選范圍0.5~1.0。
(2)支座布置: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布置時,受到道路平面線形曲率影響,開展內力分析時需考慮彎扭聯合作用。曲線梁橋中,扭矩占較大比重,不利于鋼箱梁的受力與變形;曲線梁橋扭轉效應下,墩頂雙支座反力呈不均勻狀態,邊墩支座預壓力偏小,容易產生脫空問題。對此,需合理控制橫梁下支座間距,不宜過小;對支座進行偏心調整,令恒載下反力基本均勻,必要時在鋼梁內部局部填充混凝土壓重。
(3)斷面形式:曲線鋼箱梁橋設計時,針對扭矩大問題,箱梁斷面在滿足豎向抗彎剛度要求的同時,還需適當增加抗扭剛度,優選封閉性箱型截面。
3.2主梁設計
鋼箱梁的主梁頂板應力主要由第一、二體系組成,對于不同橋跨鋼箱梁,第一體系由梁高確定,第二體系由隔板間距和加勁肋形式確定,與梁高無關。隨著鋼箱梁跨度的增加,需通過梁高適應控制第一體系的受力,確定隔板間距、加勁肋形式后,鋼梁第二體系應力數值確定,梁高只和跨徑相關。
3.3加勁肋設計
鋼箱梁加勁肋包括以下幾種:(1)頂板縱向加勁肋:可解決頂板局部穩定問題,增強橋面板的局部剛度;(2)底板縱向加勁肋:有利于增加受力面積,解決底板局部穩定問題;(3)腹板豎/縱向加勁肋:可解決腹板抗剪局部穩定問題;(4)支座支撐加勁肋:可使支座橫梁腹板在支座處的集中力通過受壓短柱的方式實現擴散,實現局部穩定。若是曲線梁橋曲線半徑過小,直接影響頂底板縱向加勁肋類型、橫隔板間距,且此時U肋加工難度較大,可選擇板肋、球扁鋼肋。
4、工程實例
4.1工程概況
某市區高架橋采用(58+95+58)m 變高度箱梁連續剛構橋,主梁采用單箱單室直腹板箱形截面,梁高3~5.7m,懸臂長0.5m,梁頂寬5.4m,底寬4.4m。主墩采用四肢薄壁墩,單肢尺寸2.1m ×1m,橫、縱向凈距為0.2m、3.5m,墩高9.6m;邊墩采用單肢薄壁墩,與相鄰聯邊墩共用1個承臺基礎,樁基均采用鉆孔灌注樁。
4.2主要結構設計
4.2.1主梁
此橋跨度較大、曲線半徑較小,為增大抗扭剛度,箱室盡量加寬,故采用直腹板箱形截面。梁高3~5.7m,懸臂長0.5m,梁頂寬5.4m,底寬4.4m。箱室頂板厚0.3m,底板厚0.3~0.7m,腹板厚0.5~0.7m(圖1),端橫隔梁厚1.2m,中橫隔梁設置在縱向對應薄壁墩位置,厚1m。主梁采用C60混凝土,只設縱向預應力鋼束(φs15.2mm鋼絞線)。箱梁采用支架大節段現澆,邊跨及中跨跨中均設2m合龍段。
4.2.2主墩
連續剛構橋一聯線剛度大部分由主墩提供,且該橋主墩受力復雜,因此主墩是該橋設計重難點。主墩首先選用雙肢薄壁墩方案,薄壁柱采用C50混凝土,單肢薄壁尺寸4.4m×1m,縱向凈距3.5m。采用MIDAS Civil軟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墩、梁均采用梁單元模擬,墩梁固結。考慮主力工況(恒載+沉降+兩股鋼軌伸縮力)及主力+附加力工況(恒載+沉降+兩股鋼軌伸縮力+溫度荷載+縱向風荷載),對雙肢薄壁墩墩底截面控制內力、墩身強度進行驗算,結果不滿足規范要求。通過調整雙肢薄壁墩薄壁尺寸與間距均不能有效降低主墩內力,借鑒將實體墩改為縱向雙肢薄壁墩的思路,提出將雙肢薄壁墩橫向也分為兩肢,單肢尺寸2.1m×1m,橫向凈距0.2m,縱向凈距3.5m。該方法可將薄壁墩墩頂及墩底的大部分橫向彎矩轉化為一對軸力。四肢薄壁墩結構形式驗算結果顯示:與雙肢薄壁墩相比,縱、橫向剛度無明顯變化,但內力有明顯改善,且可通過可行構造滿足結構受力要求。
4.2.3邊墩
邊墩采用單肢薄壁墩,薄壁尺寸4.4m×0.65m,采用C50混凝土。邊墩單肢薄壁墩縱向抗推剛度較小,考慮后期收縮徐變及溫度影響,薄壁墩墩頂和墩底彎矩及變形均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邊跨合龍前,對邊墩向兩側施加適當縱向頂推力,以平衡后期收縮徐變的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代城市高架橋建設中,鋼箱梁在曲線梁橋中的適用性較好,與混凝土結構相比在受力方面更有優勢。在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設計時,需根據實際場地情況、受力要求,合理布置跨徑、支座,做好上、下結構設計,切實保證橋梁受力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肖仕偉,張帥,蔣林君,等.小半徑曲線鋼箱梁橋設計的研究[A].《市政技術》編輯部.成都市“兩快兩射”快速路系統工程論文專輯[C].《市政技術》編輯部,2014:3.
[2]李廣慧,袁波,張建勛.曲線鋼箱梁主梁應力不均勻性研究[J].工業建筑,2012,42(07):147-151.
[3]蘭振波,李敏娜.大縱坡、小半徑曲線鋼箱梁支座脫空處理[J].橋梁建設,2014,44(06):117-121.
作者簡介:
劉杰(1980-),男,河南人,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工作方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