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賢 楊振立
【摘 ?要】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美國的彈性福利計劃,在滿足企業員工的個性化需求、控制福利成本、提高員工滿意度等方面展現出了獨到的優勢,作為人性化的福利制度,是民營企業福利體系的最佳選擇。論文以彈性福利計劃為研究對象,在詳細系統挖掘我國民營企業福利制度現狀和現有問題的基礎上,對將其引入我國民營企業進行了深入分析,圍繞如何推行彈性福利管理模式展開了初步探索,提出民營企業構建和實行彈性福利計劃的可行性建議,以期為我國民營企業實行員工彈性福利計劃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Abstract】The flexible welfare scheme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has shown unique advantages in meeting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controlling the welfare cost and improving employee satisfaction. As a humanized welfare system, it i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welfare system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aking the flexible welfare sche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welfare system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ntroducing it into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flexible welfare management mode,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to construct and implement the flexible welfare schem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employee flexible welfare scheme.
【關鍵詞】民營企業;彈性福利計劃;設計;應用
【Keywords】private enterprise; flexible welfare scheme; desig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F272.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9-0164-03
1 引言
彈性福利計劃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最初只是用來應對員工結構變化(如女性員工增加)。20世紀80年代,出于對醫療保健成本增加和成本控制的考慮,不僅美國企業開始大規模實施靈活的福利計劃,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這種福利管理模式逐漸成為西方國家企業普遍采取的福利經營模式。近年來,靈活的福利項目已在亞洲一些國家流行。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民營企業中當前有超三成職場員工對薪酬福利不滿意,許多民營企業在不斷尋找新的方式來管理福利支出,不斷重新設計和改進福利計劃。
依此來看,彈性福利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它更加人性化,為員工提供了多樣的福利種類,賦予了員工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和決定權,員工可獨立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福利產品,福利產品的豐富性大大提升。同時,它能夠為企業提供跨品類彈性福利解決方案,為員工量身定制多元化福利,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員工對福利的認同度和體驗感,同時,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福利成本的價值得以最大化,企業與員工的需求得到雙贏。
但國內對彈性福利計劃的研究起步較晚,實證分析少。大部分文獻僅限于引進的概念、形式、優點和缺點、設計原則等方面,并仍處于初步的了解階段。受困于理論支撐不足和實踐經驗匱乏,彈性福利計劃在我國民營企業中的采納和使用并不多見。因此,論文對我國民營企業員工彈性福利計劃進行了研究。
2 彈性福利計劃的相關理論
2.1 彈性福利計劃的概念
彈性福利計劃,是一種不同于傳統企業福利的新型福利管理模式,也稱為自助型服務福利計劃,允許員工對福利項目本身進行選擇,目前,有多種設計方法靈活的福利計劃。典型的包括附加福利彈性計劃、可選彈性福利計劃、彈性福利支出賬戶,等等。一般情況下,企業為員工提供福利項目菜單,員工可根據自我需求和喜好,在一定的福利總額限定范圍內,從福利菜單中進行任意選擇符合條件的福利項目,形成自己獨有的福利組合。彈性福利計劃是在保證企業與員工充分溝通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員工選擇自主權、個性化和企業福利體系的靈活性,使企業與員工同時獲益,達到雙贏,充分發揮福利的各項作用。
2.2 彈性福利計劃實施的優勢
①提高員工滿意度。一般民營企業都倡導以人為本,彈性福利計劃的實施將給予員工對福利項目的自由選擇和參與空間,員工根據自我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福利項目,獲得較高的滿意度。
