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我國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開啟了中國人在太空生活3個月的美好旅程。
翱翔于蒼穹一直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想。走進新時代,為了實現飛天夢想,眾多科研人員默默奉獻、刻苦鉆研、努力攻關,為我國實現航天夢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就有這樣一位技術能手,她曾是一位普通技工,但工作的勁頭,正如這如火的7月天氣,熱情、精進、卓越,給所有謀面的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名字叫韓利萍,是山西航天清華裝備的一名數控銑工。
作為公司第一批數控編程操作工的杰出代表,她刻苦鉆研,努力攻關,將很多傳統設備難以完成的產品,在數控機床上一一成功實現,突破了一個個不可能,使公司數控加工能力產生了3個乘數效應。她加工的關鍵零件,相繼用在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平臺上,穩穩地將“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送上了太空,為實現中國航天夢想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普通女工到技術大拿,韓利萍的成長之路并不一帆風順。30年前剛剛高中畢業參加工作的她是機械加工行業的門外漢。“那時我真的很笨,最頭疼的就是看不懂零件復雜的內部結構圖”。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家做飯,突然想到“為何不利用家中的土豆、蘿卜切出零件模型呢,這樣不就可以很直觀地幫助自己消化理解圖紙了嗎?”從那一天起,韓利萍家中的餐桌上便多出了一道不明形狀的特殊的“菜”。就是靠著這樣的臺下苦練以及永不言敗的執著,她邁出了技能成長第一步。
從此,她在這條路上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在數控加工領域,她從三軸、四軸到五軸機床,每一個操作系統、每一臺數控銑床、每一種編程軟件,她都要上手先去琢磨,從一開始生搬硬套、照貓畫虎到反復的實際操作,直至最后的融會貫通,說明書都給翻爛了;從逐字逐句寫指令代碼到程序應用再到系統變量開發,數控加工技術的“神秘面紗”被一層一層地揭開了;她先后掌握了發那科、大隈、西門子和海德漢等多種數控系統編程技巧,以及CAXA和UG軟件編程應用技術,憑著對崗位的熱愛和一股永不服輸的勁頭,讓她從一無所知的數控菜鳥逐漸成長為一名精通操作、編程和工藝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第一次參加數控技能大賽就憑借深厚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技能功底脫穎而出,獲得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山西省選拔賽數控銑職工組第二名的好成績,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屆數控技能競賽中,作為唯一的一名女選手,她技壓群雄,力拔頭籌奪得了數控銑第一名,成長為航天領域技能人才的帶頭人,被大家譽為“藍領院士”。
“航天無小事,毫厘定成敗。”韓利萍深諳此理,所以她在工作中一直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在生活中1°的誤差好多人可能選擇忽略不計,但對火箭發射平臺而言,那小小的1度也是致命的。”韓利萍負責加工的四通均流閥體是長征七號發射平臺控制支撐臂調平精度的關鍵控制件,在不足200毫米見方的工件上分布著各種規格的70余個的閥孔,在腔體內部相貫交錯,每個閥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須控制在0.02毫米(相當于頭發絲1/3)公差之間,工藝復雜、加工難度很大,最初一次交驗合格率僅為20%。
此后她認真消化技術文件,反復調整加工策略,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歷時3個月,經過幾十次方案選擇、上百次的切削試驗,總結出“閥體復雜孔系五步操作法”,有效解決了長征七號發射平臺閥體孔系公差邊界范圍窄、冗余空間小的難題,實現了對整個工藝過程的精準掌控,使發射平臺控制支撐臂調平精度的關鍵控制件一次交驗合格率由原來20%提升到100%,保證了產品狀態穩定質量可靠,實現了火箭精準入軌,為我國圓滿完成空間實驗室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韓利萍名字命名的班組(數控銑班組)是公司具有現代化先進數控加工能力的精加工班組,主要承擔航天運載系統和型號產品發射、運輸等地面設備的關鍵件、重要件的數控精密機加任務,為企業精密加工專業工藝技術中心。她先后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宇航發射和型號產品飛行發射試驗任務,在型號產品生產中自覺踐行“零缺陷、做精品”的理念,形成“質量為相關方創造價值”的共識,樹立了“用高質量的裝備詮釋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的質量思想。
2012年,以韓利萍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成為了企業“攻堅克難的基地、技術交流的平臺、人才培養的搖籃”。工作室是依托韓利萍班組組建,吸納企業數控高技能人才、工藝技術人員和專家為成員的工作團隊,主要承擔宇航和國防產品零部件關鍵件、重要件的數控銑削攻關任務。多年來,工作室積極參加勞模大講堂傳授絕招絕技,參加雙帶活動,工作室成員每年都以“師徒結對子”的形式承擔帶徒任務,采取“量身定制”的培養模式,針對每個徒弟的特點和需求針對性制定帶徒計劃和傳授內容,結合崗位上具體的產品零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指導,有效提升了徒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室總結形成的“師徒結對子五步工作法”還在企業工會開展的雙帶活動中獲得重點嘉獎。截至2020年度,工作室成員共帶徒70人,目前均成長為生產骨干,其中5人晉級為高級技師,32人晉級為技師。
韓利萍時時處處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三尺銑臺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她先后獲得“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特級技師”等眾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