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旭(蘭州助劑廠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氧化性是有機過氧化物一個顯著的特征,也是其危險特性的表現之一。這主要因為有機過氧化物中含有的-O-O-過氧基具有較強的氧化性能,所以在實際工業生產中往往會作為氧化劑使用。另外,有機過氧化物中還含有碳氫鍵等還原性質的結構,使得其自身具備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物質條件。也正因為如此,相比較其他氧化劑,有有機過氧化物的危險性更大。
遇熱分解性也是有機過氧化物一個較顯著的危險特性。這主要因為有機過氧化物的分解產物是自由基,其表現出較強的活躍性,在自由基所參與的反應中,很難用常規的抑制方法對其進行抑制,加之所分解的產物多為氣體或易揮發的物質,且可提供氧氣,所以很容易引發爆炸性分解。在有機過氧化物的過氧基含量越多的情況下,分解溫度會逐漸升高,這樣發生爆炸的幾率就越高。這主要取決與其熱分解原理,因為有機過氧化物的過氧基穩定性較差,在遇到熱源時分解速率就會非常快,進而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過氧化氫異丙苯分解原理,如圖1所示。從其反應的原理來看,隨著大量的熱量產生,反應溫度及反應速率也不斷上升,此時熱量聚集就很容易引起熱爆炸事故。

圖1 過氧化氫異丙苯熱分解原理
除了過氧化氫異丙苯容易發生爆炸風險外,還有其他一些有機過氧化氫較容易發生爆炸風險。如過氧化二乙酰純品,在制成后存放24 h后可能發生強烈的爆炸,主要因為存放過程中可分解出氧氣,在溫度和外力的作用下,就會發生強烈的爆炸;如過氧化二苯甲酰,在含水量在1%(質量分數)下時,一旦有摩擦作用,就會立即爆炸;又比如,過氧乙酸,其純品極其不穩定,在-20℃時也會爆炸。也由此可見,有機過氧化物對溫度、外力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所以比其他的氧化劑的危險性、危害性要更大。
有機過氧化物不僅為溫度、外力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也對雜質非常敏感,在與酸堿性物質接觸時,尤其是強酸強堿,會加速其分解的速率。如有機過氧化物與堿金屬、H2SO4、HNO3這些固體接觸時,就會產生較劇烈的分解。這取決于有機過氧化物的酸堿分解原理,當有機過氧化物與酸堿性較強的物質相遇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并產生大量的熱量。過氧化甲乙酮的酸催化反應機理(如圖2所示),從其反應機理來看,有機過氧化物在酸性或堿性介質中,會產生劇烈的分解,此時其危險性也就越高。如圖2所示。

圖2 過氧化甲乙酮的酸分解機理
而目前在我國有機過氧化物合成中,比較常用的催化劑是無機酸,這種催化劑的使用會使得產物呈現出酸性性質,為了實現中和,于是便有了堿使用的必要性。但在使用堿時,若過量或過少,就無法達到中和的目的,此時會就影響有機過氧化物的穩定性,其危險性也會因此升高。也由此可見,有機過氧化物混合酸堿物質的風險非常大,應引起重視。
有機過氧化物在遇到水時,也會加劇其催化分解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少量的水可加速有機過氧化物的分解速率[1]。但隨著水量的增加,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對反應系統中的熱量進行吸收,這樣就起到一定的冷卻及抑制作用。
從近年來化工生產中發生有機過氧化物熱爆炸事故的原因來看,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有機過氧化物長期存放在空氣中,也就是久置風險。由于有機過氧化物本身為混合物,且分解溫度較低,若長期在空氣中置放,或者長時間的暴曬,就很容易受熱分解,這樣就很容易發生爆炸等危險事故。如,我們常見的乙醇,其穩定性較差,長期在空氣中存放就很容易受熱分解,進而發生各種熱爆炸事故。也從這一例子中可看出,有機過氧化物具有久置風險,一旦長期處在空氣中,發生爆炸等危險事故的幾率是非常大的。
結合有機過氧化物表現出的危險性特性,在對其危險特性的預防上,可具體通過以下兩點措施進行預防:
(1)考慮有機過氧化物在與酸、堿及金屬這類物質相遇時會產生劇烈的分解反應,此時可考慮加入一定的穩定劑和稀釋劑來對其進行穩定,主要是在有機過氧化物制成、運輸及存儲等環節中使用,以此提升有機過氧化物的穩定性。目前減敏性的稀釋劑是有機過氧化物運輸過程的首選。常用的稀釋穩定劑有8-羧基喹啉、焦磷酸鈉、碳酸鈣等,這些稀釋劑對有機過氧化物的作用程度也有所差異。為此,在采用稀釋穩定劑時,應充分考慮其是否與有機過氧化物相匹配。比如,對于過氧乙酸,在常溫存儲下8-羧基喹啉的穩定作用最好,焦磷酸鈉次之;純的過氧化環已酮,鄰苯二甲酸二辛脂的減敏效果最佳;過氧乙酸,8-羧基喹啉、焦磷酸鈉的穩定效果也較良好[3]。總之,要重視有機過氧化物合成、運輸及存儲等環節的監督,通過添加一定的稀釋劑和穩定劑來提升有機過氧化物的穩定性,并注意添加的稀釋穩定劑與有機過氧化物匹配,從而增加其安全性。
(2)由于有機過氧化物的過氧鍵的穩定性相對較差,長期在空氣和暴曬環境下存放會產生劇烈的分解反應,進而使得風險事故發生幾率增大。對此,在有機過氧化物的預防工作中,應當避免久置。
對于有機過氧化物危險性預防工作的建議,可從制度、人員、管理等方面著手,具體為以下:
(1)有機過氧化物屬于高危險化學品,從事有機過氧化物生產的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的安全培訓,要求其持證上崗[4]。同時,其他從事有機過氧化物運輸、存儲及使用的人員,也要經過專業的培訓,通過培訓使他們能夠充分了解有機過氧化物的危險特性,并掌握其預防措施及應急處理的方法。
(2)在工業生產中應用有機過氧化物時,必須要對有機過氧化物進行相關的試驗,以此對其類型、自加速分解溫度、存儲容器、存儲條件及包裝等危險有害性及程度進行確定,從而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作用,增加其安全性。具體為以下:在有機過氧化物存儲時,應根據其類型及性質構建庫房,若是遇水燃燒的有機過氧化物,應采用防水的地面;根據有機過氧化物的特性,進行入庫驗收,主要驗收其包裝的密封程度,包裝和襯墊物料是否與其性質相符,物質形態、顏色、氣味、雜質沉淀等。
綜上,文章主要對有機過氧化物的危險特性進行了梳理,包括其氧化性、遇熱分解性、酸堿反應、水分解、久置風險、傷害險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機過氧化物安全預防的具體措施及建議,主要從有機過氧化物的合成、運輸及保管等環節進行分析,以期通過針對性的措施,提升有機過氧化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保障化工生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