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璞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劃分為四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被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力量喚醒,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恢宏序幕;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于滿目瘡痍、列強封鎖、百廢待興中重整旗鼓,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以來,于風險挑戰、復雜詭譎、風云變幻中牢牢保持戰略定力,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打破了社會主義必然貧窮的政治讕言,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守“國之大者”的責任擔當,發揚國之大愛的使命關切。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中國共產黨意氣風發。
這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從千重磨難中崛起,在對峙沖擊中堅守、于時代浪潮中奮斗,從追趕者到并行者,再到引領者。這一切成就的獲得都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與理想信念的護航。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首次提出中國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這一概念,并將其內涵確定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一百年前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鑄造的偉大建黨精神,是貫穿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形成黨的紅色基因的,始終滋養黨的紅色血脈的精神之源。人們在百年黨史的各個歷史階段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共產黨員身上都能看到偉大建黨精神的光輝。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世界上有千萬種理論,卻不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理論之所以不能服人,一定是因為理論的真理性不夠徹底。而徹底的真理能夠轉化為無窮的物質力量。這個轉化的必經路徑就是人的理想信念。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的理想信念也不是外力強加或上天的恩寵。真正持久堅定的信仰是對真理的確證和對命運的無畏。習近平總書記將之簡練地概括為“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100年前,嘉興南湖一艘小船上的十幾個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年輕人,在風雨如晦的黑暗中窺見真理的光芒,在鐵屋密閉的麻木中嗅到真理的香甜。他們堅信自己信仰的是真理,走向的是光明,從而能夠超越平庸人生的汲汲營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而努力奮斗。
出生于湖南當地名門望族,生活優渥的夏明翰在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學習期間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骨干之一,積極投身農民運動之中,為無產階級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1928年初,夏明翰因工作需要被調往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臨行前,他向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告別,贈予妻子鄭家鈞一顆紅珠,表明自己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堅定信仰和赤誠衷心。他在附詩中寫道,“我贈紅珠如贈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善撫幼女繼吾志,嚴峻考驗不變心。”夏明翰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1928年3月18日,因無恥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于武漢。當敵人對他施用百般酷刑時,他始終視死如歸,威武不屈。犧牲前,敵人問夏明翰還有什么話要說,他大聲道:“有,給我拿紙筆來!”于是,寫下了那首傳頌至今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詩成之后,慷慨就義,年僅28歲。主義的“真”造就了信仰的“純”,信仰的“純”熔鑄了理想的“堅”,理想的“堅”轉化為行動的“勇”。在夏明翰身上,我們看到了偉大建黨精神之源對中國共產黨員偉大人格的塑造。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偉大財富,更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這一論斷有力厘清了中國共產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和馬克思主義行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科學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立國之本,我們為什么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進的歷史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歷史。有少數共產黨員在外部環境的威嚇中叛變,在敵人嚴刑利誘中變質,在艱難困苦中退縮,最終走向了黨的對立面。導致這一切的根源在于精神力量的斷裂和理想信念的動搖。人貴在善始善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千年夢想,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的唯一主題。
初心不是廟堂之上口若懸河的大論,使命不是江湖之中淺嘗輒止的作秀。當馬克思向世界上其他科學家莊嚴宣告“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時,馬克思主義就以最具實踐性的理論地位矗立在世間。當中國共產黨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時,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時,就向世界莊嚴宣告,黨的夢想不是沉睡中的迷思,奮斗是接續努力、久久為功的持久戰。使命一旦在肩,便是信守永久的承諾。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肆虐,武漢處于全國疫情的震中。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最大的傳染病院,接收了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率領全院600多名醫護工作者,一直奮戰在一線,不敢懈怠。一月和二月的每一天,大家都能看見張定宇一瘸一拐地在走廊上奔走,安排調度,統籌規劃病人的救治。人們聽到他說的最多的就是“搞快點,搞快點”,“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這個事情一點也不能等”。這些急促的話語加上他風風火火的動作,任誰都不相信這個雷厲風行的人是一個漸凍癥患者,而他的妻子當時正因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另一個醫院隔離救治。
當記者問他為什么這樣時,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張定宇作為共產黨員,勇擔使命就成了他無悔無畏的選擇;張定宇是醫院的院長,沖鋒一線就是他無可推卸的責任。
“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張定宇堅定地說。在他的帶領下,整個醫院240多名黨員,都沖在一線,駐守在急難危重的崗位上,沒有遲疑,沒有退縮。
漸凍癥是無情的,張定宇是與死神競速的英雄,然而英雄也只是普通人。革命時期,人們總說共產黨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其實共產黨員異于常人的不是身體,而是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忠心,對崗位、對職業的熱愛,對黨員榮譽的珍惜。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還是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和發展,都充滿著艱辛的斗爭與流血犧牲。恩格斯曾經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強調了馬克思作為革命家的身份,表明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推翻資本主義社會,使無產階級獲得自身最徹底解放的斗爭。因此,恩格斯高度評價馬克思,“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縱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建黨、建國、實行改革開放和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壯大,在斗爭中豐富發展的。
家喻戶曉的“中國丹娘”江竹筠(江姐)用自己短暫卻光輝的一生書寫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壯美詩篇。江姐在19歲時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與志同道合的同志、后來的丈夫彭詠梧共同奮戰在重慶地下工作第一線。1947年,經她手校對、整理、傳送的《挺進報》在短短幾個月間發行了1600多份,對民眾起到了很大的思想解放與動員作用,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初,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堅持地下斗爭。當年6月,由于叛徒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國民黨軍統特務用盡各種酷刑: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殘酷地將竹簽釘進她的十指,急欲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破獲領導川東暴動的黨組織和重慶中共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酷刑摧殘和死亡威脅,江姐始終堅貞不屈。她堅定地對敵人說,“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壯烈犧牲,年僅29歲。江姐在遺書中述說了她的志向和對孩子的期望:“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斗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斗爭性始終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理論品格,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人民謀幸福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涵,而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力量的源泉。
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落腳點是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延伸到黨員個人身上,習近平總書記將之概括為“我將無我”。“無我”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概念,經道家、佛家和儒家的深化發展,成為中國人對物我關系的重要解釋。但是在傳統語境中,物我關系對應的“ 我”是個人的小我,而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無我”是舍棄小我,成全大我,將個人價值融入到集體價值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百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中國共產黨的“無我”之境進行了深刻闡釋。他強調,中國共產黨“ 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被譽為“大地之子”的已故地球物理科學家黃大年就是這樣一位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中國共產黨員。作為一個在世界范圍內功成名就,在專業領域受到同行敬仰的科學家,黃大年在英國生活優越,發展前途一片光明。為了縮小中國在勘驗技術上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奮力追趕科技前沿,黃大年毅然回國,夜以繼日地投入到中國深地探測關鍵裝備攻關研究中。黃大年的回歸對中國地球物理的研究是劃時代的,他打破了國外發達國家對中國地球物理技術的封鎖,讓中國正式邁入了“深地時代”。
在工作中,黃大年全心全意,嚴謹專注,然而在個人名利上,他卻毫不計較。大學推薦他評獎,他的評獎材料往往寫不夠半頁。而如果要他給學生作報告或者參加講座,他的準備材料能到十幾頁紙。可以說黃大年是一個一心為公,心無小我的科學家,這種高潔的品德即使在他因病逝世后,仍然是中國時代精神的寶貴財富。
對黨忠誠本質上就是對人民赤誠,對國家民族熱愛。對黨忠誠的本質要求就是不負人民,而不負人民就是對黨最大的忠誠。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價值指引,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黨永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