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劉慶嶺,彭學平,胡芝娟,劉瑞芝
汞是一種劇毒污染物,不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且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汞的沸點低,揮發性強,可隨著大氣在全球范圍內遷移和沉降至土壤、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中,污染環境。汞和汞的化合物可以通過人體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接觸被吸收,損傷人的神經系統,引起人體組織病變,因此,汞及汞的化合物的污染治理十分重要。
我國很大一部分汞的排放來自工業用煤產生的煙氣。目前初步估算,我國人為源的大氣汞的年排放量在500~700t,約占全球大氣汞總排放量的33%,其中燃煤、鋅冶煉和水泥生產是當前最主要的三大汞釋放源,水泥行業汞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的14.3%。
為保護環境,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標準來控制汞的排放。在GB 491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GB 30485-2013《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中,首次將汞列為水泥行業的限制排放污染物,控制指標為≤0.05mg/Nm3。上海地方標準DB 31/933-2015《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0.01mg/Nm3。為滿足國家和地方標準規定,水泥工業迫切需要尋找效率高、成本低的脫汞技術以降低煙氣中汞的排放。
目前,水泥工業控制汞排放的技術主要有:燃煤替代、燃燒前的燃料脫汞、燃燒中加入添加劑脫汞和燃燒后的煙氣脫汞。其中,燃燒后的煙氣脫汞是汞脫除的最關鍵技術。
燃燒后煙氣中汞的存在形式主要有顆粒態HgP、元素態Hg0和氧化態Hg2+(主要為HgCl2)三種。其中,氧化態的Hg2+可以溶解于液體中,借助濕法脫硝或濕法脫硫工藝部分脫除;顆粒態的HgP大部分可通過除塵設備與粉塵一起去除;元素態的Hg0熱力學性質穩定,在低溫條件下很難被氧化,且在液體中較難溶解,因此很難通過通常的物理化學方法去除,只能將其氧化至高價態后進行脫除。目前,文獻記載和工業應用報道過的煙氣脫汞技術主要有冷凝脫汞技術,吸附脫汞技術,氧化吸收脫汞技術,協同脫汞技術和其他脫汞技術等,下文將對以上技術進行簡要介紹。
元素態Hg0的飽和蒸氣壓受溫度影響很大,在100℃時是在10℃時的400倍左右。利用這種特性,可以通過對工業煙氣進行降溫來實現對元素態汞的冷凝,達到脫汞目的。
目前,工業上應用較多的是采用冷凝水冷凝煙氣的方式將汞冷卻下來進而脫除。如,中國葫蘆島鋅廠曾采用該方法處理含汞0.1%的鋅精礦,脫汞效率為80%~90%。再如,歐洲的一家水泥企業曾通過將增濕塔出口煙氣溫度從180℃降至150℃的方法,有效地減少了水泥生產線汞的排放總量。
冷凝脫汞技術工藝簡單,易操作,但該技術主要適用于汞濃度較高的煙氣中汞的粗去除,單獨使用較難滿足工業生產過程全部汞的排放要求。采用冷凝脫汞技術粗脫汞后的煙氣,仍存在一定量的汞,后續需聯合精脫汞技術進一步脫除。如,在冶煉汞的系統中,可以通過噴射水的方法除塵、降溫和進行精脫汞,煙氣經過噴射裝置后,煙塵和汞的含量大大降低,獲得的粗汞經處理后可直接出售,創造經濟效益。表1為不同溫度下汞的飽和蒸氣壓。

表1 不同溫度下汞的飽和蒸氣壓
吸附脫汞是通過在尾部煙道內噴射吸附劑而脫汞,是當前脫汞技術研究的熱點。吸附脫汞技術主要包括碳基吸附劑脫汞、粉煤灰吸附劑脫汞、鈣基吸附劑脫汞、金屬和磁性吸附劑脫汞以及礦物類吸附劑脫汞等脫汞技術。
