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璞 張 豪 譚禮清 秦 楠
(重慶仕益產品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 40013)
根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1]中對檢驗檢測機構的定義可知它的主要工作是嚴格按照標準或技術依據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的一系列活動。雖然檢驗檢測機構通過質量管理體系、流程、文件、記錄等方方面面來管理和控制產品質量,保證檢測檢測結果準確性,但是難免會有例外的情況。如果一份標準中的某個術語或者名詞翻譯或者表述有瑕疵,一方面會直接影響標準執行人理解,進而導致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出現錯誤影響檢驗檢測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企業生產的不合格產品源源不斷地流入給社會各界帶來極大的誤導。
本文從GB 4706.23-2007[2]標準中“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術語翻譯準確性和嚴謹性這一細節出發來分析,提出該術語的正確解釋。并由此結果發現了標準化工作中的問題,筆者提出了制修訂標準和開展標準化工作建議。
經查現行GB 4706.23-2007標準中3.101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為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而現行國家推薦性標準GB/T 15470-2002[2]中將其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經查作廢的GB 4706.23-2003[3]的標準中將其翻譯為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而在 GB 4706.23修訂版標準(目前該標準未發布和實施,等同采用IEC 60335-2-30:2009[4]標準)中將其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同一個術語在不同的標準及新舊版本標準均有兩種不同解釋和翻譯,到底以哪個為準呢?各個標準翻譯詳見表1。

表1 術語“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對比表
從表1可以得知“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一詞一種翻譯是可見“發光”輻射式加熱器,另一種翻譯是可見“灼熱”輻射式加熱器。兩種不同的翻譯共同提到“可見”和“輻射式加熱器”,兩者英文翻譯一致不做進一步討論。那么焦點就在于“灼熱”和“發光”兩個詞使用哪個更為合適。弄明白“灼熱”和“發光”這兩個詞語的含義就成為了破解“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一詞翻譯的關鍵。“灼熱”和“發光”簡析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發光”和“灼熱”簡析對比表
根據GB/T 5169.13-2013[5]3.4中將名詞glowing(英文glowing一詞來自于ISO/IEC 13943:2008[6]消防安全詞匯中定義4.168)翻譯為灼熱因熱而發光。結合GB/T 5169.13-2013 術語和表2對“灼熱”和“發光”簡析以及日常檢測過程中看到的現象而言光和溫度是有一定關系的。
根據“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在不同標準中定義進一步來分析,詳見表3。

表3 不同標準中對“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解釋對比表
通常我們將鹵素管、炭纖維管、裸露的發熱絲、石英管等肉眼可見光線加熱器認為是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如圖1所示的室內加熱器。這種理解對不對呢?顯然不夠嚴謹,從表3可知,這里的可見只是發熱元件可以被看到,而不是說光線可見。由于中國文字組合導致理解偏差可能會認為只要是可見的光線(可見光通常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室內加熱器就符合“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定義。

圖1 小太陽取暖器
結合日常認知以及不同標準中對該術語的定義,應該是通過溫度還是看光線判斷呢?
根據IEC 60335-2-30:2004(GB 4706.23國際版標準)標準中3.101 原文規定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 指的是heater incorporating at least one visibly glowing heating element,其中 “visibly glowing heating element”為黑色粗體字,筆者自然而然的想到其他標準對“visibly gwinlog heating element”有相關的定義。在GB 4706.1-2005[8]標準的3.8.3中對該術語進行了定義它被翻譯為可見灼熱的電熱元件,具體是通過測量發熱元件的溫度是否達到或者超過650 ℃來確定。GB 4706.23-2007是室內加熱器的特殊標準需要和GB 4706.1-2005標準配合使用。至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判斷該器具是否符合“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定義,需要去確定發熱元件的溫度。
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術語及術語定義有關的現行有效標準有GB 4706.1-2005、GB 4706.23-2007、GB/T 15470-2002、IEC 60335-2-30:2009、QB/T 4096-2010[9]、GB 4706.23(新版)、QB/T 4096.23-2011[10]等7個標準(詳見表4)。

