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丁帥 許樂

欒翠艷在扶貧車間編織汽車坐墊
丁 帥/供圖
正月年味正濃,要是往年,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平洋鎮太陽村的許多老少爺們兒還都忙著串門喝酒呢,但今年這時候,他們早早地就忙活起來。
在太陽村幸福扶貧車間門口,鞭炮剛剛放完,“當當”的機器聲就緊接著響了起來。車間里,十幾名村民坐在各自的編織機前,一邊聽欒翠艷講解技術規范,一邊認真完成每一步操作,一個個美觀大方的汽車坐墊很快就生產出來了。
這些村民都是太陽村幸福扶貧車間的員工。在黨的富民政策的陽光照耀下,他們正信心十足地在脫貧致富的大道上前進。用員工劉春莉的話說:“有了黨的關心,再有欒翠艷這個‘大能人帶著我們,我們的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兒!”
劉春莉夸贊的欒翠艷,打眼看去是個“小女人”——身高只有1米4,柔柔弱弱,貌不驚人。她11歲時意外致殘,影響了身體發育;丈夫齊志平患小兒麻痹癥,更是手無挑擔之力。小兩口的日子,別提過得多緊巴了。
2015年,欒翠艷一家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村人都了解她家的困境,沒人提出異議,可欒翠艷卻“不服氣”:“我們兩口子雖然身體條件都不好,但思想上不殘疾。我們不能光等著政府救濟。”
對于國家給予的低保、殘疾補助等保障政策,欒翠艷感受到的是一種激勵。她和丈夫不想靠“天”吃飯,而是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在十里八鄉收起了廢品。剛開始,丈夫還有顧忌:“收廢品多沒面子啊,咱一瘸一拐的讓人看不起……”
欒翠艷卻理直氣壯:“勞動最光榮!躺在救濟上混吃等死,才真的讓人看不起!”
那幾年,小兩口收廢品干得有聲有色,每年單這一項便有3500多元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
2019年,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經平洋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江蘇省瑞王汽車飾品有限責任公司在平洋鎮建起了扶貧汽車坐墊編織車間。這讓欒翠艷看到了新的出路:“雖說收廢品是穩扎穩打,但畢竟掙錢太慢了。編汽車坐墊不需要啥力氣,只要用心就行,得抓住這個機會。”于是,在平洋鎮組織開展第一批汽車坐墊編織技術培訓時,她馬上就報了名。
因為多次手術留下后遺癥,欒翠艷的腰部久坐后就不受支配了,常常不由自主地從椅子上滑落下來,參加培訓時就有些“坐不住”。但要強的欒翠艷有辦法——她用繩子把自己綁在椅子上,再難受也咬牙堅持。正是憑著這股子不服輸的勁頭,欒翠艷很快就掌握了汽車坐墊編織要領,在同期學員中脫穎而出。
由于身體原因,欒翠艷編織汽車坐墊比其他人更辛苦——站久了腿痛,坐久了腰痛,只能不停地變換姿勢,甚至采用培訓時的老辦法,用繩子把腰捆在椅子上。憑著能吃苦、愛琢磨、不怕累的勁頭,她的編織手藝越來越熟練,都能給別的員工當老師了。車間里的同事知道她熱心,也總向她請教。
看到大伙兒總來請教,欒翠艷就琢磨著怎么才能多幫幫他們。恰逢平洋鎮組織開展全鎮扶貧車間主任競聘,欒翠艷便主動報了名:“俺可不是‘官迷,就是為了能多幫幫大伙兒。”
由于為人熱心、手藝熟練,她成為了全鎮首批六名車間主任中的一員。
當上了扶貧車間主任,欒翠艷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不少。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個到車間,晚上最后一個離開。車間在大白家屯與新力新村兩個地方都有場地,二者相距五公里。腿部做過手術的欒翠艷,要步行一個半小時才能到。一趟下來,她的全身都是汗。
丈夫心疼得直念叨:“當這個主任圖啥?”欒翠艷笑著回答:“就為鄉親們不再受窮。”
車間里老婦病弱相對多,欒翠艷就得多操不少心。哪名員工的編織方法不對,她都立即放下自己手里的活,過去進行指導;哪名員工生產出來的汽車坐墊質量有問題,她就幫著尋找原因、解決問題。大伙兒都敬佩地說:“別看翠艷身體不好,她可是俺們車間的‘大能人!”
在欒翠艷的帶領下,扶貧車間交貨的汽車坐墊在第三次送貨時就成為公司免檢產品。到目前為止,經由欒翠艷車間編織的汽車坐墊沒有一套返工、退貨。
扶貧車間生產的汽車坐墊為大伙兒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可欒翠艷并不滿足,而是主動“追風”,在電商平臺注冊了“編織寶貝”賬號,搞起了直播網銷。她每天抽出時間坐在手機屏幕前,用農民的那種實在勁兒推銷汽車座墊,很快就收獲了大批粉絲。粉絲們為身殘志堅心又善的欒翠艷點贊,訂單也紛紛而來。
有付出就有回報。如今的欒翠艷早已脫了貧,很多鄉親在她的帶動下也逐漸過上了好日子,但她仍在想著為鄉親們多做點兒實事。
平洋鎮黨委、政府為保證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成立了一個互助服務隊,欒翠艷主動報了名,每月按時幫助三戶老人打掃衛生,讓他們活得更有精氣神。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欒翠艷響應號召,帶頭居家編織,同時每天做好防護措施,開著電動三輪車走遍五個自然屯,為車間員工們運送原料、檢驗質量、收集成品,肩上的責任超越了對疫情的恐懼。
2020年6月17日,欒翠艷接受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一路有你》欄目組邀請,錄制了脫貧攻堅專題節目,為奮戰在脫貧攻堅戰線的所有龍江人加油打氣。平洋鎮人大副主席黃劍對欒翠艷滿是贊許:“這就是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