3.1.1 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豐富的孔結構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對各種物質的吸附能力都很強,利用活性炭的這種特性,可以對汞進行吸附脫除。與其他吸附劑脫汞技術相比,活性炭脫汞技術(ACI)是目前唯一一個被商業化應用,也是最為成熟的脫汞技術。
采用活性炭吸附技術進行脫汞,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兩個過程,脫汞的最終效果與活性炭的物化性質、煙氣溫度、停留時間等有關。活性炭脫汞技術包括兩種工藝布置方式。一種工藝布置方式是將活性炭的細粉噴入煙道中,一部分汞吸附于活性炭中,由除塵器脫除;另一部分汞被活性炭吸附氧化后,進入脫硫系統中被脫除。另一種工藝布置方式是將活性炭布置在固定床反應器中,對汞進行吸附脫除。
Zhao[1]等人分別在模擬煙氣夾帶流實驗系統、中試0.3MWth循環流化床燃燒(CFBC)系統和75t/h工業循環流化床鍋爐系統中研究了溴化稻殼活性炭(RHAC-Br)噴吹除汞的機制。為了進行比較,還研究了溴化椰殼活性炭(CHAC-Br)和溴化煤基活性炭(CACB-Br)在模擬煙氣和燃煤煙氣中的除汞性能。Zhao[1]等人在0.3MWth CFBC中試裝置中進行的研究表明,三種吸附劑在燃煤煙氣中的注入溫度和除汞機制,與在模擬煙氣中的注入溫度和除汞機制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是由于Hg2+和HgP的占比較大;RHAC-Br的除汞性能與商用活性炭(CAC-Br)相當。在75t/h工業循環流化床鍋爐系統中進行的工業試驗結果表明,注入RHAC-Br和注入CAC-Br的脫汞效率相當,驗證了溴化生物質活性炭可以作為溴化活性炭在大型燃煤鍋爐系統中的有效替代吸附劑。
目前,活性炭煙道噴射吸附脫汞技術在工程應用中有著良好的表現,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活性炭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被消耗,這樣會增加運行成本,且吸附汞的活性炭存在二次污染等問題;在處理吸附了汞的活性炭的過程中,會增加除塵系統的負擔;煙氣中硫含量較高時,往往脫汞效果會受到影響。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估算,若將脫汞效率控制在90%,那么每脫除1kg汞大約需11 023~61 728美元的資金投入。圖1為活性炭煙道噴射脫汞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1 活性炭煙道噴射脫汞示意圖
3.1.2 活性炭纖維
與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纖維(ACF)是一種新型的優質脫汞材料,其比表面積高(可達活性炭的兩倍甚至更高)且孔道豐富,吸附速度快且容量大,脫汞性能優異。通過對活性炭纖維進行化學改性,如在表面負載鹵素、硫等,可以提高其脫汞性能,但目前對活性炭纖維脫汞技術的研究大多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有報道稱,采用活性炭纖維對煤粉燃燒尾氣進行脫汞試驗,在70℃的反應條件下,汞的脫除效率達65%~90%。改性后的活性炭纖維樣品中含有“C=N”和“C=O”基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脫汞效能。
3.1.3 活性焦
活性焦是一種固體顆粒吸附劑,它以煤炭為主要原料而制成,兼具吸附劑和催化劑兩種功能。和活性炭相比,活性焦的制備原料來源更為廣泛,且價格更為低廉,是一種較有潛力的脫汞吸附劑。但總體來說,活性焦的脫汞效率與活性炭的脫汞效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來粉煤灰脫汞吸附劑被廣泛研究,其價格低廉,來源廣泛。煤粉燃燒產生的粉煤灰顆粒粒徑小,孔隙結構發達,其含有的金屬化合物可以將元素態Hg0氧化為Hg2+,含有的未燃盡碳可以將Hg2+吸附吸收,達到脫汞的目的。粉煤灰中未燃盡的碳含量越高,其吸附汞的能力越強。此外,粉煤灰的脫汞能力還與其比表面積、孔隙率和粒徑分布相關,采用Cl、S、I和Br等元素進行預處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煤灰的脫汞性能。
