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冷白玉棗2015年引入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種植,果實品質表現優良,值得推廣。文章介紹了‘冷白玉棗的主要表現性狀及栽培技術,以供生產中參考。
關鍵詞:‘冷白玉棗;引種表現;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4-0090-03? 中圖分類號:S665.1? 文獻標識碼:A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engbaiyu Jujube in Taiyuan
NIE Li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Zhongjianhe Town, Xinghual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Taiyuan 030000,China)
Abstract:Lengbaiyu jujube was introduced into Xinghualing District of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in 2015, and its fruit quality is excellent,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this paper ,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engbaiyu jujube were introduced for reference in production.
Keywords:‘Lengbaiyu jujube;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ique
山西太原杏花嶺區中澗河鄉是傳統的紅棗生產區,品種以木棗、大酸棗為主。為了擴大棗產業發展,適應市場需求,杏花嶺區中澗河鄉從2015年起,開始引進‘冷白玉棗品種進行試栽。在試栽過程中,發現‘冷白玉棗適合當地的氣候及土壤條件,果實品質優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現將‘冷白玉棗品種的主要表現性狀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供參考。
1 引種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為山西太原杏花嶺區中澗河鄉,位于太原市杏花嶺區東北部,屬于太原東山丘陵地帶,毗鄰市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8′~112°47′,北緯37°52′~ 37°59′,總面積44.5 km2。海拔900~1 300 m。溝壑縱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9.5~10 ℃,年降水量為450~500 mm,無霜期為165 d。土質為黃土,質地較粗,一般呈微堿性。
2冷白玉棗引種表現
2.1 植物學性狀
該樹體主干皮紋為條狀縱紋,棗股枝頭粗壯,皮色黃褐色,針刺稀疏,樹皮孔大且明顯,棗股枝頭生長度89.0 cm,粗度1.23 cm,節間長度8.cm;二次枝曲折度小,5~6年生棗股長2.94 cm,基部粗度1.42 cm,隨棗股年齡的增大,每股著生棗吊數增加。1年生棗股為1個棗吊,2~3年生時2.08個棗吊,4年以上的可達3.62個棗吊。果枝下垂,果枝長19 cm。著生葉片數14片,葉片較大,葉形橢圓形,卷曲,不平展,葉色綠,有亮澤,葉尖純尖,葉基出形,葉綠純鋸齒。每花絮花朵數8.3枚,花量較大,花徑6.1 mm。據調查3年生的幼樹高1.7 m,干周12.8 cm,冠徑1.16 m;20年生成齡樹高4.2 m,干周43.0 cm,冠徑2.45 m。
2.2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中庸偏弱,樹冠緊湊,中心干頂端優勢明顯,萌芽率較強,發枝力弱,較適宜密植栽培。定植3年生的樹90%以上的植株可結果,平均株產2 kg,最高可產4 kg。5年后進入盛果期,平均株產15 kg,最高達25 kg。果實生育期115 d左右,為晚熟品種類型。
2.3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中大,長圓形,縱徑4.37 cm、橫徑2.95 cm、果形指數1.48。平均單果重17.7g,最大25.8 g,果實大小均勻。果實表面光亮、著色好,果實生長點小且致密,不明顯;果頂平或呈小突起,柱頭遺存,梗洼中廣中深;果肉厚,綠白色,肉質細膩致密,味酸甜,汁液多,有棗香味,品質極佳。適宜鮮食,鮮棗可食率97.2%,含可溶性固形物29.2%、維生素418.09 mg/100 g、可溶性糖21.52%、還原糖5.72%、粗纖維0.83%、總酸0.48%。棗果核小,紡錘狀,核尖細長,核面較粗糙、子房2室,果實較小的無種仁,較大的約50%的核有1個種仁。
