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奇
6月11日,上交所宣布對科創板上市公司容百科技實控人暨董事長白厚善、董秘張媛予以通報批評,原因是違反了信息披露公平性要求。筆者認為,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選擇性信息披露。
5月27日,白厚善、張媛等人共同參加了東吳證券舉行的“2021中期策略會”相關投資者交流會活動,與會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外部參與方共100余家。會上公司有關人員指出,容百科技下游需求旺盛,該公司第二、第三季度業績超預期。白厚善表示,今年開始公司前驅體業務迅速上產量,從第一季度開始扭虧為盈,第二季度將會顯著盈利,下半年前驅體業務盈利會達到更好狀態。公司股票價格于5月28日上漲19.99%、5月31日上漲18.94%。
上交所認為,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屬于對股票交易價格和投資者決策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核心信息,這些信息應由公司在符合證監會規定條件的媒體上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但公司有關人員在小范圍內披露,公司股票價格隨后發生異常波動。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信息披露公平性要求,影響惡劣。
在自愿性信息披露場合,上市公司相關人員小范圍披露重要信息,屬于不公平披露或者選擇性披露,這違反了相關規定。選擇性信息披露,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有的是報喜不報憂、沒有按照同一標準披露,即對信披內容有選擇性地披露;有的是對披露對象有選擇性的披露,比如對機構等優勢群體單獨披露,這種選擇性披露有違信息公平披露原則。
新《證券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信披義務人可以自愿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與新《證券法》相配套,證監會通過相關規章和業務規則明確了自愿信息披露的原則性要求,比如證監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自愿性信息披露應當遵守公平原則,保持信息披露的持續性和一致性,不得進行選擇性披露。
2020年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自愿信息披露》規定,科創公司確有需要自愿披露的,可在非交易時段通過新聞發布會、媒體專訪、公司網站、網絡自媒體等方式對外發布應披露的信息,但公司應當于下一交易時段開始前披露相關公告。也就是說,容百科技可以在非交易時段向機構等透露業績預測等重大信息,但在次日開盤前應當公開披露相關重大信息。不過,總體來看,該《指引》對公平披露的規定還比較少。
公平披露的核心,就是要讓中小投資者與大機構一樣,在信息獲取方面處于同一起跑線。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對公平披露的規定稍微比較系統,其中明確指出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披義務人不得實行差別對待政策,不得有選擇性地、私下地向特定對象披露、透露或者泄露未公開重大信息。所謂特定對象,包括證券分析機構、持股5%以上股東、新聞從業人員等主體。創業板也有大致類似規定。
上市公司之所以愿意針對大機構進行選擇性披露,或是機構掌握股票定價權,為機構給予信息獲取的優勢,可以吸引機構提前布局,對公司股票定價或者獲得一定溢價有利。要遏制上市公司選擇性信息披露,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加強規范和引導:
首先是制訂統一的上市公司公平披露規則。不管哪個板塊,所有上市公司都需遵守公平披露原則、無一例外,因此不宜再區分上交所主板、科創板、深交所主板、創業板,可以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一樣,專門出臺《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規范》、適用于所有上市公司,其中可借鑒深交所公平披露相關規則,圍繞應予公平披露的信息內容、披露方式或載體、工作流程、罰則等,進行更為詳細的規定。
其次是嚴打違反公平披露的信披行為。除了依法依規懲處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信披行為之外,還應注意上市公司人員為機構等單獨泄露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信息,很可能屬于內幕信息,對泄露方以及利用內幕信息交易的主體,都應升格追究內幕交易的法律責任。另外,有關主體還可能借助非公平方式獲取的重大信息實施市場操縱,同樣要嚴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