Wang等人[2]在固定床反應器和程序升溫分解技術(TPDT)基礎上,研究了粉煤灰表面吸附/氧化汞的機理,以及粉煤灰中含有的有機和無機成分對汞的吸附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粉煤灰在汞的氧化和吸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粉煤灰經650℃預處理后,表面殘留的Cl元素有助于汞的氧化和吸附,其非均相氧化過程已被證實符合Eley-Rideal機制;粉煤灰中未燃盡的碳(UBC)對于汞的氧化和粉煤灰的吸附也有著重要作用。此外,粉煤灰中的Al2O3、Fe2O3和TiO2也能夠吸附汞,在這些化合物中,Al2O3表現出最大的吸附容量,但在CaO和MgO的表面上沒有發生汞的吸附,以上5種金屬氧化物中,煙氣組成對其吸附汞的能力沒有影響。
鈣基脫汞吸附劑材料主要有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和硫酸鈣等,其價格低、易于獲得。傳統的鈣基材料可以對SO2和Hg2+實現有效吸收,對Hg2+的吸附效率可達85%以上,但對元素態Hg0的脫除能力有限,所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鈣基吸附劑對Hg0的吸附能力。
常見的鈣基吸附劑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吸附劑的比表面積和改進其孔隙結構,提高吸附劑的堿性和氧化性,通過鹵化物對吸附劑表面的官能團進行改進等。但目前對鈣基吸附劑的改性機理和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十分成熟,總體來說,鈣基吸附劑對汞的脫除能力有限。有報道顯示,在使用石灰、熟石灰混合物,或者使用熟石灰、粉煤灰混合物進行Hg0的脫除試驗時,發現鈣基吸附劑中SO2的存在有利于汞的脫除。當加入0.08%的SO2時,Hg0的脫除效率可增加15%~20%;當鈣基吸附劑中不含SO2時,汞的吸附效率較低。同時發現,溫度的提高有利于鈣基吸附劑對汞的吸附脫除。
金屬脫汞吸附劑是利用金屬與汞發生反應形成合金等的作用機理來進行脫汞,Pd、Pt、Au和Ag等貴金屬元素對汞都有很好的吸附能力。這種技術的優勢是可以在較高溫度下實現汞的脫除,吸附汞后的金屬易再生,可實現汞的回收利用,無二次污染。但這種脫汞技術的成本相對較高。
此外,還可通過金屬氧化物或硫化物吸收法實現對汞的脫除,相比于金屬脫汞吸附技術,該技術的優勢在于成本較低。李海龍等人[3]發明了一種金屬硫化物脫汞劑,用于洗滌脫除煙氣中的汞。該發明將脫汞劑加入到煙氣洗滌設備或濕法除塵設備中,將Hg0轉化為Hg2+,再固定為硫化汞,最后實現煙氣中汞的高效脫除。在初始Hg0濃度為(100±1)μg/m3、純N2氣氛下,10h內金屬硫化物脫汞劑對Hg0的脫除效率可達99.2%。
為避免汞的二次污染,還可在除塵設備的前端噴射磁性金屬脫汞劑脫汞。采用該技術,吸附汞后的脫汞劑被除塵器過濾后,可通過磁分選的方式將含汞的吸附劑分選出來,然后通過加熱將汞與吸附劑脫離,進而解決汞向環境中遷移的問題。
Duan[4]等人制備了一種新型的基于HNTs的多功能核殼結構吸附劑——CuCl2-HNTs包覆的磁性微球(SiO2@Fe3O4)吸附劑,并首次應用于煙氣中Hg0的去除。該吸附劑的核殼結構阻止了復合材料的聚集,但保持了它們的磁性,使得此吸附劑可以很容易被分離,并能通過外部磁場重復使用。此外,這個特殊的核殼結構也顯著提高了復合材料的吸附能力,使CuCl2改性的HNTs能分散在制備的磁性微球上。用動力學模型對該吸附劑吸附性能進行綜合研究和擬合,結果表明,吸附劑吸附過程依次為表面吸附、顆粒擴散和化學吸附,具有良好的耐SO2性能,Cu+、Cl-和晶格氧是去除Hg0的關鍵成分。為了進一步了解其可能的機理,Duan[4]等人利用自制的程序升溫分解(TPD)在線耦合系統,對廢吸附劑上的汞進行了研究,并進行了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結果表明,吸附的汞主要為Hg0、HgO和HgCl2。