2.4物候期
在太原杏花嶺區中澗河鎮,4月下旬開始萌芽,5月中旬開花,5月下旬為盛花期,6月中旬為幼果期,果實9月下旬開始進入脆熟期,10月下旬為落葉期。
2.5 適應性
冷白玉棗萌芽力強、成枝力強、耐寒力強,抗倒伏,耐旱力強,沒有落果現象,發病少,
丘陵山區、平川都可以栽培。在雨季,果實不裂果,也不發生其他病害。
3 栽培技術
種植冷白玉棗,可以按照以下規程進行:(定干尺八不能超)——覆膜——套袋——去袋(5月中旬)——除萌——病蟲害防治——1年管理——埋土越冬或打防寒墻,涂豬油凡士林。
3.1 定植建園
通過引進冷白玉棗定植或定植棗實生苗進行嫁接定植建園。一般春、秋季進行園地規劃,采用密植栽培,山區密植栽培株行距為3 m×4 m,每667 m2可栽55株。平川地區密植園每667 m2可栽55~83株,株行距采用(2~3)m×4 m。
定植時,首先挖1 m見方的穴,底土、表土放兩旁,施入磷拌機肥1擔(有機肥37.5~50 kg),與表土摻勻后進行回填,填土高度以距地平面20 cm為宜。然后澆足水,使其沉實。
3.2 整形修剪
3.2.1 整形
該品種采用疏散分層形,樹冠低,根葉距離近,光照好,便于管理,要求干高1.5 m,距離地面60 cm留2~3個主枝,1~2個側枝,主枝長1.3 m。第2層距離第1層50 cm處留兩個主枝,不留側枝,距離第2層主枝40 cm處留中央領導干延長枝1個,多留小型結果枝組。去直立枝留斜生枝,利用輔養枝,培育骨干枝,去一次枝,留2年生枝,培育3年生棗股枝,保持樹枝開張,促進花芽分化,達到通風透光,做到“上下疏稀密,外疏內稠密,大疏枝,小枝稠密。” 同時,采取營養枝和結果枝搭配,防止大小年結果。
3.2.2 修剪
1)冬季修剪:以中剪為主,短截為輔。修剪時間是11月份開始,針對2~6年生的棗樹,疏除樹上過密徒長枝、枯枝、死枝和病蟲枝。不中剪,修剪保留高度控制干高的1/3,盡量少疏剪、枝多留、輕剪生長枝、多留二次枝、逐步加速培養樹形。弱樹要進行短截出新枝健壯弱枝組及骨干枝,做到全樹冠內70%~80%結果枝組交替結果,保持在5~8年結果豐產期。
2)夏季修剪:進入5月上旬要求對棗頭枝摘心。進入6月份,首先要開張角度培養結果枝組,達到很好的采光通風條件。要求對棗頭枝摘心,促進后部生長。清理內部過密直立枝、枯枝、死枝和病蟲枝、剪除萌發枝,盡快培養結果枝組,剪除交叉枝、過密枝,采用短截、更新等技術禁止結果枝組上移,改善冠內的采光通風條件。對生長強壯的枝,采取開張角度的措施,以刺激二次枝合理萌發生長。
3.3 花果管理
冷白玉棗開花時間長、開花量多,在生產中要用適時進行骨干枝環剝、結果枝剪心、開花期噴清水、噴尿素和硼砂等技術,以提高結果率。在大量開花時期,間隔8 d噴灑1次0.2%~0.3%的尿素加0.3%硼砂,合計噴2~3次。6月10日前要對新生枝剪心,6月15日-29日針對細長的棗吊枝剪心,積累營養以提高坐果。
3.4 肥水管理
3.4.1 根外追肥與灌水
7月中下旬,幼樹新梢趨于緩慢生長或停止,應追施磷鉀肥,每667 m2施復合肥0.2~0.3 kg或300倍的多元液體復合肥,遇天氣干旱時要及時灌水,促進灌水膨大和提高產量
3.4.2 深施有機肥
長條深60 cm,寬30 cm,是棗樹發芽前樹冠突出部分的4/5。每株施用農家肥80 kg,農家肥一般以牛糞便、羊糞便、豬糞便、雞糞及有機肥為主,需拌表層土深施,可以改變土壤滲透性,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棗樹根系生長。提高樹體生長活力,改善果實品質。
3.4.3 葉面噴肥
9月上旬噴2次300倍磷酸二氫鉀,可增強光合強度,使蛋白質、原生質、擬脂的合成增多,以增強枝條的抗寒性,并能有效的防止抽條。
4 病蟲害防治
4月上旬前,從距離地面15 cm左右的主干平滑部位將果樹裙邊緣用藥泥封閉,防止棗步曲上樹為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防治班點病、爛果病等病害。采用阿維菌素2 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蟲,紅蜘蛛。當棗樹葉片呈網狀和短缺癥狀且不見蟲,或果實有傷口時就會受到白星金龜子的為害,可利用糖醋液(白糖1兩、醋500 g、水5 000 g、食鹽少許)誘殺白星金龜子,將配好的糖醋液裝罐頭瓶吊在果園集中的樹上,以品字型分散吊開即可。
5 幼齡棗樹越冬技術
為了防止棗樹抽條,主要從秋冬季抓起。1)加強肥水管理。9月上旬噴2次300倍磷酸二氫鉀,增強了枝條的抗寒性;棗樹枝梢停長后,立即施基肥并配合適量的氮肥,提高貯藏營養水平,增強樹體抵抗力;澆足越冬水,有利于土壤保濕,防止枝條脫水,秋季要適當控水,促進枝條成熟,提高抗寒能力。2)樹干涂白:用5 kg生石灰,50 g食鹽,分別加水化開,混合攪拌后,加入植物油和石硫合劑各500 g,配成涂劑,上凍前涂刷樹干,能反射陽光,防止溫度劇變,增強樹體抗寒力。3)涂抹豬油凡士林:用500 g 豬油,5 g凡士林化成液體,上凍前涂抹,對當年生枝效果好。
收稿日期:2021-05-18
第一作者簡介:
聶利勝(1966-),男,農藝師,主要從事旱地果園優質豐產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