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婷
摘 要:普救寺位于山西省運城,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普救寺的建筑和園林極美,具有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普救寺的園林是有靈魂的,不僅有滿園美景,而且還有匠心獨運的特色與風情,從高處看普救寺的園林風景絕美,園林建筑南、北、西三面臨壑,寺院的建設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工藝以及智慧。普救寺具有大鐘樓、同心大鎖、鶯鶯塔等景觀,這些景觀與園林互相輝映,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美麗。文章從園林布局、藝術特點、蘊含的意境、園林中的文化藝術故事幾方面就河東地區傳統名園普救寺園林藝術進行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普救寺;園林;藝術
注:本文系運城學院2018年度河東文化研究項目“河東地區傳統名園普救寺園林藝術研究”(HY-2018005)研究成果。
一、普救寺園林景致特色
穿過普救寺的西廂書院可以看見崔居別院,崔居別院的后面就是花園,花園景色美麗,有高大的假山、碧波點點的湖水、小橋飛梁。普救寺的后面就是獨具特色的園林建筑,園中點綴著翠綠的竹林,繼續在普救寺中行走還可能看到拜月臺。拜月臺掩映在青松、翠柏、修竹中,走進竹林,一股清新自然的愉悅感油然而生,在拜月臺望竹林風光別有一番趣味。
走進梨花深院的門前,抬頭就能看見“梨花深院”的匾額,門口的兩行詩句道出了梨花深院的景致,進入梨花深院,感受其藝術魅力,真是令人如癡如醉。向東廂南側一段墻邊走過去,會發現翠竹環抱石頭的奇妙景象,抬頭可以看見杏樹,這就是著名的張生越墻處了。到著名的鶯語雙亭飛檐翹角里看一看,形狀奇異的飛檐翹角中蘊含著古代工匠的智慧,寺后有一處地勢高低起伏大的園林,假山如同被劍削過一樣懸險。
二、普救寺園林藝術特點
普救寺園林藝術具有依山傍水的自然特點,將竹林、湖泊等景致與整個寺廟相結合,將樹木等有意識地加工調整,使山水自然融合,亭、臺、樓、閣與景色相互襯托、相得益彰,整體色調、明暗、空間設置協調有度,猶如畫卷一般讓人百看不厭,其整體藝術構思具有豐富的內涵。普救寺園林一山一石都進行合理而大膽的設置,園林風格獨特。
在視覺方面可感受到古人的文字創作的藝術魅力,例如,梨花深院門口的對聯以及大鐘樓的對聯都能夠體現文字創作的魅力。普救寺園林以山、水等為地貌基礎,融合我國古典建筑文化以及藝術文化,具有獨特的魅力。
普救寺的建筑極具特色,十分巍峨,屋頂在翠綠繁茂的中若隱若現,遠遠看上去給人一種飄逸臨仙的感覺,其中的青瓦紅門就好似星辰點綴天空一樣點綴著整個普救寺。觀看整個寺廟,臺階是其中必定要關注的地方,臺階曲折左左右右地穿插在山林、廂房之間。聳立的鶯鶯塔像端坐中央的大師,又仿佛要直達云端,極為壯觀威嚴。
三、普救寺園林藝術
(一)園林布局
普救寺的整體布局離不開整個中軸線,將中軸線作為標準,按順序是天王殿、鐘鼓樓和大雄殿,東面的一側前面是經院,后面是僧舍,西面分別是塔院、西廂書齋、別墅花園。從前向后看,依次可以看中軸線、西軸線以及東軸線:從東軸線按順序走過去分別是僧舍、枯木堂、正法堂、齋堂、香積廚等建筑,中軸線上是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西軸線上的建筑有大鐘樓、塔院回廊、鶯鶯塔、大雄寶殿。其樓閣殿宇的地理位置十分玄妙,所在地勢較高,給人以莊重威嚴的感覺。其中鶯鶯塔是所有塔中最高的,來到普救寺時,人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鶯鶯塔。
普救寺整個園林的布局疏密有度,與各個塔以及寺廟互相輝映。例如從遠處看鶯鶯塔時,可以注意到,與高聳的塔互相照應著的是塔旁邊聳立的,和鶯鶯塔形狀有幾分相似的樹木,再遠一些就是稍濃密的樹木,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體驗,其濃密程度、所處位置以及與其他建筑的相互映襯,都可以突出鶯鶯塔的肅穆莊嚴感。大鐘樓里面有一個大鐘,旁邊的樹枝伸展出來,隱約碰到了大鐘樓的檐,穿過大鐘樓就像來到一片小樹林,樹葉翠綠,與紅色的大鐘樓交相輝映。而大鐘樓本身的景致也正如書法家衛俊秀先生所寫的對聯一樣讓人看見就能想到鐘聲陣陣,如同一個英雄。