常用的礦物類汞吸附劑有膨潤土、蛭石、生物質半焦、高嶺土、海泡石、硅藻土、沸石和凹凸棒土等,以其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價格低、儲量大和環境友好等優點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Liu[5]等人制備了8種改性硅藻土吸附劑,用于固定床反應器,模擬工業煙氣工況脫除元素態Hg0。這些硅藻土吸附劑改性后,比表面積均有所增加,最大的增加到了12倍,其脫汞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實驗結果表明,在140℃的最佳反應溫度條件下,改性硅藻土吸附劑的脫汞效率可達91%。研究還發現,氧氣和氯化氫的存在促進了汞的去除,單獨NO的存在也對汞的去除有重要作用。
將元素態Hg0轉化為化合態Hg2+,是從燃煤煙氣中消除汞的最重要步驟之一。氧化吸收脫汞技術的原理是,先用氧化劑將Hg0氧化為Hg2+,之后再用液體等吸收劑將Hg2+吸收。制約該技術發展應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汞的氧化效率不高,吸收過程中受到不同形態汞的影響,以及吸收汞的溶液可能與汞再次分離。常用的氧化劑包括臭氧、氯化物、雙氧水、Fenton試劑等,常用的氧化方法有光電氧化等方法。
采用次氯酸鉀作為氧化劑來氧化煙氣中的單質汞的研究報道顯示,反應溫度的提高會抑制氧化還原放熱反應,降低Hg0的溶解度,加快KClO的分解和降低其脫汞性能;Hg0濃度的提高會提高脫汞效率,但隨著汞濃度的繼續提高,反應限速步驟從氣膜轉向液膜,汞脫除率反而降低。
Cao[6]等人研究了一種新型擴散電化學復合高級氧化反應器,為煙氣中單質汞Hg0的去除提供了可能,并表現出良好的性能。Cao等人將紫外光引入電催化體系,形成紫外光電氧化體系,增強其對Hg0的去除能力,使其去除率可達65%。在紫外光電聯合氧化系統中,Hg0被波長為253.7nm的UV燈激發,其中高純氮氣中含有的非常少量的氧,仍然可以參與Hg0的氧化反應。除了紫外光電聯合氧化系統脫汞外,還可以在簡單的電解系統中引入Fenton法脫汞。這兩種組合系統均能提高Hg0的去除效率。Cao等人還采用SEM、BET、接觸角和透氣性等手段對電化學GDE進行了表征,探討了電化學法和高級氧化法工藝(Fenton法和UV光照法)在系統內或單獨串聯時的不同影響因素,結合實驗數據和理論推導研究了電化學和高級氧化聯合工藝去除氣態元素汞的機理。研究表明,電化學偶聯脫汞技術與其他高級氧化脫汞技術均是很有發展前途的脫汞技術。
目前我國大多數有工業污染物排放的工廠都裝有除塵、脫硫和脫硝裝置,可以考慮采用現有的環保設施對汞進行協同脫除。例如,布袋除塵設備和濕法脫硫設備可有效去除顆粒態HgP;濕式電除塵設備可以有效去除顆粒態HgP和Hg2+;SCR脫硝系統中的脫硝催化劑可以將Hg0催化氧化成Hg2+,有利于提高后續濕法脫硫設備等的脫汞效率。
原理上,采用SCR脫硝裝置不能降低煙氣中汞的總量,但脫硝催化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元素態Hg0氧化為Hg2+,促進后續除塵脫硫等環保設備對汞的去除。通過對國內安裝有SCR設備的工廠進行汞濃度的測試,發現通過SCR脫硝裝置后,可以顯著降低煙氣中Hg0的濃度而提高Hg2+的濃度。
一般認為,SCR脫硝系統中,氮氧化物的還原和Hg0的氧化不是在同一個區域內完成的。氮氧化物的還原,是在SCR脫硝設備的入口段發生,這個位置的氨氣濃度高,易發生氮氧化物催化還原反應。Hg0的氧化反應,一般是在脫硝設備的尾段發生,具體反應過程為,Hg0在脫硝催化劑表面活性位點上被吸附,然后與煙氣中的O2發生反應,被氧化為Hg2+后,從催化劑表面脫附。可用于汞氧化的SCR催化劑有釩基、錳基和銅基催化劑等,呂小林等人[7]發現,還可以利用廢棄脫硝催化劑氧化脫除汞。圖2為SCR脫汞位置示意圖。

