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笛
有一天,我驚訝地發現:
當圣女貞德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入侵時才17歲。
約翰·卡爾文出版基督教經典著作《基督教要義》時才26歲。
被人們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杰出代表的英國作家約翰·濟慈去世時才26歲。
雪萊淹死的時候30歲,但他已經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被后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才23歲。
“偉大的妥協者”亨利·克萊在29歲時進入美國參議院,34歲時便擔任眾議院議長。
畫家拉斐爾最偉大的作品都是在他25歲到30歲之間完成的。
舉世聞名的偉大音樂家莫扎特其實只活了35年就去世了。
當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永遠也不會像他們一樣取得如此非凡的杰出成就,我們也不應該跟他們一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很多人會覺得,既然來到人世間走一遭,也應該像花兒一樣綻放一回。當我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若干年后,我意識到我很難成為一朵花兒。而現在,我發現,我就是一朵花兒。雖然沒有舉世矚目,但也是在屬于我的地方綻放出美麗的樣子。
我由此認識到,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一朵花兒,都有自己綻放的季節。有些早早地就開出了鮮艷的花,有些則仍然要耐心等待自己開花的季節?;▋簺]有最美,只有不一樣的美。我們只要盡了最大的努力,總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發揮出獨特的地方。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如果你仍然默默無聞,不要擔心,請記住你的愿望,加倍努力地工作。不要放棄,而是要有耐心,因為有些人成長起來可能是緩慢的。在成長的過程中,盡管會遭遇大風大浪,但它們也能使你變得更加堅強。
當然,有些人可能不會得到太多的欣賞,就像有些花兒盛開了卻沒有人注意一樣。但是,即使懷才不遇,又有何妨?學習花兒的態度,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依然迎著太陽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