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5月17日,跨境電商Shein取代亞馬遜成為美國iOS和Android平臺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在54個國家/地區的iOS購物應用中排第一位,在13個國家/地區的Android購物應用中排第一位。在高收入女性青年團體中,對Shein的喜愛甚至超過了亞馬遜。Shein下載量成功超越了2020年網站成交金額為49 000億美元的亞馬遜,成為獨立站大佬。
如此輝煌卻鮮為人知,跨境電商黑馬Shein的“淺吟低唱”令人琢磨玩味。
在中國,有這么一家企業市值150億美元,卻不為人知,哪怕是圈里人,也都不太了解這家公司。其實,2017年的時候,Shein就已經鋒芒畢露,在圈內“封神”,但是Shein一直比較低調,很多人不知道,只有一些做獨立站的電商賣家才知道有這個平臺。
Shein是一家DTC服裝公司。DTC品牌的概念起源于美國,Direct toCustomers,翻譯為“直達消費者”。
起底Shein,創始人一直低調。站在Shein的背后,80后掌門人許仰天是個神秘人物,不諳交際,不喜拋頭露面,公共場合很少見到他高談闊論“一個億小目標”。
2008年,從青島科技大學畢業的許仰天來到了江蘇省城南京,剛開始許仰天做搜索引擎優化(SEO)起家,創立公司之前,是做外貿線上營銷的南京奧道公司的員工。
2009年前后,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正處啟動期,一批跨國B2C網站開始展露鋒芒。許仰天看中了婚紗品類的暴利,轉而做起了跨境賣婚紗的生意。憑借售賣婚紗賺來的錢,他迎來了第一次快速發展,也拿下了Sheinside.com的域名,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站,這就是Shein的前身。自此開啟了神秘的境外狂奔之旅。多年之后,這家公司的廬山真面目也終于被揭曉——2020年Shein營收近100億美元。
熟悉許仰天的人介紹,許仰天就像一個平常大家見到的程序員一樣,背著雙肩包,穿著格子衫,非常普通,在人群中一點也不顯眼,“即使這么成功,也從不會出去做一些演講”。
創始人的風格也影響了Shein的發展路徑。不僅知道許仰天這個人的不多,整個公司一直也非常低調,從不搞PR(公關)之類的社交活動。Shein在海外的業績愈加凸顯,態度愈加謙恭,秉承“悶聲發大財”的理念,悄悄地生存發展,不搞一鳴驚人的喧囂。
最近坊間傳出了Shein即將上市的消息。對于市場上的傳聞,Shein在一份聲明中稱,該公司短期內還沒有進行IPO的計劃。一些媒體關于Shein估值和融資計劃的報道“是不準確的”。公司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仍是發展和壯大品牌。
Shein的鶴立雞群,當然與各大資本紛紛加持不無關系,包括集富亞洲、IDG資本、景林投資、紅杉中國等知名VC/PE機構紛紛入股。那么,資本究竟看中什么?
時尚本身就包含表現個性的愿望,現代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無不尋求體現個性化消費的快樂,滿足時尚消費的快銷售正是應時之舉。為了滿足個性化的極致性價比定位,Shein的供應鏈能力令人側目。
實際上,低價一直是Shein多年來走的路線。瀏覽Shein的官網,消費者可以淘到3美元的T恤、7美元的褲子,還有13美元的連衣裙和套裝。大部分衣服是在十幾美元左右的價位,趕上清倉的時候,一二美元,甚至還有幾美分一件的。

Shein會給供應商一個產品門檻,在門檻之內,同類商品,貨比三家,哪家供應商的價格最低,就拿誰的貨。為制止傾銷劣質商品,公司建立嚴格的問責制度,如果有顧客因質量問題投訴,或要求退貨,公司監管部門就會去找相應的供應商罰款,罰個鼻青臉腫不說,嚴重的會被驅逐出平臺。
Shein產品便宜、款式繁多,上新又快,頗受消費者青睞,背后是強大的供應鏈在支撐。Shein出貨量大,對于供應商的調動配合度要求很高,供應鏈、物流、客服等環節,一個都不馬虎。有個說法是,廣州的服裝供應鏈基本上1/3都在給Shein供貨。
從鋪貨模式到行業垂直獨立站,從2008年成立至今,Shein的供應鏈能力不斷蛻變,歷經千辛萬苦,演繹成柔性供應鏈,才做到眼下極致性價比。Shein的利害之處,不僅僅是在于它自身的成功,也體現在它為整個行業培養并且建立了成熟的柔性供應鏈體系,為行業建設了新的基礎設施。
不得不指出的是,供應鏈的組織、管理、協同,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的賦能。
例如,市場預測能力也是Shein的絕活之一。傳統時尚產業按季節開發服裝,一件衣服從設計到下單再到上架需要3個月。廠商要么創造潮流,制造概念,要么猜中未來數月什么會流行。Shein在這方面勝人一籌,市場預測能力特強,其測款成功率比別人高,得以讓工廠單批交貨快,庫存小,工廠能穩定賺錢。而用戶選擇更多,物流更快,用戶忠誠度/穩定性隨之更高;長期性價比等閉環后,飛輪效應凸顯,客戶的高忠誠度和復購也帶來了更高的測款成功率。這背后,誰能說沒有算法優化等數字化秘技的支撐?
此外,Shein一言九鼎,吐口唾沫就是釘,在供應商面前擁有了至高無上的話語權。這種抓鐵有痕的管理模式是一般電商難以企及的,這也是Shein出類拔萃的重要原因。
來自海關總署統計數據及有關行業媒體數據測算,2021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7.73萬億元;預計在未來3年,整個市場將持續目前的增長態勢,交易規模或將突破9萬億元。
Shein的成功讓讓很多跨境人找到了效仿的對象,無數賣家倒戈獨立站。但是,低門檻并不意味著低標準,當移動互聯網紅利正逐漸攤薄,前端流量多元且碎片化,想復制Shein的輝煌也不是易事。
但是,瘋狂追逐利潤的資本仍沒有失去對出口電商的興趣,也許會另辟蹊徑,換一種打法。
面對容易變臉的跨境電商市場,加之小批量、個性化、快速反應的訂單需求,出海快時尚品牌在供應鏈整合能力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有兩點必須銘記:要有更為強調品牌和品質的獨立站賣家,要有更強調時效的跨境交易履約服務商。
要想躋身海外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中國電商出海寄希望于品牌調性和提升服務效率:一是靠品牌創造價值認同,靠購物精神價值變現;二是進行極致供應鏈整合,靠體系取勝。
誠然,Shein也面臨著海外國際化供應鏈的問題。比如在戰亂頻仍、動蕩不安的中東地區,物流就是瓶頸。加上這一地區地廣人稀,國家地址信息不完善、末公里派送困難。這一地區用戶大多選擇貨到付款,如果被拒收,平臺凈虧。另外海外法律風險也不可小覷,日前媒體就有報道,Shein最近遭到多家服裝服飾品牌的投訴,被指侵犯知識產權。
Shein的模式可以借鑒,但將其“淺吟低唱”發展為全體電商的亢奮大合唱,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