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波
【摘要】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利領域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僅水利工程規模逐漸擴大,水利工程數量也顯著增加。在水利事業發展蒸蒸日上的同時,建設管理問題日益凸顯。問題的存在會招致兩種后果,一是資源極度浪費,二是功能嚴重抑制。為確保水利事業長期穩定發展,需要找準管理薄弱點,采取相應措施。本文就如何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強化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眾所周知,水利項目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動用大量資源,倘若管理工作沒做好,勢必會影響工程質量。一旦工程問題爆發,輕則造成財產損失,重則威脅生命健康。為避免此類事件發生,需要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先闡述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意義,再分析當前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幾點改善措施,希望對完善工程管理體系有一定幫助。
1、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主要問題
1.1管理意識薄弱
無論是大工程,還是小項目,都必須配備監理單位。但單位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不少人熱衷走形式,顯然沒有一丁點敬業精神。如此開展工作,監管效果可想而知。不良風氣一旦盛行,會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單位,致使管理松懈。缺少科學管理,建設問題自然頻頻出現,這無疑為水利工程埋下一個個安全隱患。倘若隱患爆發,會招致極其嚴重的后果。
1.2職責存在交叉
有眾多單位參與到水利工程當中,存在職責交叉現象。當建設管理問題出現后,一時間無法找到追責對象,導致問題擱淺。隨著時間推移,問題越積越多,不僅拖慢建設進度,還影響建設質量。另外,參與單位之間缺乏有效溝通,這無疑會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即便是找到責任方,也會由于溝通不及時,導致問題無法根除。
1.3缺乏資金支持
任何工程建設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水利工程亦是如此,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但由于疏于管理,致使資金利用率偏低。大量資金被用于建設,留給養護管理的費用不多。缺少資金支持,水利設施必然無法保持健康狀態。如此一來,水利工程的功能必然受抑制,導致建設成效不理想。
1.4人員素質較差
在水利工程中會使用大量人員,這些人員的素質會直接關系到建設管理成效,因此需要加強人員建設。但事與愿違,建設管理單位并未認識到這一點,既沒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也沒積極組織培訓,致使人員素質遲遲無法得到提升。低素質人員在開展工作時不會考慮太多,容易忽視建設細節,這無疑為水利工程埋下質量隱患[2]。同時,管理效率低下,會拖慢建設進度,從而給建設部門造成不小的損失。
1.5保養維護不到位
水利工程建設的結束,不是真正的結束,反而意味著一種新的開始。在工程建成后要做好保養維護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工程發揮作用。然而事與愿違,這項工作并沒有做到,致使設備損壞、通道堵塞。久而久之,水利系統就會面臨癱瘓危險。
2、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措施
2.1強化管理意識
要想水利工程建設達標,首要任務是強化監管意識。政府部門要發起宣傳攻勢,讓監管人員清楚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發放宣傳材料,增強科學認知。另一方面,講解鮮活案例,進一步加深印象。與此同時,要對法律條款進行系統解讀,以此培養監管人員的職業素養。監管人員唯有端正工作態度,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開展工作。如此一來,“豆腐渣”工程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在正確意識的驅動下,監管責任落實到實處。如出現問題,相關人員會主動查找成因,并積極尋求解決之法。
2.2明確劃分責任
為確保水利工程有序進行,需要明確劃分責任。在工程建設前,相關單位要共同擬定責任書。待完全掌握責任內容后,在責任書上簽字。至此,責任書生效,是追究責任人的重要依據。在工程建設中,如出現建設問題,相關單位要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并聯合其他單位將問題解決。此外,突出項目法人地位,賦予其應有的管理權力。在項目法人的帶領下,將工程建設管理職責劃分到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人員身上。同時,結合實際工況調整現行管理制度。一方面,簡化管理流程,提升監管效率。另一方面,明確獎懲制度,增強管理實效。
2.3加大資金投入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唯有資金充足,才能開展建設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組建小組,對所有資金進行統一管理,確保每一筆資金的流向清晰[3]。通常情況下,管理工作有兩大類,一是人員經費管理,二是工程投入管理,要將二者區分開來。為實現好鋼用在刀刃上的目標,需要做好工程預算。這就需要建設部門準確把握市場動態,以最少的價格購買最優產品。需注意的是,當工程需要變更時,要重新做預算。在建設過程中,合理應用資源,以達到預算目標。如此一來,工程建設成本就被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2.4加強隊伍建設
人員是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執行者,只有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強化隊伍實力的方法有兩條:第一條,招聘高素質人才。建設部門要根據崗位特點確定招聘標準,并在各大平臺發布信息,以吸引人才目光。在面試環節,建設部門要全面衡量應試者的能力,只有滿足招聘標準,方能予以通過。待人才進入部門后,第一時間組織崗前培訓。通過此舉,既能加深人才認知,又能加快融入速度。在開展工作時,要時刻關注人才表現,及時解決人才困惑。只有人才與崗位完美匹配,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第二條,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應豐富,除了普及水利工程管理相關知識外,還要實施安全教育及職業教育。培訓方式應多樣,除了邀請專家蒞臨指導外,還要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培訓結束后都要進行考核,以檢驗培訓成果。當然,方式不同,考核形式有所不同。針對內部培訓,大多采用考試形式。倘若考試成績不合格,需要回爐重造,直至其掌握全部內容。如出現朽木難雕的情況,建設部門要考慮將此人調崗或辭退。針對外部培訓,要求學員撰寫心得體會。感受不深者,需要另開小灶,促進其成長。
2.5做好養護工作
要想讓水利工程創造價值,就需要做好養護工作。安排專業人員定期檢查設備,以便提早發現并排除故障,這樣才能讓設備保持健康狀態,繼而發揮功效。為確保養護工作落實到位,需要監督人員不定期巡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另外,監督人員要關注養護資金的動向,確保專款專用,這樣才能有序推進養護工作。
總結:
在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水利工程的地位日益突出。為充分發揮水利設施的作用,需要構建建設管理體系。一套完整的體系應當包括四方面內容,分別是科學的管理意識、明確的管理職責、充足的資金保障、扎實的人才基礎。在多措并舉下,確保水利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毓平.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重點[J].農家參謀,2020(24):224.
[2]趙越.水利工程精細化與現代化管理建設探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20,48(10):156-158.
[3]張忠磊.新時期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創新思路的探索[J].農家參謀,2020(2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