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娜
(山西沃泰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運城 044000)
土木工程技術作為建筑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發展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盡管我國的經濟水平與科技實力在不斷提升,各種先進技術在建筑領域中也有較為廣泛的運用,土木工程的項目數量與施工質量相較過去有明顯的進步,但是我國土木工程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仍舊存在差距,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國土木工程技術的創新非常重要。
土木工程技術創新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提升施工質量與效率,并有效優化施工管理體系。目前,我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在近些年取得較為顯著的成就,但相較于國外仍舊存在差距,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當下,施工技術的發展向著網絡化、智能化、高效化和模塊化的方向發展,為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提供技術上的指導。除了技術方面的創新外,還需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研究更科學的施工方案,并將管理方式與技術設備進行升級,從而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1]。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特點具備固定性、流動性和整體性,同時具備因地制宜的特點。
固定性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必然會使用的一些固定的、基礎的施工技術;而流動性則是在施工過程中相關標準可能會因一些原因發生變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是二者之間的統一。在施工過程中,通常會用到一些最基礎的施工技術,但在實際情況下,會發生各種計劃之外的情況,例如人員的流入與流失、周圍環境的變化等,相關的施工方案也會因此做出適當的調整。
建筑施工環境對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起直接作用,而隨著工程越來越復雜與規模越來越大,使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隱患越來越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合適的施工方案。例如,在開展土木工程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等條件進行預先地勘查工作,根據當地的環境特征,制定最適宜的施工計劃。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整體性作為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有較高的重要性。現代建筑的工程規模較大,所需人員數量較多,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協同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注重施工過程中的整體性。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不同崗位之間應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并相互配合、團結一心,充分發揮整體性的作用,從而更好地開展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設。
此外,土木工程技術的特點還有協助性、綜合性和多樣性等方面的特征。在進行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因各個工程項目的差異性,需要根據不同情況使用對應的方法。不同的工程項目所在的環境各有不同,且具體的要求與功能也存在差異,因此不同的工程對于技術有不同的要求。
我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盡管取得較為顯著的成就,但依舊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看,我國在這一方面存在不足,二者之間的相脫節導致在實際工作中的創新能力受到限制。
同時,在基礎性理論與實用性理論的研究方面,缺乏創新意識,依然局限在傳統的框架中,沒有形成系統性和有價值的創新理論與實踐方法,使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遇到瓶頸。
此外,我國對于土木工程技術的創新還存在些許問題。首先,我國對于土木工程的技術創新缺乏正確認知;其次,很多施工人員受限于傳統思維方式;最后,許多施工人員對于先進的理論知識缺乏了解[2]。
我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因此需要加大對創新型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由于我國的施工環境與國外有別,不能直接引進國外的技術人才,需要根據技術的相關要求,進行人才的培養工作。
首先,大力提升創新型人才與先進技術的適配性,強調其重點是工程實際,從整體上提高技術創新的工作效率;其次,不斷加強相關人員對技術創新重要性的認知,鼓勵加大研究力度,促進相關人員在團隊中能夠更積極地研究相關領域的具體問題;最后,要以實踐工作為基礎,培養創新型技術人才。
施工隊伍是土木工程記住是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工程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提高隊伍的創新理念,使其能夠與新時代的需求相符合,既能夠滿足當下的需求,也使工程建設能夠更加高效、安全、高質量地進行。
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使人們的精神與物質方面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若要讓建筑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更好地了解與鞏固先進理念,提升先進性,并形成市場競爭力,提升自己的市場占有率。為了將理念進行創新,一方面需要強化對于技術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積極引進新的施工技術與理念,從而更好地進行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
創新意識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通過對機制的創新,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創新氛圍,并能夠增強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現階段的多數施工單位并沒有形成一套可行的機制,使相關人員在工作上缺乏足夠的能力和積極性。
因此,為實現機制創新,可從制定創新制度、注重隊伍建設、完善激勵機制和提升人員忠誠度四個方面切入。首先,施工單位應著力于對施工技術的創新,并將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同時還要積極培養人才,通過制度創新為人才培養提供指導,進而提升施工隊伍的專業素質,為日后的技術創新鞏固基礎;其次,注重創新隊伍的建設與優化,除了從外部引進優質人才外,施工單位還需要在內部開展對人才的培養,通過對人才的引入與培訓,有效提高隊伍的專業性;再者,機制的創新還需要通過激勵作為支持,對于在施工任務中有優秀表現的創新人才,給予相應的獎勵,以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最后,施工單位應注重對人員忠誠度的培養,以減少人員的流失,同時為員工提供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從而更好地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
隨著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與結構越來越復雜,對于施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對施工技術進行創新,以更好地適應當下社會的需求,同時也有利于施工單位的長遠發展。技術創新可從防滲技術、深基坑技術、環保技術和鋼筋混凝土技術四個方面切入,以更好地實現技術創新。
首先,防滲問題在建筑施工中是較為常見的問題,一旦發生滲漏問題,則會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還會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造成影響,從而埋下安全隱患。因此,施工單位應加強對防滲漏材料創新的重視程度,并完善相關技術,進而提高工程的防滲漏性能。
其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使高層建筑建設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加,對于地基工程的穩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作為建筑工程的基礎,地基工程對于建筑工程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起到了直接的決定作用。在進行地基建設時(如圖1所示),事先勘查與測量建設地點的地質條件,并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施工方法與技術,提升建筑整體的穩定性。

圖1 某高層建筑的基坑現場
再者,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作業會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影響,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普及與國家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倡導,使得建筑行業必須改善過去的傳統施工技術,從而將綠色理念貫徹其中,實現綠色發展。在施工時,需要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以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實現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鋼筋混凝土技術在土木工程中有著關鍵作用。通過將鋼筋混凝土技術進行創新,能夠有效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質量。同時,作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鋼筋連接能夠通過擠壓套筒和螺紋咬合技術,將鋼筋進行穩固連接,從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3]。
作為建筑行業最重要的一部分,土木工程技術的發展帶動建筑行業的進步。盡管我國在土木工程技術的發展取得顯著的進步,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土木工程技術創新的意義在于提高施工質量的同時,控制施工工期和成本,實現對施工體系的優化。在進行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時,要從人才、理念、機制和技術四個方面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實現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提升土木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