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張亮 齊貴山 張博禹
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豐集團”)啟動運營兩年來,按照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以制度創新為支撐,圍繞融資、招商、建設、服務四大功能,搭建了股權管理、產業投資、專業招商、產業園開發、金融貿易、市場化投資六大業務板塊,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扎實成效。
把改革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按照三年行動計劃方案的部署要求,認真抓好各項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地落實。
公司治理更加現代化。打造了“國資委-國豐集團-持股企業”三層架構,全年累計向20余戶持股企業委派或更換董事、監事90余人次,審議各類議案600余項,代表國有股權出具審議意見500余份,充分發揮了國有董事、監事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職能作用。
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將資產證券化作為混改的重要手段,推動泰和新材成為繼萬華之后全省第二家整體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指導密封科技首發上市順利過會,預計今年6月底正式上市。同時,積極引入民營資本及業務,按照51∶49的比例設立了豐瑞實業等3個混改公司,目前集團資產證券化率達到94%。
運營機制更加高效化。不斷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集團總部推進360度績效考核,推出了薪級評價制度和競爭上崗制度,打造了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指導密封科技、國裕公司等直屬企業分別在市場化用工、中長期激勵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面對多個重大項目建設資金需求,不斷優化融資結構,創新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為全市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信用評級招牌不斷擦亮。在維護AAA主體信用評級的基礎上,成功獲得惠譽BBB+國際信用等級,評級展望為穩定,為省內市級平臺公司中最高信用等級,也是煙臺市第2家、全省市級平臺公司中第3家獲得此等級的企業。
融資渠道多點開花。先后獲得上交所、深交所優質發行人資格,成為煙臺市第1家獲此殊遇的企業。不斷開拓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銀行和保險信托等多種融資渠道,2020年全年實現融資169億元,融資余額200億元,融資規模邁上新臺階。
融資成本創造新紀錄。搶抓扶持政策,對接券商在公開市場發行債券,融入低成本資金。其中,20億元5年期公司債券,創2017年以來全國地市級和山東區域同品種債券利率新低。同時,不斷加強與銀行、險資等機構的對接談判,持續壓縮融資成本,節約財務成本費用約4097萬元,實現大幅降本增效。
堅持將自身發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不斷放大產業投資功能作用,推進了一系列事關煙臺未來的戰略性大項目、大工程。
裕龍石化順利推進。出資40億元主導成立了山東裕龍石化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并承擔了籌集200億元的煉化指標收購資金的任務,目前已完成產業園公司12億元首期實繳出資、約70億元的地煉指標收購資金出資,為項目的順利推進作出了積極貢獻。
東方航天港加快建設。出資2.55億元主導組建東方航天港產業園公司,推動項目加快推進,去年9月總裝首發火箭長征十一號遙九火箭出廠,并成功發射了“一箭九星”,標志著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階段性成果。
臨空經濟區啟動運營。出資8億元與山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業達集團組建了煙臺臨空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并順利完成揭牌儀式,組織召開了公司第一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搭建了企業的治理架構和基本框架,目前已完成首期實繳出資1.2億元。同時,圍繞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加大對全市八大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投資,先后出資建設高端封測應用、海洋牧場、“藍鯤號”等10余個產業項目。
采取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并購重組、私有化等多種投資方式,持續在市場化項目上開疆拓土,為未來發展積蓄強大后勁。
市場化投資空間不斷打開。瞄準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積極拓展市場化投資業務,累計出資28.8億元投資了13個市場化項目,認繳出資近70億元,完成3只基金設立工作,2只基金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出資3000萬元投資的民用無人機項目即將進入上市輔導期,同上市公司辰安科技設立的合資公司承接了煙臺市城市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平臺建設,設立國信智慧公司積極推進了“智慧樓宇”“數字工廠”等項目。
金融貿易板塊不斷拓展。與全國新金融新貿易頭部企業“強強聯合”,在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規劃組建了金貿產業園,打造金融業務板塊,提升現金流水平。目前,金貿產業園一期總投資30億元項目順利推進,國豐均和貿易、豐瑞實業、國源融資租賃等項目的主體公司均已啟動運營。截至2020年底,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有效增加了集團現金流。
專業招商模式持續創新。探索了“1+3+5”招商新模式(1個招商公司,3個駐外經濟中心,基金招商、項目招商、股權招商、產業招商、園區招商5種招商模式),國有招商引資平臺初步搭建完成,境內境外聯動的招商機制初步形成。引進注冊日本中小企業創新技術園、中梁商業綜合體等項目12個,合同利用外資2.6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超1.06億美元。

東方航天港(海陽)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從企業團隊建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做起,緊盯問題、嚴抓細節、強化管理,基礎管理效能得到持續提升。
健全風控體系。成立了內部監事會和審計監督部,與省內2家知名律所、2家知名審計評估機構、3家頭部券商建立合作關系,努力建立在“范圍上覆蓋全業務、流程上覆蓋全環節”的立體式風控網絡。
完善制度體系。按程序進行“留、廢、改、立”工作,搭建起了標準的制度體系。針對金融貿易公司,明晰了投后管理流程,指導企業建立了完善的內部規章制度,推動企業規范發展。
筑牢黨建根基。完成20余戶權屬企業黨建入章及1096名黨員、28個基層黨組織管理體制調整,組建黨群工作部,嚴格按照“兩個1%”標準,自上而下配備20名專職黨務工作者,過硬黨支部比例達60%以上,國豐集團“五個一”黨建工作法在學習強國等市級以上媒體平臺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