(二)藝術特點
從普救寺的整體看來,在濃密青翠的樹木中可以看見最高的鶯鶯塔,以及附近露出的寺廟。整個普救寺看起來就像隱居在深山中神秘的居士,具有特殊韻味及魅力。從高處看普救寺可以看到獨特的景致,整個布局明亮適宜,碧綠的湖水上有樹木以及旁邊的亭、亭閣樓宇的倒影,荷花池塘上橫架曲折的橋梁,湖山之間相互銜接,樹雖多卻不喧賓奪主,反而將整個寺廟映襯得更加優雅脫俗。整體景觀獨具特色與藝術魅力,好似一幅經過妙手創作的絕世畫作。
走進普救寺,可以感受到一股古樸的味道,感受中國古典的藝術文化魅力。在普救寺中有一處鶯鶯小道,據說是屬于唐代的遺存,其裝飾和建筑體現著我國古代文化,展現了古代建筑特有的藝術感。塔院回廊是唐代形制,走在其中,仿佛透過一千年的歷史歲月看見了古人或匆忙、或休閑、或談笑的身影。從正面直走向藏經閣,最先看到的是隱隱約約擋住藏經閣兩邊的樹木,這樹木的低處好似一個拱門,讓人穿過拱門后看見煥然一新的景象。書齋自成一院,四周有圍墻,看起來像一本厚重古樸的書籍。
(三)蘊含的意境
普救寺蘊含著特色的意境,其建筑外觀可以用紅墻匝繞、古塔高聳、綠樹叢中來形容,而普救寺本身蘊含著莊嚴肅穆的意境。上文提到的鶯鶯塔高聳入云,氣勢恢宏。普救寺中的擊蛙石就是說在擊打石頭時,會出現奇妙的“蛙”聲,這是塔周圍特殊的地形地貌、塔本身特殊的形體構造以及建筑材料優良所致。普救寺的屋檐都具有傳統文化的意境,就像走在古代額的樓、閣、亭之間。寺院的鐘聲是很有韻味的,在山野之中,萬籟俱寂之時,傳來悠悠鐘聲,仿佛在提醒迷路的人走向正確的道路。
梨花深院院落門前有一處屏風,屏風就是中國古代擋風的家具,其歷史久遠,而這座屏風上面題著一首鶯鶯寫給張生的詩句,表達了美好愛情。其外觀質樸,呈紅色,具有一定的古韻。鶯鶯塔古樸端莊,獨立擎天,引人遐想。普濟寺中的涼亭,體積雖然不大但形制適宜。普救寺后面有一個古典的園林式花園,不僅有飛檐翹角的鴛鴦雙亭還有懸險如削的假山、生機勃勃的池塘,具有令人心曠神怡的絕妙意境。
(四)園林中的文化藝術故事
我國著名的歷史戲劇《西廂記》的故事就是在普救寺中發生的。《西廂記》主要講了一個對抗世俗禮教的愛情故事——張生無意間在普救寺遇到了崔鶯鶯,兩個人只見了一面就互相鐘情,由于鶯鶯、張生分別處于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張生跳墻會崔鶯鶯,二人經歷幾場風波后才走到一起。《西廂記》的愛情故事揭示了當時婚嫁的門第束縛,表達了對傳統封建包辦婚姻的不滿。整劇辭藻華美,過程曲折,情節波折,文筆極為優秀并且細膩豐富,人物的設置也傳神精妙,是一篇經典元雜劇。普救寺的園林景致中融合了古典愛情故事,給整個園林增添了文化藝術魅力。
普救寺的名稱來源于五代時期,當時的河東節度使已經叛亂,奉命征伐河東節度使的郭威卻一直不能領兵攻克。郭威只好找到寺院中的僧人來討教對策。僧人表明,想要攻下城池,必定要心善,不可以傷害百姓。郭威立刻將折箭起誓,發誓自己絕不殘害百姓,讓百姓受無妄之災。結果在立下誓言的第二天郭威的軍隊就成功攻下州城,郭威遵守自己的誓言,不去傷害任何一個百姓。這個故事也為整個普救寺增添了一層文化色彩。
四、結語
普救寺是傳奇的文化故事的發生地,本身融入了我國古代的文化特色,蘊含著傳統文化的意境,展示了優雅脫俗的藝術特點與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整個園林的布局給人一種莊重威嚴、神秘莫測的感覺。普救寺中有大鐘樓、同心大鎖、梨花深院以及擊蛙臺等許多景點,其中,不同的景點具有不同的文化與藝術魅力,獨具匠心。
參考文獻:
[1]王凱霞.金代《普救寺鶯鶯故居》:詩碑及其書法研究[J].書法賞評,2002(4):20.
[2]俞文光,丁士章.普救寺鶯鶯塔回聲分析[J].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91(3):1-8.
[3]徐姍,劉曉明.普救寺的園林與《西廂記》中的愛情故事[J].中國園林,2012(1):88-90.
[4]郝若露.從《鶯鶯傳》到鶯鶯塔:對永濟普救寺景區文旅融合的新探析[J].戲友,2020(3):25-28.
[5]晉迪,賈一娟.山西普救寺旅游解說系統優化研究:基于游客滿意度視角[J].對外經貿,2016(12):44-47.
[6]袁青苗.寄意深厚 情趣盎然:鄒宗德先生題山西運城普救寺聯賞析[J].對聯,2020(10):15.
作者單位:
運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