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媛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 焦作454151)
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是因女性絕經(jīng)階段體內(nèi)性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臨床癥狀[1~2]。 現(xiàn)階段臨床對于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患者首選性激素替代治療,已取得顯著療效。 雌激素和孕激素聯(lián)合使用,可緩解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其安全性和效果已得到大量研究數(shù)據(jù)支持。 性激素替代治療的關鍵是雌激素,改變雌激素劑量可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明顯影響[3]。 本研究通過比較不同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治療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的療效,旨在為臨床治療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時使用雌激素劑量的選擇提供參考,以求最佳治療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門診2018 年2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患者84 例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4]:(1)45~55 歲婦女,且體質量指數(shù)(BMI)<23.0 kg/m2;(2)主訴出現(xiàn)月經(jīng)期紊亂、潮熱、頭暈、心悸等癥狀3 個月以上;(3)血清性激素水平符合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診斷標準,促卵泡生成素(FSH)>40 U/L、雌二醇(E2)<10~20 ng/L;(4)無性激素藥物服用史。排除標準:(1)子宮及附件不完整;(2)患有乳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卵巢腫瘤等婦科疾病;(3)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及治療禁忌證;(4)無法配合治療者。將84 例患者隨機分為低劑量組、標準組,各 42 例。 低劑量組年齡(50.27±4.39) 歲, 病程(0.25±0.17)年,BMI(20.36±1.49)kg/m2;標準組年齡(49.05±3.78) 歲, 病程(0.31±0.12) 年,BMI(19.40±1.57)kg/m2。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低劑量組予低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天然黃體酮治療: 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國藥準字J20171038)0.5 mg/次,1 次 /d;口服黃體酮膠囊(國藥準字 H20041902)200 mg/次,1 次 /d。 28 d 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用6 個療程。標準組予標準劑量雌激素結合天然黃體酮治療: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0 mg/次,1 次 /d;口服黃體酮膠囊 200 mg/次,1 次 /d。28 d 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用6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治療前后改良Kupperman 評分[5]。(2)治療前后血清FSH 和E2水平。(3)治療前后L2~L4椎體骨密度和骨代謝指標, 骨代謝指包括堿性磷酸酶(ALP)、鈣、磷、鈣 /肌酐比。(4)依據(jù)改良 Kupperman評分標準評價治療效果,治愈:改良Kupperman 評分為 0 分;顯效:改良 Kupperman 評分減少≥10 分;無效: 改良 Kupperman 評分減少≤9 分。 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2.0 軟件分析, 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行配對t檢驗。 檢驗水準選取雙側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改良Kupperman 評分及療效比較 治療前低劑量組和標準組改良Kupperman 評分(20.36±4.17) 分、(20.43±4.19) 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低劑量組改良Kupperman 評分下降值(11.54±3.68)分低于標準組(13.92±5.72)分(P<0.05)。 經(jīng)統(tǒng)計,低劑量組治愈 12 例,顯效 19 例,無效11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3.81%;標準組治愈17例,顯效21 例,無效4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0.48%。標準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低劑量組(P<0.05)。
2.2 兩組骨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項骨代謝指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骨代謝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標準組 ALP 明顯低于低劑量組(P<0.05);但兩組鈣、磷、鈣/肌酐比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骨代謝指標比較()

表1 兩組骨代謝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低劑量組治療后比較,#P<0.05。
鈣/肌酐比治療前 治療后低劑量組標準組組別 n 鈣(mmol/L)治療前 治療后磷(mmol/L)治療前 治療后ALP(U/L)治療前 治療后42 42 2.37±0.12 2.40±0.10 2.28±0.08*2.29±0.10*1.25±0.11 1.24±0.12 1.13±0.12*1.12±0.11*79.31±24.08 77.86±22.69 65.52±17.29*61.47±13.30*# 0.04±0.01 0.04±0.01 0.03±0.01*0.03±0.01*
2.3 兩組FSH 和E2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FSH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E2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 治療后兩組 FSH 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但標準組E2水平較低劑量組更高(P<0.05)。 見圖 1。

圖1 兩組 FSH 和 E2 水平比較
2.4 兩組 L2~L4椎體骨密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L2~L4椎體骨密度 [(0.68±0.13)g/cm3、(0.69±0.11)g/cm3]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骨密度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P<0.05),且標準組 L2~L4椎體骨密度(0.87±0.19)g/cm3明顯高于低劑量組(0.76±0.17)g/cm3(P<0.05)。
激素替代療法[6]現(xiàn)已在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廣泛應用,并獲得良好的療效。Wang J 等[7]研究發(fā)現(xiàn),圍絕經(jīng)期婦女血清FSH 水平較年輕女性明顯升高,E2水平較年輕女性明顯降低, 這與本研究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表現(xiàn)一致。 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絕經(jīng)后婦女的骨密度明顯下降,5 年丟失率可高達18%[8],說明雌激素對于骨質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這在本研究的結果中得以體現(xiàn),經(jīng)過6 個療程的性激素替代治療,兩組患者L2~L4椎體骨密度均有所提高,且標準組患者骨密度明顯高于低劑量組。 因此,低劑量和標準劑量雌激素均有助于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密度,但標準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提高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患者骨密度的效果更好。
本研究選擇了鈣、磷、ALP 和鈣/肌酐比四項骨代謝指標來比較兩組的骨質代謝情況,其中鈣、磷兩種元素的水平在骨代謝過程是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的, 骨代謝異常者兩項指標會出現(xiàn)比例異常。 ALP廣泛分布于體內(nèi)的多個組織和器官,是一組同工酶,其中ALP3 與骨質代謝的過程緊密相關, 參與骨的形成[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各項骨代謝指標均有所下降,但除ALP 外,各項骨代謝指標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 這說明性激素替代療法降低了骨質破壞的速度,骨合成和骨破壞近乎平衡,不同劑量的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對減少骨破壞均有明顯療效,而標準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能有效降低ALP 水平。此外,根據(jù)改良Kupperman 評分進行療效評價,結果顯示標準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低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治療, 這可能與雌激素的累積釋放作用機制有關, 其作用強度與血藥濃度關系密切。 低劑量雌激素在有效血藥濃度閾值內(nèi),雖然可以發(fā)揮藥效、改善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患者的性激素和骨代謝指標, 但尚未達到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 而標準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則實現(xiàn)了性激素替代治療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效果的最優(yōu)化。
綜上所述, 低劑量與標準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均可升高雌二醇水平, 有效增加圍絕經(jīng)期的骨密度,影響骨代謝,且標準劑量雌激素聯(lián)合黃體酮治療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的療效更好,適合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