②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員工滿意度的提高也就意味著企業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優勢的提高,長此以往,不僅增強了企業對外核心競爭力,助于企業更好地吸引優秀人才,對內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③助力企業控制成本。彈性福利計劃的實施一方面保證了福利的有效發放,降低企業成本支出;另一方面降低企業因員工的不良情緒而導致的各項成本,如工作效率低下帶來的機會成本、人員流失導致的引入人才交易成本、工作失誤造成的運營成本等。
2.3 彈性福利計劃實施的難點
①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投入。因為彈性福利計劃是一種新型的福利計劃模式,在國內企業實行較少,沒有相對成熟的經驗,所以需要企業的實施部門投入更多的管理工作支持和人力成本支出,做好實施前的調研、實施中的問題解決和改進、實施后的效果評價。
②技術難題的攻克。企業彈性福利計劃的設計者不僅要考慮企業的業務特點、企業的發展戰略,還要結合企業內部人員的構成特點和員工自身訴求,這種高度契合企業戰略和運轉模式的福利計劃使得它很難被其他企業所效仿,為企業帶來更強大的核心優勢,但這同時要求設計者必須深刻理解企業發展戰略、知曉員工結構和需求等,要想做到這些通常會非常困難。
3 我國民營企業的福利現狀及問題
3.1 我國民營企業的福利現狀
通過調查發現,我國民營企業內所能提供的員工福利種類較少,一般有法定福利(國家根據相應法律法規強制要求企業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非法定福利(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情況自行決定的福利計劃,企業統一支配,員工無自主選擇權)2種,而且水平有限,較大程度上局限于法定福利項目,對其他非法定性福利項目的投入比較有限,這與非法定性福利對員工的激勵作用遠遠大于法定性福利的現實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3.2 我國民營企業員工福利的問題
①福利制度不完善、透明度低。員工福利計劃不完善是近年來影響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員工福利體系中可供選擇的項目相對較少,大多數民營企業除了對員工提供政府為保障職工自身利益強制要求執行的法定福利外,缺乏非法定福利類型,且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至有少數民營企業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未能為員工提供最基本的法定福利。
②福利設計缺乏激勵性。目前來看,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福利制度不夠完善,激勵性不足。即使企業內部制定了相關福利政策,也仍然存在差異性不明顯、種類均等化趨勢。同時,因福利未與績效掛鉤,員工將企業福利視為惠普,認為福利是企業必需給予的,是自己薪酬的一部分。因此,員工并沒有從企業福利中感覺到自己被關注,這同時導致企業福利成本不斷增加,卻未能實現福利成本應帶來的相應利益。
③福利體系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多數民營企業忽略了員工福利需求的諸多差異,使得設計出的福利計劃與員工的需求經常出現各種不一致,員工沒有選擇性。企業付出大量的福利成本,卻沒有發揮應有的激勵作用,降低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④福利項目設計單一化。傳統的福利體系為員工提供千篇一律、多年不變的福利種類。然而,隨著勞動力構成的變化,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收入水平的員工對福利的需求存在諸多差異性,福利項目設計的單一化不利于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
4 我國民營企業實施彈性福利計劃的思路
雖然彈性福利計劃相對于傳統固定單一福利制度的優越性已經在許多國家企業中得到了反復驗證,但將其移植到我國民營企業中仍然需要慎之又慎,絕不能生搬硬套,而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借鑒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設計和合理運用,探索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彈性福利計劃模式。
4.1 福利積分計劃的設計
福利積分計劃是上年累積的福利積分,下一年通過福利積分轉換福利菜單項,充分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期望和要求。首先,福利積分與員工工齡充分掛鉤,增強員工歸屬感和融入感;其次,福利積分與企業文化高度結合,對年度無論因工作表現突出、因學習得到發展、因為企業文化建設作出貢獻等而獲獎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使企業各項文化得以落地、強化;最后,將福利積分項適當與員工業績相聯系,避免過度平均化,提升員工內心公平感與工作成就感。
員工福利支出是民營企業用人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利水平的確定和企業勞動力成本的支出息息相關,同時,也體現著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因此,彈性福利計劃的設定必須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也要與企業發展戰略要求相適應。不可因盲目追求高福利和全福利,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秩序和經營效益。
4.2 彈性福利菜單的設計
彈性福利不僅要控制成本,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個人需求。下文通過分析彈性福利項目特點、福利菜單項確定以及員工選擇偏好等方面進一步詳細說明彈性福利菜單的設計。
