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非 仲榮 鄭友敏 徐海英


【摘 ?要】基于城市發展能級理解,構建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其發展能級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分析。結果發現: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綜合得分呈波動趨勢,但均高于宿遷其他各縣區;發展能級的3個主成分得分與綜合得分均呈正相關關系,第一主成分與第二、三主成分間有較大差值;發展能級的主要影響因素在于協同聯動因素、人才資源因素、公共服務因素、生態資本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energy lev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qian central urban development energy level, and us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its development energy leve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development energy level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of Suqian shows a fluctuating trend, but they a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counties and district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he development energy level, and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principal component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level are coordination and linkage, human resources, public service and ecological capital.
【關鍵詞】發展能級;評價;宿遷中心城區
【Keywords】development energy level; evaluation; Suqian central city
【中圖分類號】F29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9-0103-03
1 引言
城市能級是指一個城市的某種功能或諸種功能對該城市以外地區的輻射影響程度。每個城市都具有能級,不同能級的城市所產生的輻射影響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當前國內許多城市都在加快提升城市能級,把城市能級提升作為增強城市功能的主要途徑,城市能級提升已儼然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九大指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同時“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江蘇省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規劃(2014-2020)提出蘇北地區以中心城市為載體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在沿東隴海沿線地區和沿運河地區,選擇基礎條件良好的縣城,培育成為區域次中心城市,帶動蘇中蘇北腹地發展振興??梢姡行某鞘凶鳛閰^域發展的主要能量源和資源聚集地,承擔著重大發展和改革戰略任務,高能級的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設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
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規劃全省形成“一帶兩軸,三圈一極”的城鎮空間結構,宿遷與沭陽、新沂組成城市組群共同構成沿東隴海城鎮軸的發展核心。宿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提出形成“一主三副、三軸多點”的市域城鎮空間發展格局,以及優先促進市域資源向中心城區聚集,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在區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發揮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市域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面對市域城鎮發展均質化、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弱等問題,宿遷中心城區如何借力區域、抓住時機,全方位提升發展能級,共促區域協調發展,是其面臨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擔當。
2 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域
本次研究區域為宿遷中心城區。根據《宿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宿遷中心城區包括宿城區、宿豫區部分地區,主要范圍東至宿新公路、張家港大道,南界淮徐高速公路,西抵耿車鎮、蔡集鎮一線,北止駱馬湖、白楊路,總面積約352.64km2。
中心城區是宿遷市的核心載體,是全市整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中心。本次研究的指標統計口徑將宿遷中心城區定義為市區,包括宿城區、宿豫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
2.2 研究方法
2.2.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考慮指標的合理性、代表性、可獲取性,以宿遷中心城區為實證研究區域,從城市經濟功能、創新功能和支撐服務功能3個方面進行延展,構建3個層次共38個指標的發展能級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2.2 主成分分析法
本次研究選取主成分分析法,主要考慮到在多指標的綜合評價中,主成分分析法能解決評價指標賦權問題,以及尋求指標之間相關性,把多指標轉化為幾個主成分來反映初始變量全部或大部分信息。
研究中主成分分析法借助了SPSS軟件,對發展能級評價指標體系進行量化處理,分別計算2016-2020年宿遷各地區(中心城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的主成分得分和綜合得分(見表2)。其中提取3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均達到了100%,說明選取3個主成分能夠全面反映原始數據的信息。
2.2.3 數據來源
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具體指標數據來源于2016-2020年宿遷市統計年鑒,以及2016-2020年宿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部分指標經計算所得。
3 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評價
3.1 總體評價
從表2可知,2016-2020年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綜合得分呈波動趨勢,2016-2018年有上升趨勢,由1.189增加到1.211;2019年綜合得分下降到1.096;2020年又增加到1.126。
3.2 分異評價
2016-2020年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綜合得分均排于首位。其他地區發展能級綜合得分排名有所浮動,如沭陽縣2016年、2017年、2018年排名第四,上升到2019年、2020年排名第二;泗陽縣2017年、2018年排名第二,下降到2019年、2020年排名第四;泗洪縣較為穩定,2017-2020年均排名第三。
2016-2020年宿遷中心城區第一主成分得分均位于首位,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得分相較于沭陽縣、泗陽縣和泗洪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例如,2016年宿遷中心城區第二主成分得分遠小于沭陽縣,第三主成分得分遠小于泗陽縣;2017年宿遷中心城區第二主成分得分小于沭陽縣,第三主成分得分小于沭陽縣和泗陽縣;2018年宿遷中心城區第二主成分得分小于沭陽縣,第三主成分得分小于泗洪縣;2019年宿遷中心城區第二主成分得分小于沭陽縣,第三主成分得分小于沭陽縣和泗陽縣;2020年宿遷中心城區第二主成分得分小于泗洪縣,第三主成分得分小于沭陽縣和泗洪縣。
