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蕾,王漢偉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74)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人們消費水平提高,機動車的保有量增長迅速,而城市路網基本成型,導致交通壓力加大,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交叉口作為道路交通的咽喉,是交通擁堵現象發生的主要地點。合理的交叉口規劃和設計是對道路的行車安全、行車效率和通行能力的保障。因此需結合城市交通情況,對交叉口進行交通現狀分析,并通過對交叉口采取渠化、交通組織優化等改造措施,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確保車輛的有序通行。
(1)通過改善路面條件等措施,讓交通參與者愿意走。
(2)通過設置交通標志、改善交通標線等措施,告知交通參與者怎么走。
(3)通過優化信號控制等措施,讓交通參與者有序走。
本文以海口市龍昆南路-城西路交叉口為例,進行交通治堵設計方案分析。
龍昆南路為城市主干道,是海口市區的主要通道之一,承擔了較多出行需求,交通流量非常大。該路口為T 型交叉口,南進口為雙向12 車道,北進口為雙向10 車道,西進口為雙向6 車道,見圖1。

圖1 龍昆南路-城西路交叉口平面示意圖
(1)從交通流分析,南、北進口車流量較大,尤其直行方向車輛的需求高,車輛排隊長度長,擁堵情況較為嚴重(見表1)。

表1 龍昆南路-城西路高峰小時交通流量表 單位:pcu/h
(2)從交叉口路面情況來看,北、西進口的人行橫道處均有安全島,但基于海口市非機動車數量非常多,安全島拐角處有大面積綠化,占去較大的容納空間,僅能供小部分的非機動車停駐等待,尤其在早晚高峰期時,溢出安全島的非機動車會影響該進口的右轉車輛通行(見圖2)。

圖2 龍昆南路-城西路交叉口安全島現狀圖
(3)距離南進口停止線150 m 處有1 條輔道,從該輔道出來的車輛(含大量公交車)在進入交叉口左轉時必須于幾十米的距離橫跨5 個車道,且該輔道車輛的左轉需求較大,從而影響了直行車輛的正常行駛,加劇了路口交通擁堵情況(見圖3)。

圖3 南進口輔道示意圖
(4)根據現場相位配時來看,交叉口設置3 個相位,右轉均不受控,整個周期時長為80 s。南進口直行、左轉30 s;北進口直行28 s;西進口左轉22 s;黃燈時間為3 s,無全紅時間。由此可見,信號配時不合理,整個周期時長過短,南進口左轉車輛在全部通過路口后還給予了多余的綠燈時間。
通過Synchro 對龍昆南路-城西路交叉口現狀情況進行仿真,交通評價等級為F,最大V/C(交通量/通行能力)值為1.66,交叉口延誤為203.6 s。
針對該交叉口出現的問題,采取以下改造方案(見圖4):

圖4 交叉口平面改造設計圖[1-6](單位:m)
(1)硬化安全島綠化區。為讓安全島能容納更多的非機動車,對北、西進口人行橫道處的安全島綠化區域進行硬化,并施劃標線等待區;同時,為保障非機動車等待區的安全,增設72 m 護欄,58 根反光隔離柱。
(2)南、北進口道均增設1 條直行車道。南、北進口車流量都很大,尤其是直行車輛,車輛排隊長度長。北進口右轉車道寬7.5 m,寬度過寬,浪費道路資源,對車輛行駛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在硬化安全島綠化區的基礎上,將標線等待區和該進口的右轉車道進行壓縮,右轉車道壓縮為4 m,等待區壓縮0.5 m,北進口增設1 條寬3.5 m 的直行車道。南進口原車道寬度為0.5 m+3.5×6 m +0.5 m=22 m,現調整為0.5 m +3×7 m +0.5 m=22 m,增設1 條直行車道。
(3)對南進口進行左轉中置改造。將左轉車道施劃于道路中間,并施劃白色實線,避免輔道出來的車輛橫跨多車道而引起擁堵;同時,為引導駕駛員正確行駛,在距路口500 m 處開始設置“注意前方,左轉中置”警告牌,沿途設置多個車輛行駛路線指示牌以及車道導向標志。
(4)相位配時優化。對交叉口的相位配時進行調整,依舊設置3 個相位,右轉均不受控,整個周期時長調整為90 s。南進口直行、左轉25 s(中置左轉車道西側的直行車道不放行);南、北進口直行42 s;西進口左轉23 s;黃燈時間為3 s,無全紅時間。
通過Synchro 對改造后的交叉口進行交通仿真,交通評價等級為D,最大V/C 值為1.53,交叉口延誤為50.5 s。
交通改造設計方案優缺點分析見表2,交通改造前后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對比見表3。

表2 交通改造設計方案優缺點分析表

表3 交通改造前后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對比表
綜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交通改造措施均符合相關規范標準。對比交叉口改造前后Synchro 仿真軟件的數據報告以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計算結果可知,改造后該交叉口的交通評價等級得到提高,交叉口延誤明顯降低,最大V/C 值有所減小,交叉口通行能力大大提高,驗證了交叉口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文以海口市龍昆南路-城西路交叉口為例進行交通治堵情況分析,并利用Synchro 軟件對交叉口改造前后情況進行仿真;該交叉口改造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效果良好,路口的擁堵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交叉口的道路通行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