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春
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東 雷州 524200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因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軟化,是致殘率、致死率高的神經科常見多發病,也是全球中老年人死亡的關鍵因素[1]。有研究指出,ACI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但關于ACI與冠脈病變程度的報道并不多,兩者間的關系也不夠明確。炎癥反應在ACI、冠脈病變發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猜測可從炎癥反應、炎癥介質入手來探討ACI與冠脈病變程度的關系[2]。可溶性E-選擇素(soluble E-selectin,SES)是表示炎癥細胞遷入內膜并活化的指標,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表示全身炎癥反應的炎癥介質,許多研究證實兩者在冠脈病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3]。本研究通過監測不同冠脈病變程度患者血清SES、hs-CRP水平的變化,逐一探討兩者與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回顧性收集雷州市人民醫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接診的175例ACI患者的資料,納入標準:(1)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ACI的相關標準者[4];(2)發病時間<24 h,并經顱腦CT或MRI確診者;(3)首次發作者;(4)顱內無出血傾向者;(5)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急性腦出血、顱外傷等;(2)既往有腦梗死病史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4)合并癲癇、偏頭痛者;(5)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者;(6)嚴重重要臟器疾病者;(7)臨床資料缺失者。患者年齡35~82歲,平均年齡(60.97±8.03)歲,男性105例,女性70例;發病時間1~47 h平均時間(12.56±2.19)h;高血壓史104例;糖尿病史28例;吸煙史118例。
1.2.1 標本采集 采集患者入院后第二日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注入一次性真空管,靜置0.5~1 h后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上層血清,并存于-20℃冰箱待檢。
1.2.2 血清SES、hs-CRP檢測 應用日立H7600全自動生化檢測儀檢測血清SES、hs-CRP水平,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購于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造影結果判斷由兩名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生共同完成。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右冠狀動脈、回旋支任一支狹窄率在50%及以上則認為存在冠脈病變,據病變支數,分為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和三支病變。
Gensini積分:根據不同冠脈分支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左主干病變×5;左回旋支近段、左前降支病變近段×2.5,前降支中段×1.5,前降支遠段、對角支、鈍緣支、回旋支遠段和后降支、右冠狀動脈近、中、遠和后降支均×1;其他×0.5。根據冠脈狹窄程度計分:狹窄<25%、25%~50%、51%~75%、76%~<90%、90%~<99%、99%~100%分別計1分、2分、4分、8分、16分、32分。狹窄程度分數×權重系數為該病變血管的得分,各病變血管得分總和為Gensini積分[5]。
(1)記錄175例ACI患者的冠脈造影結果;(2)不同冠脈病變患者基線資料比較;(3)不同冠脈病變患者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比較;(4)Gensini積分與血清SES、hs-CRP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表示,多組比較行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Gensini積分與血清SES、hs-CRP的關系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對統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進一步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75例ACI患者中,未合并冠狀動脈病變55例(ACI組),合并冠脈病變120例,單支病變41例(單支組),雙支病變44例(雙支組),三支病變35例(三支組)。
四組患者年齡、性別、發病時間、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冠脈病變患者基線資料比較(±s) 例(%)

表1 不同冠脈病變患者基線資料比較(±s) 例(%)
項目年齡(歲)性別(男/女)發病時間(h)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ACI組(55例) 單支組(41例) 雙支組(44例) 三支組(35例)F/χ2 P 60.44±7.25 61.52 ±9.3359.60 ±7.42 34/21 24/17 62.88±8.31 27/17 12.08±2.30 29(52.73)7(12.73)36(65.45)12.52±2.91 25(60.98)6(14.63)27(65.85)20/15 12.80±3.15 28(63.64)7(15.91)32(72.73)13.06±2.61 23(65.71)8(22.86)23(65.71)1.798 0.264 1.293 0.149 0.967 0.278 1.936 1.799 0.749 0.586 0.615 0.862
單支組與ACI組血清SES、hs-CRP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單、雙、三支組Gensini積分均高于ACI組,雙、三支組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均高于單支組、ACI組,三支組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均高于雙支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冠脈病變患者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冠脈病變患者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比較(±s)
注:與單支組比較,a P<0.05;與雙支組比較,b P<0.05;與三支組比較,c P<0.05。
項目Gensini積分(分)SES(ng/ml)hs-CRP(ng/ml)ACI組(55例) 單支組(41例) 雙支組(44例) 三支組(35例)F P 0.00±0.00 1.39±0.18bc 59.31±14.15bc 36.58±8.32bc 1.41±0.20bc 63.60±15.02bc 54.12±9.55c 1.73±0.25c 76.92±18.65c 93.28±10.91 2.09±0.31 97.83±22.17 361.627 139.910 67.512 0.000 0.000 0.000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Gensini積分與血清SES、hs-CRP水平均呈正相關(r=0.692、0.574,P<0.05),見圖1。

圖1 Gensini積分與血清SES、hs-CRP相關性的散點圖
以ln(Gensini積分)為因變量,SES、hs-CRP為自變量,代入多元線性逐步回歸方程,結果顯示,SES、hs-CRP與ln(Gensini積分)獨立相關(β=0.384、0.529,P<0.05),見表3。

表3 SES、hs-CRP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我國城市和鄉村居民生命的第一要因,其中ACI、冠心病發病率非常高,尤其ACI的病理生理、臨床癥狀和體征較復雜,治療難度較大,因此,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研究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6]。有研究指出,ACI可由頸動脈粥樣硬化栓子、血液流變學障礙引起,還與患者年齡、冠脈病變程度有關,冠脈病變越嚴重,ACI發生率越高,同理ACI可能會加重冠脈病變,有些ACI可伴發冠脈狹窄、或頸動脈(心臟)中出現栓子[7]。ACI的研究多集中于腦損傷,關于冠脈病變的報道并不多,本研究從冠脈病變入手以期能更深入的了解兩者的關系。
近年許多研究發現,細胞因子、炎癥介質在腦缺血性損傷機制中起關鍵作用,繼而影響ACI、冠心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冠脈病變是一個涵蓋變性、滲出、增生的局部和系統的炎癥過程,E-選擇素是在炎癥過程最初階段出現的粘附分子,其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白細胞的流動速度,讓白細胞流到血管內皮表面,讓CD1/CD18與E-選擇素或其配體細胞間粘附分子結合,從而使白細胞緊密地粘附在血管內皮表面[8]。SES濃度能反映血管內皮細胞上E-選擇素的表達水平,經研究證實,SES可通過其兩種生物學功能參與動脈粥樣硬化過程[9]。hs-CRP是一種潛在的直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急性期反應蛋白,可促進單核細胞對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誘導粘附因子的表達,還能通過單核細胞受體來補充單核細胞[10]。本研究結果顯示,單支組與ACI組血清SES、hs-CRP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單、雙、三支組Gensini積分均高于ACI組,雙、三支組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均高于單支組、ACI組,三支組Gensini積分及血清SES、hs-CRP水平均高于雙支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Gensini積分與血清SES、hs-CRP水平均呈正相關;SES、hs-CRP與ln(Gensini積分)獨立相關;說明SES、hs-CRP參與了ACI患者的冠脈病變過程。
綜上,ACI患者冠脈病變程度與血清SES、hs-CRP水平顯著相關,或可作為ACI患者危險分層的預測因子,及早篩查出高危患者并開展早期治療,以期改善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