4 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影響因素分析
依據SPSS軟件主成分分析法中旋轉后成分矩陣,分別提取2016-2020年3個主成分F1、F2、F3的主要指標,同時對主要指標在各主成分F1、F2、F3出現頻次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影響因素如下。
4.1 協同聯動因素
區域的發展不是平均發展,也不是同構發展,而是協同聯動的發展。宿遷市一直踐行“一帶兩軸,三圈一極”的政策,與沭陽、新沂組成城市組群協同聯動發展,共同構成沿東隴海城鎮軸的發展核心。在第一主成分中年貨運總量、年客運總量、貨物運輸周轉量、旅客運輸周轉量、實際使用到賬外資、進出口總額及旅游外匯收入這7個指標出現的頻次均為5,反映出交通網絡建設、地區開放程度對城市能級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
近5年里,宿遷中心城區年貨運總量在2016年略有下降后保持上升趨勢,貨物運輸周轉量持續上升且在2019年有了較大的提升;年客運總量、旅客運輸周轉量以及進出口額以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動形式呈現。市區實際使用到賬外資連年下降,協議注冊外資在第一主成分中也只出現了2次,旅游外匯收入前4年雖大幅提高,但在2019年卻猛跌了37萬美元之多。協同聯動因素不僅反映了中心城區對外聯系的緊密程度,也是提升城市能級的重要影響因素。
4.2 人才資源因素
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總數以及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在第一主成分上都有極高的載荷值且總體呈上升的趨勢,專業技術人員人數在第二主成分上也具有較高的載荷值且上升態勢明顯。這些指標從創新功能方面反映了科教人才對于城市能級提升的重要性。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以及科技事業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這2個指標在第二主成分中出現的頻次均為1,在第三主成分中出現的頻次分別為2和3,中心城區的科教事業的發展仍需政府的大力支持。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即所謂的大學經濟。人才無疑是城市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源泉,人才資源的集聚能夠帶來一定的“乘數效應”和“規模效應”,是激活城市創新的最大的資源,而大學在凝聚人才資源、提升城市能級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宿遷市吸引力不足,留住人才較為困難,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從而推動城市能級的提升。
4.3 公共服務因素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是研究一個地區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能夠反映區域內居民對于零售市場的需求狀況。在人均消費品零售額作為主成分中高頻次出現的指標,自2016年以來以一種下降的幅度穩固增長。其中住宿餐飲業零售總額在第二主成分中出現頻次最高,但在2016年出現峰值后以25%的速率急劇下降。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基礎設置之一,其總藏書量波動上升,2019年首次突破了150萬冊。市區旅行社數量也在穩固增長,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總收入也在同步增長。相較而言,國際互聯網用戶數、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執業助理醫師、醫院床位數這些指標在第一主成分中出現的頻次較低,增長幅度也不是很明顯?!叭挚拷ǎ叻挚抗堋笔且粋€城市經營的理念。宿遷立市較晚,成立于1996年7月,城市建設和管理同步運行,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建設、輕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現象。城市公共服務建設致力于打造“15分鐘生活區”,目的是讓居民生活更美好,提高城市發展軟環境。中心城區作為一個城市的核心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城市管理機制和基礎服務設施的優化,能夠有效提升中心城區的能級。
4.4 生態資本因素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作為中心城區生態環境指標中最大的影響因子以1%穩定的增長率增長。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及好于二級的天數在第一主成分中出現的頻次為4,近5年來平均達到235天,最多可達到262天。節能環保支出、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及污水處理率這3個指標在第一主成分中出現頻次只有3,其中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污水處理率變化幅度很小,而節能環保支出波動較大,前3年急劇增加,后下降明顯略有回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一個城市發展最大的資本。宿遷市發展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自然資源是極為重要的依托,生態環境的保護更是至關重要,尤其是中心城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近年,宿遷市提出圍繞生態休閑之都這一名片,挖掘地區特色,打造優秀旅游城市,而經過數據分析可見,中心城區的綠色空間還需要繼續擴大,生態環境的建設依舊要加強,綠色生態發展質量仍然需要提升。
5 結語
城市能級提升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主要能量源和資源聚集地,全方位提升發展能級是其面臨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擔當。本文基于城市發展能級理解,構建了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其發展能級進行評價分析,以此明確了中心城區發展定位,并著力于協同聯動、人才資源、公共服務以及生態資本四大要素,以期為宿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提升路徑的提出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孫超英,鄒煬.成都市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分析——基于武漢、杭州、西安、東莞的比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20(1):53-57+92.
【2】劉鵬發.浙中城市群城市能級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3.
【3】孫茹茹,耿強,包涵.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加快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J].中國發展觀察,2018(22):53-56.
【4】姚永玲,唐彥哲.城市群首位度城市的聯系能級、中心度和控制力[J].經濟地理,2015,35(7):66-78.
【5】孫術磊.基于灰色系統的城市經濟能級評價方法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2.
【6】趙全超,汪波,王舉穎.環渤海經濟圈城市群能級梯度分布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28-32.
【7】李寧.中原城市群能級評價的實證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
【8】韓玉剛,焦化富,李俊峰.基于城市能級提升的安徽江淮城市群空間結構優化研究[J].經濟地理,2010,30(7):1101-1106+1132.
【9】方創琳.城市群發展能級的提升路徑[J].國家治理,2018(48):3-10.
【10】李律.加快提升溫嶺城市能級的思考與建議[J].浙江經濟,2019(19):50-51.
【11】程敏東,胡塵,施雅晴.強化特色產業培育 推進城市能級提升——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打造“浙中歷史文化名城”[J].中國經貿導刊,2020(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