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韞毅
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對于腦血管疾病來說,該疾病屬于神經內科的常見病之一,現如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重,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也在不斷提升,腦血管疾病不僅起病速度非常快,而且也會伴隨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如果患者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則很有可能會使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等多種并發癥。一般情況下,在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介入療法進行治療,而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在為患者治療期間應該為其實施有效的護理,為此本文特對介入護理在腦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治療過程中應用對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08年至2020年期間收治的229例接受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內有114例患者,觀察組內有11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為67例和47例,患者年齡在45~75歲之間,均值為(62.47±2.18)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為65例和50例,患者年齡在45~75歲之間,均值為(63.14±2.31)歲;兩組基礎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為對照組內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其中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的密切監測、常規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內患者實施介入護理干預:1)術前:(1)術前要保證充分睡眠,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2)進行介入治療前1~2d用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止術后便結而用力排便導致穿刺部位出血。術前4~6h禁水禁食,以防術中嘔吐;(3)穿刺部位如雙側腹股溝,會陰部應減少術后穿刺口感染,病情允許可淋浴,更換干凈衣服;(4)練習在床上排便,以適應臥床需要及肢體制動;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內心訴求,也可以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并告知患者詳細的治療方法,為患者做好健康知識教育,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護理人員需要采用和藹的態度和親切的語言,避免患者出現抵觸心理;3)術中護理:在患者進入介入室后,護理人員應該詢問患者體位是否舒適,并耐心為患者介紹手術室內的基本情況,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的心理情緒;4)并發癥護理:腦血管疾病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很有可能會發生多種并發癥,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要幫助患者做好并發癥護理,監測患者穿刺側皮膚的溫度和顏色變化情況,對包扎的松緊度進行及時調整,做好腦血管狹窄程度的評估,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支架;4)術后護理(1)、制動與活動:麻醉及手術的方式選擇利于患者康復的體位,局部麻醉及全麻清醒后患者可取仰臥位、全麻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免誤吸,靜脈穿刺者制動6~8h、動脈穿刺者制動12~24h、術后12~24h下床活動。(2)心理護理:由于術后疼痛、長時間臥床及對疾病的不認識,患者往往產生恐懼心理及不適感,此時護士應耐心地指導并解釋原因、注意事項等對疾病有利因素,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減輕痛苦。(3)穿刺點的觀察及護理:治療結束拔除鞘管后應沙袋壓迫2-6h保持沙袋部位正確,囑患者肢體制動,避免咳嗽和用力大小便,術后護士要注意觀察穿刺點及足背動脈搏動的情況、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防止感染。(4)一般護理:介入治療結束后根據病情及術式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對于心內科病人要密切監測心率、心律、血壓、尿量及心電圖變化并定期監測凝血酶原時間。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其中主要包括腦灌注綜合征、腦血管痙攣、穿刺部位出血和下肢靜脈血栓。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內患者經過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腦血管疾病具有極高的發病率,相比之下腦血管疾病可占同期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25%~50%。現如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也進一步增加了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人們一旦患有腦血管疾病[1-2],不僅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也會增加人們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到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通常采用介入療法為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治療,但是介入治療技術不僅要求比較高,而且風險也比較大,還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在為患者進行介入治療時,應該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介入護理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護理模式,其中包括并發癥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術前.術中.術后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緩解負面心理情緒,全面提高腦血管疾病臨床治療的安全性,相比于常規護理方法介入護理干預,能夠更加全面的滿足以人為本護理理念,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基礎上,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經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內患者經過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在腦血管疾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療的過程中,為其實施介入護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的安全性,臨床應用價值顯著,應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