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現在,定期健康檢查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人們在體檢時常常會進行心電圖、肝腎功能等檢查,卻很少有人會關注自身的骨骼健康狀況,這是個很大的誤區。其實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定期的骨密度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什么是骨密度?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在臨床使用骨密度值時,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檢測儀的絕對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
骨密度和哪些因素有關?
性別 男性骨密度高于女性。
年齡 青壯年骨密度最高,女性在絕經期開始快速下降,男性超過50歲骨密度則快速降低。
生活習慣 具有規律的運動習慣、不熬夜等的人,骨密度較高。
飲食習慣 常喝牛奶,吃魚類、肉類的人骨密度較高,常吃素的人骨密度較低;酒精(乙醇)會阻礙骨的代謝,使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檢查有何意義?
骨密度檢查是確定骨骼健康狀況的一種最佳檢查方法。一般來說,骨密度檢查是按部位進行的,如髖部、脊椎、腕部、手指、脛骨及足跟等,并且檢查結果也只反映某個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況則須進行綜合評估。骨密度檢查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如:
(1)通過骨密度檢查,查看身體健康狀況,及時調整日常飲食、運動健康計劃。運動與飲食對人體的骨骼礦物質含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老年人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可以及時了解日常飲食與運動計劃是否合理。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及時調整。
(2)早期診斷骨質疏松。醫生利用骨密度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松癥。骨質疏松癥常被人們稱為“隱性殺手”,早期丟失骨量不易被察覺,當出現腰背酸痛、身高變矮、駝背時已是晚期了。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在50歲以上的人達50%,因此應早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預防骨折發生。
(3)骨折風險評估。骨密度能夠預測骨折風險,通過科學的方法分析您發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樣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這對骨折高發的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4)監測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效果。骨密度檢查,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骨量丟失的速度,并判定各種預防和治療措施的效果,以減少對骨質疏松的盲目認識,可以正確地、科學地補鈣,減輕因骨質疏松及其并發癥對個人的影響和負擔。
(5)診斷全身各種疾病對骨代謝的影響。
(6)診斷和檢測股骨頭壞死程度,診斷和檢測強直性脊柱炎的病變輕重。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檢查?
需要做骨密度檢查的人群有:
(1)女性45歲者。
(2)女性65歲以下和男性70歲以下,有1個以上危險因素(絕經后、吸煙、過度飲酒或咖啡、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者。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線顯示骨質疏松改變者。
(6)接受骨質疏松治療需要進行療效監測者。
(7)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I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或服用可能影響骨礦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肝素等)者。
(8)孕婦在孕期3、6個月各測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時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