①彈性福利項目特點。傳統劃分方法是將福利分為強制福利和自主性福利。彈性福利計劃是針對企業自主福利內容的彈性福利分配設計方案,員工可從企業提供的福利項目中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福利項(如電子產品、健身器材、學習卡、旅行套餐等)。
②員工的選擇偏好分析。員工對自主福利項目的偏好程度和選擇傾向,企業可通過問卷調查或訪談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在與員工充分交換意見的基礎上,重點改善低滿意度高需求項目,降低高滿意度低需求項目比例,保留雙高項目。同時,向其他基準企業學習,增加一些對員工具有良好激勵作用的新福利項目,從而合理確定福利菜單中可選福利項目的構成。
③彈性福利項目的價格確定。彈性福利項目的定價需通過對現實價格進行折算從而得到相應積分。一個積分相當于多少現實貨幣,需要一個基準貨幣單位。通常情況下,規定一個積分對應一元錢。這樣便確定了基準貨幣單位,然后對福利項目進行定價。
彈性福利項目定價應遵循的原則包括:第一,企業在價格匹配上要有宏觀調控意識,對于導向性、基礎性、能反映企業經營意圖、有助于提高員工素質的福利項目,價格要盡可能低,對于享受性、滿足個人需求的福利項目,價格相對較高;第二,福利項目定價一般應略低于市場價格,同時,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第三,建立員工溝通機制,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心理,充分提高員工參與感;第四,整合物質獎勵和非物質獎勵福利項目,明確定義各種獎勵之間的轉換關系,如100積分相當于額外休息一天或為期兩天的免費培訓等。
④員工的福利購買力確定。積分購買力是虛擬信用的一種形式,即通過確定一定的標準來評估員工的采購積分,此標準可通過各項資格審核實現。它擁有與貨幣相似的購買力,可以購買任何符合要求的福利產品。設定福利積分的項目可以多樣化,如可以激勵、吸引、留住員工的項目。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員工可以享受的彈性福利總額。
4.3 約束協調機制的制定
在實施彈性福利計劃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情況,如員工購買力不足、企業信用危機等。企業應制定出相關的約束協調機制,以確保彈性福利計劃的順利實施。
一是制定福利項目兌換時間安排,如在財政年度開始前必須選擇哪些項目,且選定后在本年度內不得修改或取消,哪些在本季度內選定后不能修改或取消;二是企業應規范福利積分的計算和使用,如福利積分是否可累積到下年、最多累積年限為多長、福利積分是否允許折現發放或明確員工是否可使用現金購買差額的福利積分、試用期內福利積分如何計算等;三是企業應明確因晉升、職位變動、離職等引起的福利積分變化如何處理等。除此以外,如獎勵所得福利積分的限額、企業發生經營困難時的處置等問題企業都應予以全面考慮。
4.4 彈性福利計劃的執行
在執行階段,為進一步及時、詳細、準確地宣傳企業彈性福利政策及內容,企業可以印刷專門的《員工彈性福利手冊》,并指派專人或成立相關機構為員工答疑解惑,做好彈性福利計劃的宣導工作。在員工彈性福利計劃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與員工的信息溝通,廣泛征求員工的意見建議,了解掌握員工的愿望需求,從而對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二是要就彈性福利計劃的設計理念對員工進行清晰的解釋,使員工清楚每一個福利項目的來龍去脈,進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項目組合;三是要嚴格落實計劃與預算方案,定期組織檢查、監督和指導,及時糾正出現的偏差,不斷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提升企業的凝聚力。
4.5 彈性福利計劃的效果評估
對彈性福利計劃效果的評價主要從福利項目設計、彈性福利計劃實施和實施效果的評價幾個方面進行,以及對福利接受者進行定期跟蹤反饋。評估反饋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信箱、面談、口頭告知等形式開展,企業應在綜合考量各種方法的成本及有效性基礎之上結合自身企業文化選擇最適合的評估方式。
在實際工作中應重視以下3點:一是建立起每個員工的福利檔案,開發相應的軟件進行專門的管理、核算和校對,以保證彈性福利計劃執行的準確無誤,為以后不斷完善企業彈性福利計劃提供翔實可信的現實依據;二是參照評估反饋結果及時對彈性福利計劃進行調整和修改;三是評估的頻率可分為1年1次、1年2次或1年4次,通常是根據企業的財力和人力成本來確定。
【參考文獻】
【1】朱子鈺.企業員工福利現狀及優化管理分析[J].青春歲月,2017(26):476.
【2】丁功慈,李素麥.我國企業福利制度創新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3):26-28.
【3】袁愛紅.企業員工福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工業,2016(11):270.
【4】邱月洪.自助式福利計劃設計與應用研究[D].海口:海南大學,2013.
【5】郭小花.彈性福利在我國企業的應用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08.
【6】楊雪.彈性福利制度及其在Q集團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
【7】丁華.商業連鎖企業福利制度優化措施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2):199-201.
【8】張智赫.沈陽電力行業實施福利彈性化的應用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3.
【9】周彬.我國企業彈性福利計劃應用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9.
【10】安然.彈性福利 激勵員工的一把利劍[J].中國新時代,2008(1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