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飛
(重慶茂秀置業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較之以往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BIM技術的應用也有了大幅提升,在諸多行業以及領域中都體現出其應有的作用。但從目前來看,在實際開展建筑機電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仍面臨著一定的不利因素,極大地影響著BIM技術的應用效果。基于此,有必要對其展開更加深層次的探索。
因為建筑機電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同各個方面之間都有極為密切的聯系,所以在以往進行管理的時候常常面臨著不全面的問題,而加強對于BIM技術的應用,則能夠實現對于機電工程的全過程以及周期性管控。例如,在應用BIM技術的過程中,既能夠提升項目策劃以及資源整合等的實效性,還能夠切實保障施工質量、安全、進度以及成本之間的協同效果。與此同時,BIM技術的靈活應用,可以更加詳細地實現對于建筑施工過程的模擬,進而對各方面信息展開全方位分析工作,此舉有助于提升施工規劃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以便于高質量落實對于機電項目施工以及測試等工作的監管工作。
除了全生命周期以外,BIM技術在可視化方面還面臨較大的應用優勢,其具體指的是,通過BIM技術的應用,在正式進行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之前,通過動畫演示或者是三維模型的方式,將安裝之后的成效有效展現出來。這樣一來便能夠使技術人員在項目最初便能夠對安裝效果產生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可以采用同種方式,將各種數據展現出來,此舉既能夠為工作人員更好地對其進行研討提供方便,還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更加直觀地掌握數據的變化情況,為后續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修改創造良好的條件。基于此,應當充分將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結合起來,進而最大限度提升施工單位經濟效益[1]。
加強對于BIM技術的高效應用,既能夠幫助施工單位更好地完成構建建筑信息模型以及與之相對的數據庫的工作,還能夠為施工人員提供更完整和精確的信息數據,具體包括各類材料設備的數量、型號以及規格等等。靈活應用BIM技術可以高質量完成對于信息的分類以及管理工作,所以僅需要工作人員進行相關信息的錄入工作便可,這樣一來便能夠完成對于各種資料的查詢工作,進而最大限度提升施工效率。
本文主要是從某地區高校辦公樓的實際情況出發,詳細分析BIM技術在其所開展的機電工程建設施工中的應用,該教學樓的建筑總面積為27721m2,建筑高度是32.1m,建筑樓層為七層,其中包括一層地下車庫。該項目在完成之后,可以負擔該校園區中絕大部分的功能性作用,其綜合園由校園網絡中心等重要房間所構成,在該學校的各個建筑中能夠展現較強的綜合性。
加強對于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從不同項目的實際特點出發,展開全面的虛擬推進演示工作,從各個角度著手,反映相應的施工效果。深化開展同管理方以及機電工程專業工作人員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工作,在可視化條件下對項目進行事先的模擬安裝演示,這樣一來便可以有效提升其協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以便于為后續方案的優化調整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BIM可視化三維模型的創建方面,應當保證其和常規模型的構建能夠同步完成,例如:在本工程設計機電專業施工圖的過程中,便在項目施工圖紙問題的檢查上使用BIM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發現65處問題,提供1份凈高報告以及12版問題報告。而在深化設計的過程中,則充分運用相應的三維建模軟件,展示出同管線有關的全部深化任務,并全面考慮建筑中各個專業系統排列布置的科學性,以切實同具體的施工要求相適應。工作人員在實際進行模型創建的時候,需要從各個部件的命名規則出發,具體涉及機電設備、附件以及關鍵等等。工作人員應當在工作中切實展現出BIM技術本身所擁有的各方面可視化優勢,并深化各個專業系統之間所進行的交流與溝通[2]。
除了可視化三維模型的構建以外,BIM技術還能夠在模擬施工現場方面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將BIM技術引入施工模擬當中可以幫助工作人員統一開展對于現場施工進出料過程以及工人進出場信息等內容的錄入以及管理工作。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在施工各個關鍵節點以及總工期的基礎上,針對模擬物料、機械以及人員的需求曲線圖進行制定,并在同BIM模型進行對比分析之后進行相關施工結果的提交。通過相關BIM軟件的應用,工作人員可以進一步明確管線施工節點,并對相應的設備安裝流程以及施工工序進行模擬,這樣一來便能夠后續科學進行物料吊裝方案的制定。基于綜合模型,工作人員只需要對專業軟件進行合理應用便能夠進行碰撞檢查,進而切實提升碰撞結果協調分析的有效性和及時性,提供完整和精確的數據,以便于開展管線的優化調整工作。從機電安裝的工序出發進行分析,通常情況下來說,其關鍵點大多會在管線相對來說比較密集的吊頂處和地下車庫位置集中,地下車庫3D可視化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地下車庫3D可視化模型
而將BIM技術合理融入該環節當中,能夠充分運用更加具有直觀性的三維模型,對管線的處置方案進行制定,切實展現出管道優化的效果,最大限度消除管線碰撞隱患,如圖2所示。

圖2 排水管道和車庫坡道沖突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BIM專業軟件的應用切實完成補充與完善項目相關設備信息的任務,在構建起相應的BIM模型之后,將會根據各專業施工補充設備材料信息,具體內容包括設備參數、外形尺寸以及安裝方式等等,與此同時,還應當針對非幾何信息展開健全和完善工作,其中涉及產品合格證、價格以及供應商等等。在建筑工程的機電工程中有效融入BIM技術,其所得到的模型內容包括設計模型、過程模型以及竣工模型,能夠為后續各種專業系統的持續平穩運行提供良好的條件。而其中的模型信息又能夠劃分成管線設計、工程量供給以及方案落實效果核驗等等,可以為高效落實機電工程整體的運營維護工作提供支撐[3]。
工作人員需要從具體的施工安裝方案出發,結合BIM技術幫助預算工作人員更加準確地完成成本估算工作,合理應用BIM技術可以高效落實對于整體安裝工程的模擬工作,進而促使預算人員全面實現對于建筑本身機電線路的了解和認識,這樣一來,便能夠對下料過程中的各種準確數據產生進一步明確,以便于科學開展下料管理工作。合理應用BIM技術可以針對整體的施工細節進行虛擬構建工作,此舉可以提升材料采購的合理性,并高效達成材料的限額配置監管目標。工作人員在展開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立足于具體的生產計劃,全面完整地進行工程規劃,進而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工程建設科學性的提升。將BIM技術合理應用在竣工交付階段,可以幫助技術人員高效完成對于工程IPD數據的采集工作并構建起全面的工程檔案,推動后續維修工作的持續平穩實施。
綜上所述,強化BIM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切實提升建筑工程中機電安裝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對于建筑工程整體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加強對于該方面內容的重視,并在實踐過程中積極總結相關經驗教訓,不斷對BIM技術應用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優化調整,充分展現出BIM技術的科學性,切實保障建筑工程整體建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