圖2 SCR脫汞位置示意圖
李云濤等人[8]公開了一種氧化單質汞的脫硝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方法為,將采用浸漬法制備的,由TiO2負載的V2O5作為催化劑,并進行溴摻雜改性。發明人發現,通過改性可以顯著提高催化劑對汞的氧化能力,在320℃的反應條件下,改性催化劑可以將76%的單質汞氧化,并且其脫硝效率基本保持不變。改性催化劑可以同時用于煙氣中氮氧化物的脫除和汞的氧化去除,有較強的工業化價值。
Zhang[9]等人制備了MnOx/TiO2催化劑,用于NOx的還原和Hg0的氧化性能測試。Zhang[9]等人發現,該催化劑在SCR脫硝的反應氣氛下,表現出了較好的NO還原性能和Hg0的氧化性能。脫硝反應氣氛下,水和SO2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催化劑的活性,而元素態Hg0的存在,對NO的轉化率和脫硝的影響不大。在300℃的反應條件下,SCR的反應氣氛對Hg0的氧化基本沒有抑制影響。
采用脫硝裝置協同脫汞,對于我國當前的國情來說,是最有優勢,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汞控制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是要開發出高活性的汞氧化催化劑,同時使其不影響脫硝的效率。現有商用釩基SCR催化劑,對將Hg0氧化為Hg2+有一定效果,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篩選,在保證其脫硝效果的同時,提高其脫汞性能,將可以大大降低脫汞催化劑的研發周期及投入。但目前對該項技術的報道,大多仍處在實驗室研發階段,評價狀況與實際工業應用工況仍有較大差異,因此SCR脫硝裝置是否可直接用于煙氣脫汞還有待考察驗證。
布袋除塵裝置(FF)和電除塵(ESP)裝置是最常用的兩種除塵裝置,二者對顆粒態HgP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對單質汞的脫除效率則欠佳,這是因為顆粒態HgP一般吸附在煙塵表面,容易被除塵設備過濾掉。布袋除塵器對顆粒態HgP的脫除效率略高于電除塵器,對單質汞的脫除效率略低于電除塵器,這是因為電除塵器可以將一部分Hg0氧化成Hg2+而促進汞的脫除。對于除塵設備前端布置有SCR脫硝設備的處理工藝,脫硝催化劑可以促進元素汞的氧化,因此脫汞效率會更高。
目前,煙氣脫硫裝置采用濕法脫硫者居多,脫硫裝置協同脫汞主要體現在對于Hg2+的吸收脫除。這是因為Hg2+與Hg0相比,更易溶于溶液中。煙氣通過濕法脫硫裝置后,Hg2+大部分被脫除,而元素態Hg0的量基本不變。因此,脫硫裝置脫汞效率的高低,取決于Hg2+在總汞中所占的比例。脫硫系統協同脫汞的效率,一般認為在50%~90%。目前,該技術的主要難點是,如何降低脫汞過程中,Hg2+的還原導致的元素態Hg0二次釋放的問題。
張華偉[10]等人發明了一種協同脫除垃圾氣化污染物中硫化氫和單質汞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發明人首先采用MCM-41分子篩引入疏水基團SiH4,對分子篩進行表面改性;去除模板劑后,引入-SH基團,制備改性分子篩載體;然后將La、Ce和Fe的鹽溶液負載在改性分子篩載體上,干燥焙燒得到復合材料催化劑后,可用于硫化氫和Hg0的協同脫除。在150~200℃的溫度范圍內,該催化劑具有較好的吸附和再生能力,可實現高效協同脫除H2S和Hg0。
總體來說,采用協同技術在脫硫、脫硝或除塵的過程中,可同時實現汞的脫除,汞的轉化脫除率高,可滿足國標排放要求。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脫除掉的汞進入脫硫石膏或粉煤灰中后,存在二次污染問題。協同技術未從根本上實現汞的脫除,會額外增加后續處理成本,并且汞的脫除效果受工況條件的影響較大。
除上述介紹的脫汞技術外,有報道的還有一些其他的新型脫汞技術,如光催化氧化脫汞技術、等離子體脫汞技術、光化學脫汞技術等。
