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般來說,在藝術設計中會運用到較多的民族元素,這樣設計出的產品更具藝術價值,可以滿足當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從而不但能夠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還能夠推動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但現階段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對傳統美術教學不夠重視、培養的人才質量不高等,嚴重阻礙了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長遠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探究。文章分析了傳統美術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關鍵詞:傳統美術;藝術設計;基礎教學
目前,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不重視傳統美術是一種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落后,沒有按照時代的發展需求來調整教學內容,致使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整體質量不高,無法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因此,加強傳統美術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藝術設計教育者提高對傳統美術教學的重視,將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運用到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從而有效提升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整體質量,培養出更多具備專業能力的藝術設計人才。
一、目前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受歐美藝術風格的影響
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設置課程時,受歐美藝術教育體系的影響過大,致使很多學生對歐美藝術設計風格有較多的接觸,卻忽視了對我國傳統藝術風格的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學生在創作藝術作品時經常會使用現代美術工具,而很少會使用我國的傳統美術工具,例如毛筆、宣紙、墨等,很多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筆墨材料,從而導致學生對我國傳統美術的認知水平較低[1]。
(二)藝術設計基礎教學課程不夠完善
現階段,我國多數高校未建立完善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課程體系,這大大影響了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課程內容包括色彩、素描及三大構成等。大部分涉及的是西方藝術知識,甚至一些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沒有設置傳統美術課程,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中國傳統美術的學習和掌握[2]。
(三)傳統美術教學過于形式化
根據目前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情況來看,雖然有一部分高校設置了傳統美術課程,但提供的實踐機會不多,無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類課程主要以中國美術史來作為教學內容,不僅教學氛圍枯燥,還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傳統美術教學淪為形式化的教學。例如,不少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設置傳統美術課程時以國畫教學為主,但無法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相應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也不完善,從而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為學生提供系統性的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美術教學失去了應有的教學價值,無法使學生從中領悟到傳統美術的美學價值,進而阻礙了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長遠發展。
二、傳統美術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的
運用實踐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我國藝術設計基礎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熱潮,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生存挑戰。為了推動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發展,需要將傳統美術融入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內容中,結合西方的設計思想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而有效提升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質量。因此,各高校要重視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改革,汲取我國傳統美術的優點,將其融入原有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體系中,以此來實現傳統藝術設計思想和表現手法的創新,進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設計能力,使學生最終成長為高質量的藝術設計人才。
(一)將傳統美術的表現形式融入造型實踐
一般情況下,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訓練內容是基礎造型,主要學習西方的寫實性表現方式,涉及的基礎內容很多,例如透視學、解剖學等。隨著教育的發展,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也有了一定的革新,將默寫、想象等內容融入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中,目的是推動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改革,實現學生設計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要將造型實踐與傳統美術的表現形式進行融合,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傳統美術的認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
要對藝術設計基礎教學進行改革,必須轉變我國傳統的美術教學觀念,將傳統美術中優秀的部分提取出來,并將其融入原有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原本單一的設計表現方式。例如,在開展素描練習課程時,教師可以將我國傳統美術中的線描手法融入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對線描手法有所了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區分西方光影團塊造型和東方線條造型之間的不同。再比如,在進行抽象造型訓練時,教師可以將篆刻、書法等內容融入其中,為學生介紹一些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如毛筆、宣紙、墨等,讓學生可以通過實踐來了解我國傳統美術的價值,繼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使學生具備專業的藝術設計能力[4]。
(二)提高學生對傳統美術的認識
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學生對中國傳統美術的偏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其領悟中國傳統美術的精髓,更好地掌握藝術設計的規律,實現自身藝術修養的提升。例如,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青銅器、石刻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對中國傳統的空間立體造型有一定的認識;還可以將西方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進行對比,讓學生區分兩者的不同之處,并鼓勵學生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來強化學生對傳統美術的認識[5]。
(三)通過教學實踐來加深學生對傳統美術的理解
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改革過程中,各高校要重視教學實踐的開展,通過教學實踐來推動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和發展,繼而實現中國傳統美術課程教學的改革。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傳統美術繪畫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對中國傳統美術教學的重視,為學生認真、詳細地講解傳統繪畫理論知識,例如“六法”“遷想妙得”等,使學生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體會中國傳統美術文化的精髓,繼而收獲豐富的教學體驗。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理論的認知,使傳統美術的教學價值得到有效的發揮。
例如,在中國畫臨摹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中國畫的神韻,體會畫家從中傳遞出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把握好中國畫的創作要點。而在書法教學時,教師要將書法中的美學思想傳遞出來,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體會書法的表現力,繼而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實現藝術設計基礎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在為學生講解山水畫的繪畫理論時,教師可以運用其他專業的知識來進行輔助教學,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知識,以加深學生對山水畫理論的記憶,使其領悟中國山水畫的美學要義。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受西方藝術影響大、教學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等,嚴重影響了我國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質量。因此,這些高校要加強對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創新,將中國傳統美術融入原有的教學課程中,發揮傳統美術的價值,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繼而使學生主動承擔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對于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工作來說,需要不斷完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模式,注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和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霞.傳統美術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運用實踐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13):138.
[2]李媛媛.統整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教學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3]向蕾宇.兒童繪本在小學低段美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4]全山石.植根傳統獨樹一幟:菲欽和他的藝術生涯[J].油畫藝術,2014(2):100-113.
[5]李光.中央民族大學攝影藝術學科的創立與發展:記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影像藝術專業的發展和對學科特色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族美術,2015(1):76-83.
作者簡介:
胡玠,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