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曉琴(浙江創瀧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江 溫州 325011)
本次所要研究的是甲苯濃度在稀釋后與稀釋前用同一曲線計算數據的變化趨勢。所依據的是甲苯含量的測定,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樣品是活性炭中的甲苯。對于甲苯的采集而言,也有著特定的方法,對于采集方法的選取也要按照標準進行,由此來為實驗提供有效的樣品。實際采集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按照《環境空氣 苯系物的測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氣相色譜法》中規定的采樣方法,將甲苯用采樣器中廢氣用規定的流速和時間采集到合適的活性炭管中;帶回實驗室后需要將活性炭放入提前準備好的2 mL透明樣品瓶內,之后還需要加入1.0 mL無苯二硫化碳試劑,對該試劑的質量要嚴格地進行把控,不得檢出目標物質,活性炭管在采樣前也需做空白實驗,由此保證實驗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總體而言,對于本次實驗中所有樣品的選取都要按照標準進行、使用規定的采集器械。在完成了所有的規定操作之后,需要使用氣相色譜儀進行測試分析,當測出來濃度超過曲線范圍的最高點后要將樣品進行稀釋,稀釋后再測,使稀釋后的檢測結果控制在曲線范圍內,再分別記錄其數據結果,由此來對稀釋后的乘以稀釋倍數的結果與稀釋前的結果進行對比研究,得出相應的數據變化趨勢[1]。
物質溶液的紫外吸收的吸收曲線不會受到濃度的影響,即將溶液稀釋前以及稀釋后相關曲線不會發生變化。溶液的濃度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吸收值產生影響,這就可以通過曲線在縱坐標上的差異體現出,由此可以觀察出稀釋后與稀釋前數據的變化。本次實驗過程中主要測試了五組樣品,分別對五組樣品在稀釋后以及稀釋前的甲苯峰面積以及相應的濃度進行了測試。
首先樣品1種甲苯峰面積為4 389 414,其測試濃度為787.850 ug/mL,對該樣品進行相應的稀釋,稀釋倍數選擇10倍,稀釋十倍以后再使用氣相色譜分析儀來進行相關參數的檢測,測試結果顯示,甲苯的峰面積為445 985,稀釋后的濃度則為80.91 ug/mL,稀釋后的濃度結果則為稀釋后的濃度乘以本次實驗的稀釋倍數,即將80.910乘以10,得到最終的稀釋后濃度結果801.910 μg/mL。
其他四個樣品也與之相同,本次實驗所選擇的樣品2基本參數如下,經過儀器測定后可以知道,稀釋前甲苯的峰面積為15 516 956,其濃度為2 784.716 ug/mL,該樣本的稀釋倍數為15,稀釋后測定結果顯示,稀釋后甲苯的峰面積變為1 030 204,而相應的濃度則為185.031 μg/mL,將稀釋后的濃度乘以稀釋倍數15得到結果為2 775.465 μg/mL。
除了這兩個樣品之外,還有其他三個樣品,分別稀釋的倍數為10、10、15。實驗過程中所采集的樣品時間為2020年6月16日3:12:45,樣品的編號則為廣通200580-1B4。所采集的樣品測試過后保留時間為4.831,所測得的物質含量包括苯、甲苯、乙苯等,其中主要研究的是甲苯的相關參數。該樣本中所測定的基本面積為5 661 363,峰高則為1 013 029,濃度為1 016.104 μg/mL。
對于其他三組樣品來說,樣品3種稀釋前甲苯的封面面積測定為5 661 363,濃度則為1 016.104 ug/mL,對該樣品進行稀釋,稀釋倍數選擇為10倍,之后再次測定稀釋后數據結果,顯示稀釋后的基本峰面積為615 315,濃度則為110.578 ug/mL,還需要稀釋后的甲苯濃度與稀釋倍數10相乘得到最終稀釋結果1 105.780 μg/mL。
