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菊

隨著國企改革步入深水區,如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公司治理是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卓越的公司治理結構應當是建立在責權利對等基礎上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長期合作,而國有企業的全民所有屬性決定其必須建立一套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的公司治理結構。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發展”,證券代碼600048)作為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經過近30年的實踐與探索,逐步形成“一個領導核心,一套決策程序,三個保障到位”,具有保利特色的公司治理體系,切實把黨的政治、制度、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2020年公司在福布斯企業榜世界500強排名172名,連續7年獲上市公司A級評價,連續14年分紅保持持續增長,連續13年穩居行業前五、央企第一,是Top5房企中唯一一家沒有逾越融資監管“三道紅線”的公司。
如何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架構,是管理企業決策和行為、統籌平衡各個利益相關方的關鍵所在。保利發展結合企業實際,以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為目標,不斷探索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頂層設計。
確保一個領導核心。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的公司治理結構,既要能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又能統籌協調多元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國有企業具有全民所有的屬性,而中國共產黨代表的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組織作為國有企業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應該成為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一個主體,在公司治理過程中,表達黨的意志,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保利發展黨委在公司發展改革過程中,始終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將政治理論學習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確保黨的意志落實到公司戰略中,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保障一個基本前提。公司章程是公司內部的“根本大法”。確立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是確保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的前提。2017年,保利發展通過把黨委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內容寫進公司章程,對工作職責、工作任務以及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的工作程序等方面予以規范,確保無論公司發展到哪個階段,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重大事項決策中把關定向。2020年,根據國資委統一部署,保利發展結合實際再次對公司章程進行修訂,進一步體現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
堅持一個領導體制。公司治理是由國家的公司法所規定的,同時會受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在借鑒西方企業治理模式基礎上,中國國有企業逐步探索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把黨的領導融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環節。保利發展一直堅持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在“三會一層”(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公司治理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黨委書記、董事長既是國有資產“守護人”,又是國有企業的“當家人”。
在此基礎上,保利發展黨委切實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將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做大做強做優;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累計投入資金7億元,成功舉辦五期保利星火班,為定點扶貧的四省七縣貧困戶子女提供就業崗位;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為近30萬人提供就業,為14家“方艙醫院”捐贈物資,保利物業4萬名員工,守護了630個社區、300萬業主的平安,發揮了應有的國企力量。
現代公司治理主體多元化及其協調的現實訴求,決定公司治理的決策體系必須要科學規范、權責明晰、簡便高效。黨委在重大事項上前置把關,能夠在保持決策高效的同時,將黨組織意見有效融入公司治理體系。保利發展從完善制度配套、明晰權責邊界、堅持民主集中制三個方面出發,為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提供了更加具體的機制保障。
完善制度體系。除了在公司章程體現前置程序,保利發展同步落實配套其它制度,先后修訂《黨委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和《總經理工作細則》等制度,把公司黨委會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事項的前置程序,明確寫入其中,為黨委履行前置程序充分做好制度鋪墊。
明確權責邊界。推進黨委前置研究討論,應充分結合企業實際。保利發展在厘清黨委會和董事會、經理層的權責邊界的基礎上,制定黨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每年根據工作需要進行動態調整,保證前置清單的規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結合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加強對下屬子公司落實前置程序的指導督導,實行“地產平臺統一制定,兩翼平臺一企一策”的模式,確保黨組織的領導地位貫通到企業各層級。
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則是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制度優勢,也是保利發展的優良傳統。保利發展在成立之初就延續部隊傳統,成立七人黨支部,公司首個地產項目紅棉花園就是在支委會上,以3:2民主集中的方式決策誕生。一直以來,公司股改、全國化戰略、上市乃至每一個五年規劃等重大決策事項均是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研究產生。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保利發展的決策體系既能充分發揮黨委在國家政策解讀和行業研判的優勢,又能綜合平衡各方意見建議,形成更加穩健的戰略部署和經營決策,并有效轉化為經濟效益。特別是在全面落實“房住不炒”方面,不拿地王、不哄抬地價、不捂盤惜售,拓展長租公寓業務,為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從經濟維度認識到黨組織對企業管理的獨特政治作用是推動黨組織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的關鍵。保利發展強化各級黨組織在執行、監督環節的責任擔當,做到“三個保障到位”。
組織落實到位。保利發展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堅持“房子蓋到哪里,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實現“四同步、四對接”,堅持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同部署同考核,目前已連續六年將黨建工作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績效,并作為子公司領導人員的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充分發揮了考核指揮棒的作用。
干部管理到位。按照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二十字”標準,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嚴把干部政治關,制定干部“帥才”能力素質模型,將政治定力作為評價干部的首要因素,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加強人才培養,并通過干部競聘、公開選拔等方式大力選用年輕干部。積極推進領導人員任期制考核與契約化管理,進一步突出能力、貢獻和薪酬的有機聯動,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提供廣闊的機會和平臺。
監督執紀到位。保利發展積極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基本形成了內部綜合監督和監事會監督相結合的大監督格局,并聚焦關鍵領域,頒布《八條禁令、三十個不準》和《經營責任守則》等制度,建立起高、中、低不同風險等級的制度“紅線”,在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機統一,是我國宏觀政治體制落實到微觀公司治理之中的有效方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保利發展通過不斷深化“兩個一以貫之”,初步探索出一套在黨的全面領導下的公司治理體系,進一步履行好國有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