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意見》指出,上海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浦東開發開放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浦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意見》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支持浦東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意見》戰略定位明確,要將浦東打造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窗口,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桿、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擴大國內需求的典范引領、現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樣板。

到2035年,浦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區全面建成,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東建設成為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城市重要承載區,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璀璨明珠。

《意見》指出,浦東要從加快關鍵技術研發、打造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等方面,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從創新政府服務管理方式、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健全要素市場一體化運行機制著手,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從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加快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進“直通車”制度等方面,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圍繞進一步加大金融開放力度、建設海內外重要投融資平臺、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和制度,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創新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打造時代特色城市風貌、構建和諧優美生態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
《意見》還就提高供給質量,依托強大國內市場優勢促進內需提質擴容,培育綠色健康消費新模式,樹牢風險防范意識、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防范化解安全生產等領域重大風險等,作出具體部署。
《意見》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以一流黨建引領浦東發展,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完善落實精準考核、獎懲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大力營造敢擔當、勇負責、善創新的良好氛圍。
《意見》還指出,要建立完善與支持浦東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比照經濟特區法規,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足浦東改革創新實踐需要,遵循憲法規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制定法規,可以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作變通規定,在浦東實施。對暫無法律法規或明確規定的領域,支持浦東先行制定相關管理措施,按程序報備實施,探索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適時以法規規章等形式固化下來。
《意見》明確,要建立中央統籌、市負總責、浦東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按照能放盡放原則賦予浦東更大改革發展權,上海市要加強對浦東的指導服務,浦東新區要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細化落實各項重點任務,在政策舉措落地實施中加強統籌銜接,形成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