對于第四組數據而言,其稀釋前基本的峰面積以及濃度與第三組類似,相關的數據差別也比較小,峰面積測得為5 680 165,稀釋前濃度則為1 019.478 μg/mL,對此進行十倍的稀釋之后,通過相關的檢測可以得知,稀釋后的甲苯峰面積變化為623 182,稀釋后的濃度則成為了111.990 ug/mL,與其稀釋倍數相乘得到稀釋結果1 119.900 μg/mL。
最后一組樣品在稀釋之前的峰面積大體上為樣品1的兩倍,具體的峰面積結果測定為8 868 234,其稀釋前的濃度則為1 591.586 μg/mL,對其稀釋15倍,測得稀釋后的甲苯峰面積變為了115.305 ug/mL,與其稀釋的倍數相乘得到最終的稀釋結果濃度1 729.575 μg/mL[2]。
表1 給出了詳細的五組樣品在稀釋前基本的峰面積以及對應的濃度,同時在進行不同倍數的稀釋后,又使用氣相色譜分析儀進行測定,對于稀釋后的甲苯峰面積以及濃度進行了測試;不僅如此,還給出了相應的稀釋結果濃度,即稀釋后的濃度與其相應稀釋倍數的乘積所得出的結果。通過將表中稀釋后甲苯濃度與倍數乘積與稀釋前濃度相比較可知,即使是同一溶液稀釋后,盡管其稀釋后的濃度與稀釋倍數相乘的值與稀釋前濃度相比,數據十分接近,卻有著一定的差異;當然,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雖然比較小,但不可忽略。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稀釋前后測定儀器時或在稀釋過程中所存在的其他問題所導致的,也可能是溶液本身的性質所導致的。而對于甲苯的峰面積測定而言,通過對表中五組樣本測定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也可以得出相應的結論。將稀釋前甲苯的峰面與稀釋后進行對比,其數據改變與稀釋的倍數有著一定的關聯[3]。例如測試中樣品1、3、4均是將溶液稀釋10倍;通過測定也可以發現,稀釋后與稀釋前甲苯的峰面積變化趨勢是一致的,峰面積呈現出了增長的情況;且稀釋前甲苯峰面積越大,則稀釋后所對應的甲苯峰面積在有所增長的條件下,增加幅度會更大。對于樣品2與樣品5而言,兩組樣品的稀釋倍數均為15,對比稀釋后的甲苯峰面積以及稀釋后的峰面可知:當兩組樣品在稀釋倍數相同的情況下,稀釋后的甲苯封面相對于稀釋前的都有所下降,且初始甲苯峰面積越大,則稀釋后的峰面積下降程度越大。從上述的分析可知,稀釋前與稀釋后的溶液濃度倍數相差為10倍時,稀釋后的甲苯峰面積會相應增大;同時增大的程度與稀釋前的峰面積大小有關,稀釋前甲苯峰面積越大,則稀釋后甲苯峰面積的增大程度也越大。而當稀釋前與稀釋后的濃度相差為15倍時,其稀釋后的甲苯峰面積與稀釋前相比將有所下降,下降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與稀釋前的峰面積相關:稀釋前的峰面積越大,則稀釋后甲苯峰面積減小的越多[4]。在稀釋前后的濃度方面而這變化趨勢是一致的,稀釋后濃度的大小與稀釋倍數的乘積與稀釋前濃度基本一致,變化很小。總體而言,通過本次實驗可以得知稀釋前后甲苯的峰面積以及濃度差值有著一定的規律,同時也在標準允許的范圍之內,所有的測試結果經過分析都在曲線范圍之內,因而測試結果是比較準確的,所有的數據都在曲線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

表1 五組樣品在稀釋前基本的峰面積以及對應的濃度
文章就曲線稀釋后與稀釋前的數據結果進行比較,由此分析得出相應的數據變化趨勢;并在此過程中通過具體的實驗分析,對樣本進行不同倍數的稀釋后進行對比研究,最終得出了相應的曲線數據變化大趨勢,并就其稀釋前后的差值情況進行了一定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