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修訂家用燃氣器具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的公告:
GB 16410-2020《家用燃氣灶具》、GB 25034-2020《燃氣采暖熱水爐》(新版標準)已發布,自實施之日起替代GB 16410-2007和GB 25034-2010(舊版標準)。與舊版標準相比,新版標準對家用燃氣灶具、燃氣采暖熱水爐的安全檢測項目要求發生了變化。為此,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家用燃氣器具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進行修訂,主要調整了家用燃氣灶具、燃氣采暖熱水爐的安全檢測項目。
對家用燃氣灶具、燃氣采暖熱水爐依據新版認證規則和新版標準實施強制認證,按照認監委《關于標準修訂時強制性產品認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認科聯〔2005〕18號)和《關于強制性產品認證依據標準修訂時有關要求的公告》(2012年第4號)規定執行。
7月2日起,對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依據新版認證規則實施強制認證,已經頒發的有效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可繼續使用,認證證書轉換工作采取到期換證、產品變更等自然過渡的方式完成。(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7月2日,據IEC官網消息,由中國電研組織申報的《家用及類似用途電飯鍋性能測試方法》國際標準提案正式獲批立項。項目編號為IEC 63399。中國電研標準法規首席專家黃文秀擔任該工作組召集人,負責組織各國專家開展IEC 63399電飯鍋性能測試方法標準的研制工作。
據悉,IEC 63399標準將規范家用電飯鍋熱效率、蒸煮均勻性、保溫能耗、操作可靠性、蒸煮米飯物理特性、營養等關鍵性能,并制定統一的性能測試方法。
由于IEC 63399標準涉及的技術領域廣、產品種類多、地域性強、使用者差異大,2019年起,中國電研聯合國內電飯鍋行業企業,共同研究電飯鍋性能測試方法標準。經過大量比對測試、分析研究、實地走訪和專家組討論,2020年6月,中國電研向IEC提交電飯鍋性能測試方法標準提案,并于今年7月獲批立項。
IEC 63399標準的制定,將填補電飯鍋性能測試領域國際標準空白,為全球電飯鍋性能測試提供依據。同時,中國電研也將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引領中國電飯鍋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家電制造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來源:中國電研)
北京市將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無選擇性回收”,回收企業在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品類判定、估值定價并形成回收訂單后,不應以任何理由拒收。此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后,去向等登記臺賬至少要保存3年。由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企業評價規范》將于2021年10月1日起實施。
在專業人員管理方面,按照新規范的要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企業的收集人員,應經過專業業務技能培訓,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了解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規范及相關應急措施等,收集過程中應按操作規范開展收集服務。
規范特別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提出了“無選擇性回收”的要求。所謂“無選擇性回收”,也就是說,企業在前端收集過程中,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品類判定、估值定價并形成回收訂單后,不應以任何理由拒收。
此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在運輸和貯存方面,也有著特定的要求。例如,運輸車輛宜采用封閉式廂式貨車;應配備滅火器、三腳架、照明燈等消防安全設施。運輸容器應根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不同材質、容積、漏液性、有毒有害程度,選用特定裝運器具。貯存場地應做地面硬化處理,不得露天存放;場地應保證通風良好或具有空氣收集、排氣系統;場地應貼有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標識。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無論是入庫還是出庫,都要有相關的登記記錄。規范提出,出入庫登記記錄臺賬保存時間不少于3年。臺賬上要標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類別、產品來源、產品數量及重量、產品特性及危險性、入庫日期和貯存位置、出庫日期及去向等信息。(來源:北京日報)
《廚房電器顯控面板交互設計通則》于7月15日發布并正式實施,是國內首個關于廚房電器顯控面板設計、優化產品體驗的團體標準。
標準本著完善、實用的原則,結合現有的廚電產品操作界面實際情況,對廚房電器顯控面板在易用性、可用性以及通用性進行了相關標準的規范。該標準重新梳理并規定了使用于家用廚房烹飪電器操控顯示面板設計的術語和定義、設計要求,并總結出了完善和科學的測試方法。該標準以國家和行業有關安全、健康的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政策為依據,以市場需求為動力,借鑒市場的產品狀況,通過系統性與標準化整理、撰寫、修改,使標準更加準確、合理、規范,為廚電行業操控界面設計有序發展和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依據,并引導廚房電器產業智能交互方面的提升。(來源:搜狐網)
8月1日,GB 24850-2020《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能效標準作為終端用能領域重要的節能管理制度,是世界各國應對能源供應緊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新修訂的《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提高了4 K及以下平板電視和機頂盒能效評價指標及能效等級要求,并針對8K電視提出了能效等級要求,為超高清電視市場準入提供了依據。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顯著提升我國平板電視產品能效水平,推動超高清晰度顯示產業快速發展。《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規定了平板電視和普通用途機頂盒(又稱數字電視接收器)的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以及測試方法。
此標準適用于在AC220V、50 Hz供電條件下正常工作,以地面、有線、衛星或其他模擬、數字信號接收、解調及顯示為主要功能的液晶電視和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以下統稱平板電視),也適用于主要功能為電視,不具備調諧器,但作為電視產品流通的液晶和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設備。 適用于在AC220V、50 Hz供電條件下正常工作的機頂盒,包括有線機頂盒、地面機頂盒、衛星機頂盒和網絡機頂盒。本標準不適用于直播衛星機頂盒。(來源:中國家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