表4 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術語有關的標準對比表
從上文的分析和論述可以發現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術語有關的標準涉及標準化工作三個問題:
GB打頭標準為國家強制性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二條、第十條和第二十條分別規定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起草、立項和發布。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服務,不得生產、銷售、進口或者提供。GB 4706.232-007作為我國現行的室內加熱器強制性標準,其中術語“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一詞翻譯為“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顯然沒有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更為準確和妥當。我國的強制性被廣泛的運用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它是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國家和省級市場監督抽查、生產企業和廣大檢驗檢測機構執行的指南和準繩。應當注意任何一個用詞和用語的嚴謹性以及表述的準確性。
GB 4706系列標準絕大部分等同采用的IEC 60335系列標準。GB 4706.23也不例外,它的標準不同版本等同采用的是IEC 60335-2-30的不同版本。GB 4706.23-1996 (IEC標準版本為IEC 335-2-30:1990[11])標準版本中完整的翻譯了什么是“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和怎么界定這類輻射式加熱器。而后我國將IEC 60335-2-30:1996[12]和IEC 60335-2-30:2004[13]兩 個IEC標準分別轉化為GB 4706.23-2003(該標準已作廢)和GB 4706.23-2007(現行國家強制性標準)。經查IEC 60335-2-30:1996、IEC 60335-2-30:2004和 IEC 60335-2-30:2009等三個版本的標準對于“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定義IEC標準原文一模一樣。在IEC 60335-2-30:1996標準中引入了“visibly glowing heating element”一詞來簡化IEC 335-2-30:1990標準中“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定義。與此同時該詞已在IEC 60335-1中出現并被準確定義,至此可以發現“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從GB 4706.23-2003版本開始就失去了與其他相關標準定義的延續性。
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有關的7個標準中既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標準制定的部門和主管單位涵蓋國家檢驗檢疫總局、國標委、國際電工委員會第61技術專家組和工信部、檢驗檢測機構、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各個標準發布版本和實施的年代號基本互不相同。標準制定通常需要經歷預階段、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征求意見、審查階段、報批階段、出版階段、復審階段、廢止階標準。歸口單位和參與者眾多以及流程復雜、標準制修訂周期長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了在一定程度上很難保證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標準中含義一致,標準的邏輯性顯然得不到保障。
檢驗檢測機構在拿到一個室內加熱器樣品時,嚴格按照定義來說是需要去測量發熱元件的溫度是否達到或者超過650 ℃才能判定其是否為“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上文1.2、1.3分析和ISO/IEC 13943:2008中對于灼熱的定義而言,溫度和光是有一定聯系的。對于生產企業或者檢驗檢測機構而言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發熱元件封裝在玻璃管內測量發熱元件的溫度幾乎不太可能,技術上很難實現。有沒有一種等效的和可替代的方法呢?人可以感知到的可見光的波長范圍是380 nm~780 nm,如果可以通過維恩位移定律、普朗克定律、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的演算和研究總結出市場上銷售的發熱元件工作溫度下輻射出來的光波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必將有助于“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判定。
標準化包括標準制定、實施到信息反饋的一次循環過程。同時標準化也可以說是信息的傳遞和轉換過程。任何一個標準在發布實施后都要注重信息反饋渠道和反饋功能。當下中國已進入大數據、5G時代完全可以通過建立一個信息互通和共享的平臺來收集和整理社會各界標準化反饋,指導標準化工作。標準化的信息反饋和溝通應是雙向的,讓涉及到的單位和個人能夠在該平臺上互相交流,促進標準持續改進和更新。
質量基礎設施(NQI)包括合格評定、計量和標準化三個方面。標準化工作是合格評定和計量工作的基礎,雖然我國制定了《標準化法》、《標準化法實施條例》、《標準化工作指南》、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14]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但仍建議需要在標準準入、標準參與單位和組織能力評價、標準制定人員能力和準入考核、標準制修訂流程、標準體系表、標準更迭周期、標準轉化、標準信息服務平臺等細節方面加強建設,從制度上保證標準化工作質量。
標準中通常涵蓋多個技術要求和技術方法。技術方法的制定、技術要求的確定、技術方法的準確性、技術要求的合理性、技術方法的替代等效方案、技術方法的創新和技術要求變更均離不開理論研究。從而可知一份標準如果脫離了理論研究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加強和升化理論研究是標準化工作的必由之路。
1)GB 4706.23-2007中“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這一術語應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定義應為:至少裝有一個可見灼熱電熱元件的加熱器。
2)標準制修訂和標準化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量大面廣。希望國家在宏觀架構上提出總體的框架供標準參與者和工作者在既定的軌道上工作,在具體標準制修訂和標準化工作的微觀層面,希望人人盡職履責、求真務實。相信中國的標準和標準化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引領世界潮流,獨具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