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梭 梭
現在看來,“德藝雙馨”其實不僅僅是道德上對明星、頂流的約束,也是一條“護城河”,在規范與約束的同時,讓“頂流”星光熠熠。

“流量”“頂流”是近十年來出現的新名詞和怪現象。他們行走在娛樂圈、影視界,但卻唱不好歌、演不好戲,只靠著一幅好皮囊,就能“日賺208萬”。可以說,年初另外一位所謂頂流的遭遇,為普通大眾掀開了這個怪圈內幕的一角。一個任誰都看不出來有什么演技的所謂演員,雖然頻頻曝出各種狀況,經常因為情緒不穩定而上新聞,但依然有接不完的片約和直播,價格也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甚至無法想象的。再比如剛剛“塌房”的這位,同樣是要啥啥不行,作為演員已經多年沒有過值得一提的作品,作為歌手出圈的作品是一首調侃之作,各種緋聞倒是如同固定項目,隔三差五地就得曝一曝。即便如此,對于他的頂流身份似乎也沒有什么影響,手上依然有著十幾個代言,其中不乏令人艷羨的國際大牌。
在這樣的頂流面前,“德藝雙馨”似乎成了笑話,“德不配位”卻絲毫不影響他們賺錢。可以想象,在一步一步的試探中,他們內心會是怎樣的越來越自得自滿,對于自我的要求便會一點一點降到更低。有多低?許多以為自己有“金剛不壞之身”的頂流已經紛紛翻車,甚至連法律底線都可以挑戰。仔細翻翻娛樂圈這些年翻車的明星和流量,簡直就像是娛樂圈的《法治進行時》,只有你想象不到的真實明星,沒有他們不敢犯的錯,可以說給整個社會起到了非常糟糕的示范。
在當下,一個頂流之所以能夠如此所向披靡,除了粉絲的支持背后還有資本的加持,畢竟一個頂流帶來的利潤確實十分客觀。一些曾經岌岌可危的頂流,都是在資本的支持下,又硬挺了過來。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怪現象,背后其實都是資本對于利益的追逐,道德在利潤面前似乎顯得不堪一擊。
這樣的后果便是那些原以為不倒的神話,都分分鐘就碎成了一地渣。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沒有永遠的頂流,沒有永遠能隱藏起來的秘密,沒有金剛不壞之身,資本也并非無所不能。
每一個頂流倒掉的現場,我們都能看到粉絲的身影。或許是因為太愛他們的偶像,無論他們做了什么粉絲都選擇不相信,或者以自己莫名其妙的邏輯去洗白。
我們常常將那些無條件支持、相信明星的粉絲叫作“腦殘粉”,他們為什么會如此迷信到失智呢?這就是所謂的頂流對整個社會造成的看不到的更大危害。有統計顯示,去年中國未成年人參加粉絲應援的比例達到8%,多為初中生,粗略估算這一人群能夠達到1500萬左右。對明星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意味著無數個“日賺208萬”,意味著可以在法律邊緣瘋狂試探的底氣。可是對一個社會而言,這意味著一代人價值觀受到侵蝕,社會風氣受到影響。
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如果粉絲群體沒有形成完善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偶像明星的崇拜完全出于本能,就很容易被明星的行為與價值觀影響。這些塌房的頂流,都曾引領和影響了許多未成年人價值觀的形成,很難想象他們遺留下的這種社會影響得有多長時間才能真正消散。
“風起于青萍之末。”最頂流的頂流,也能從一條曝光微博開始走向坍塌。在規范與約束的同時,讓“頂流”星光熠熠。
不久前,劉德華在自己入行四十年的時候發布一條短視頻,稱自己也是一個會哭、很笨、每樣事情要練習很久的普通人。“人們看到的每一幕都是一個叫劉德華的普通人,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結果,出道四十年慶祝的不是一個人紅了四十年,而是要慶祝一個人認認真真工作了四十年。”
看,沒有永遠的頂流,只有永遠努力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