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語文學科是初中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語言應用能力的綜合體現,閱讀是語言審美體驗的探究過程。兩者本來就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兩者結合的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3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9-0131-02
A Probe into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Qingdao No. 44 Middle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China) LIU Fang
【Abstract】Chinese sub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teaching.Writing is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reading is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of language aesthetic experience. Both of them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iterary literac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Reading and writing; Combination
一、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意義
語文是集聽、說、讀、寫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重要性。對于聽和說,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得到了掌握和運用。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使它們不再是單獨孤立的教學模式,教師能夠豐富自己的備課內容。例如,在教學課文時能夠進行深度挖掘,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實行課文練筆的方式,這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樣,在讓學生進行寫作實踐訓練時,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分析與探究,引導學生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加以運用,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和運用技巧上分析閱讀材料,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日漸提高。
二、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實施建議
(一)充實備課,將讀寫有機結合
語文教學工作有效地開展,需要教師充實高效地備課。在備課過程中,要明確語文的教學目標,始終以教材內容為主線,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把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標閱讀和寫作的目標特別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因此,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備課,教師要了解文章作者的寫作心情和寫作背景,可以利用文章背后的一些“故事”來吸引學生,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以揣摩、賞析、思考、感悟為教學過程方法,及時把寫作訓練有機融合進閱讀教學中,使學生寫出富有個性情感的文章來。對于語文寫作教學的備課,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寫作練習,與學生共同細致研讀文本。根據閱讀教學內容,選擇文本中的精彩表達方式或者主題進行寫作,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以讀促寫,讓閱讀內容得到實實在在的運用。通過教師扎實充分的備課,才能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推動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以讀促寫,調動寫作積極性
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也有一些具有較強時代感的篇目。通過學習課文,不僅需要讓學生擴充詞匯量,還需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時,文中“背影”一詞是文章的明線,“父子情深”是文章的暗線。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樣細致刻畫這一“背影”的?進而,通過“背影”一詞出現的次數和位置,讓學生了解文章中處處涌動著炙熱的情感,并且文章的選材構思,是以背影來構建的。在課堂口頭表達、寫作交流中,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父親最精彩的瞬間融入自己的情感,寫下來,以此好好借鑒學習“選材構思法——截取法”。又如,課本中有一些具有擴寫、續寫或改寫可能的課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讀透文本的基礎上,加以自己的思考和感知,進行寫作練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把獲得的閱讀感知應用到文本寫作中,提升寫作能力。
(三)以寫促讀,開展個性化閱讀
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在閱讀時對文本的解讀不同,在寫作時寫作思路也不同。在傳統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灌輸式”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長此以往,教學模式僵化,學生無法在教學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對閱讀教學產生厭惡或者抵觸心理,難以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為了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個性化閱讀的重要作用,要改變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枯燥、乏味的局面,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進行閱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創設一個相對輕松的課堂環境,組織學生課上互相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可以通過寫評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在課堂上組織討論活動,能夠迅速活躍課堂氛圍,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互動和交流中取長補短,向他人學習,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寫作是對語文閱讀素材的應用,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課文內容,在修辭方法和表達方式上加以借鑒和運用,使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充實,并且能夠激發學生再次閱讀的興趣。
(四)博覽群書,為寫作積累素材
要想提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整體意識,進而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和自我提升中,能夠學會將閱讀與自己的寫作結合起來。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時期,思想上的發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對于閱讀來說,能夠在無形中影響著初中學生的做人做事風格。如果初中學生受到書籍中不良思想的影響,很容易誤入歧途。對此,語文教師要深入了解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可以為初中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籍。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建立專屬自己的摘抄本,在遇到一些優美句子或者文章段落時,可以摘抄下來,在以后的寫作中拿來使用。在閱讀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教材中的文本內容是有限的,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擴展課外知識,多讀一些質量較高的課外讀物。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及情感體驗,親自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書籍。語文課本中的“名著導讀”欄目,為學生推薦了一些書目。教師在閱讀課上可以選取名著的片段,給學生講解如何閱讀這些名家名作,或者播放經過編輯和整理的名著影視資源,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思維擴展,在寫作方面也會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使學生閱讀和自我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三、指導學生有目的的閱讀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一些學生的閱讀僅僅停留在表面,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閱讀沒有方向和目的,難以有效學習到文章深層次的含義。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能夠進行思考,學會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通過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能夠有效激發初中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更好地投入閱讀教學中,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此外,語文教師要注意,問題的提出不能過于難或過于簡單。如果過難,就會使初中學生面對問題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如果過于簡單,就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難以發揮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因此,問題的提出除了要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還要難度適中,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
四、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也是需要長期實踐的。教師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及時給予學生肯定的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廣泛閱讀中提升寫作水平,在寫作訓練中體現閱讀帶來的靈感,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金峻平.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聯[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