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
能最清楚地說明需要權威,而且是需要專斷的權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關頭,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
如果我拿這種論據來反對最頑固的反權威主義者,那他們就只能給我如下的回答:“是的!這是對的,但是這里所說的并不是我們賦予我們的代表以某種權威,而是某種委托?!边@些先生以為,只要改變一下某一事物的名稱,就可以改變這一事物本身。這些深奧的思想家,簡直是拿世界開玩笑。
這樣,我們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不管它是怎樣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這兩者都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而不管社會組織以及生產和產品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是怎樣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生產和流通的物質條件,不可避免地隨著大工業和大農業的發展而擴展起來,并且趨向于日益擴大這種權威的范圍。所以,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權威與自治是相對的東西,它們的應用范圍是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的。如果自治論者僅僅是想說,未來的社會組織將只在生產條件所必然要求的限度內允許權威存在,那也許還可以同他們說得通。但是,他們閉眼不看使權威成為必要的種種事實,只是拼命反對字眼。
為什么反權威主義者不只限于高喊反對政治權威,反對國家呢?所有的社會主義者都認為,政治國家以及政治權威將由于未來的社會革命而消失,這就是說,公共職能將失去其政治性質,而變為維護真正社會利益的簡單的管理職能。但是,反權威主義者卻要求在產生權威的政治國家的各種社會條件消除以前,一舉把權威的政治國家廢除。他們要求把廢除權威作為社會革命的第一個行動。這些先生見過革命沒有?革命無疑是天下最權威的東西。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槍桿、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權威的手段強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獲得勝利的政黨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爭得的成果,就必須憑借它以武器對反動派造成的恐懼,來維持自己的統治。要是巴黎公社面對資產者沒有運用武裝人民這個權威,它能支持哪怕一天嗎?反過來說,難道我們沒有理由責備公社把這個權威用得太少了嗎?
總之,二者必居其一?;蛘呤欠礄嗤髁x者自己不知所云,如果是這樣,那他們只是在散布糊涂觀念;或者他們是知道的,如果是這樣,那他們就背叛了無產階級運動。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都只是為反動派效勞。
【題解】
本文摘自恩格斯1872年10月至1873年3月寫作的《論權威》,標題為編者所擬。巴黎革命失敗以后,以巴枯寧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者對以馬克思為首的第一國際總委員會進行了猛烈的攻擊,他們的核心主張是:主張個性絕對自由,反對一切國家和權威。為了粉碎巴枯寧集團的進攻,馬克思、恩格斯寫作了一系列文章對無政府主義思潮進行了批判,《論權威》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獻。在本選文中,恩格斯利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駁斥了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權威的謬論。
首先,恩格斯闡述了權威的客觀必要性和長期存在性。恩格斯認為,在任何聯合的活動中,都需要一定的權威和服從。越是危急混亂的條件下(比如在大海上的航船遇到危急關頭),就越需要專斷的權威;大工業和大農業越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越高,權威的作用范圍就會越大。在恩格斯看來,無政府主義提出反對一切權威,但是一旦他們遇到人們確實需要某種權威的實例時,就只能在詞句上做出無力的詭辯。
其次,恩格斯指明了在國家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本質差別。無政府主義認為,權威和自治截然對立,權威是絕對的壞,自治是絕對的好,所以無政府主義幻想把廢除權威作為社會革命的第一個行動。他們認為,只要廢除權威的政治國家,一切社會問題就可以得到最終解決。恩格斯指出,這是一種反動的幻想。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政治國家將會消亡,但并不是要在產生政治國家的社會條件消除之前強行廢除政治國家。恰恰相反,在國家存在的社會條件消除之前,如果無產階級不用權威的手段來強迫資產階級接受自己的意志,革命就不會成功,無產階級的革命成果就不能保存。
最后,恩格斯指出了巴枯寧反權威主義的反動實質。在恩格斯看來,巴枯寧分子要么是在理論上一竅不通,散布糊涂觀念;要么就是有意制造反權威的無政府主義理論,妄圖把國際工人運動引入歧途。這些要消滅權威的人只是口頭上的革命派,無論主觀目的如何,他們都是在為反動派效勞,都是對無產階級革命的背叛。
隨筆:

?
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里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么也不怕。
——奧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