光催化氧化脫汞技術的原理一般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催化劑進行汞的脫除,主要是將元素態Hg0進行氧化,促進后續汞的吸收。與其他技術相比,該技術成本低、無污染且汞脫除效率較高,汞氧化效率甚至可以達到85%。光催化氧化脫汞技術一般采用二氧化鈦作為光催化劑,但采用光催化氧化技術進行脫汞,存在處理風量小、能耗高和成本投入高的問題,限制了其大規模的工業化應用。
Shen[11]等人合成了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并在較高溫度的反應條件下,在實驗室模擬了工業煙氣工況,對其進行了脫汞性能測試。試驗結果表明,在波長254nm的紫外燈照射的條件下,光催化劑對于汞的氧化效果較好,如在400℃條件下進一步煅燒,煅燒后效果還會有一定的提高。該研究還采用一步水熱法合成了碘摻雜Bi2WO6復合材料,并在可見光照射下,考察了碘摻雜催化劑對光催化氣相元素態Hg0的去除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N2+O2+CO2和N2+O2+CO2+SO2+NO條件下,1.0%(重量)碘摻雜Bi2WO6對Hg0的去除率分別為87.6%和97.5%。碘摻雜Bi2WO6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是由于其導帶勢能降低,電子-空穴對的復合速率降低,以及電荷轉移加速而造成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碘摻雜在(WO4)2層中,氧化后的HgO能夠吸附在碘摻雜的Bi2WO6表面,其OBi位點對HgO的吸附較弱,最有利于HgO的解吸。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是環保領域的新興技術之一,近年來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該技術主要包括脈沖電暈放電技術和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技術等。其脫汞的主要原理是,分子和原子在放電過程中被電離,形成大量自由基團、活性粒子和高能電子等,進而將Hg0轉化為Hg2+,促進汞的最終脫除。該技術的汞轉化率較高,無廢渣和廢液產生,具有系統簡單、操作方便和反應過程容易控制等優點,但是系統的穩定性較差且電耗高,對于煙氣成分復雜的體系不太適用,此外還要考慮射線防護等問題。
Wang[12]等人在室溫下,使用電介質阻擋層放電(DBD)非熱等離子體(NTP)技術,研究了測試不同煙氣成分(如氧氣、水分、HCl、NO和SO2)對汞元素氧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包括O、O3和OH在內的活性自由基,均會促進元素汞的氧化;在模擬煙氣中,在O2含量為5%,放電電壓3.68kV條件下,觀察到約90.2%的Hg0被氧化;實驗表明,放電電壓、O2含量和H2O含量的增加,均可單獨提高汞的氧化速率。在該測試中,還觀察到汞氧化的最佳水分含量約為0.74%(體積);等離子體放電過程中產生的氯原子、氯化氫可以促進汞的氧化;NO和SO2對汞的氧化均有抑制作用,這可歸因于O3和O的競爭性消耗。
隨著全球對環境的日益重視和我國汞排放標準與國際的接軌,將來工業煙氣的排放勢必會實施更為嚴格的汞排放標準。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對煙氣脫汞技術進行了大量詳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活性炭噴射脫汞技術,在工業上一定范圍內已有應用。但總體來講,各種脫汞技術仍存在著投資運行費用高、脫汞效率低和易產生二次污染等問題。因此,開發更高效率、低成本的脫汞技術和設備尤為重要,是未來的研究方向,特別是可以考慮利用現有煙氣凈化裝置,如脫硝設備、脫硫設備和除塵設備等,通過合理改進,使之具備實用的脫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