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感到疲勞。上周,市民李先生在進行戶外運動時,突然出現心慌胸悶、大汗淋漓等不適癥狀。剛開始認為可能是中暑,休息一下就沒事了。但休息后,不適癥狀無任何緩解,甚至還出現心臟驟停,緊急送往醫院后,他被確診為心梗。術后恢復良好的李先生說起自己的經歷,心有余悸。同時,李先生也有些不解。雖說體重有點超標,但20多歲的他,之前心臟沒有什么毛病,怎么會突然發生心梗?
醫生表示,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血管為了散熱會擴張,使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臟等器官的供血相應減少。在出汗多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血液粘稠。高溫天氣會使人比較煩躁,情緒波動較大易引起血壓波動。還容易引起人體內循環紊亂,交感神經興奮,使動脈斑塊變得不穩定,可能導致形成血栓等問題。
心梗與中暑癥狀有相似之處,但實質上是有區別的。中暑早期,患者往往體溫偏高,一般會出現頭痛、頭暈、氣短、多汗等癥狀,在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飲用淡鹽水或解暑藥水后會出現好轉。而心梗則會出現胸前部疼痛,感覺胸口似有大石頭壓著,同時伴有全身不適,如面色蒼白、乏力、恐懼、惡心、嘔吐等。出汗時皮膚溫度相對較低,即俗稱的“冷汗直冒”。經常熬夜、心理壓力過大等人群是心梗高危人群。
心梗患者應該如何安全度夏呢?要注意補充水分,處在適宜的溫度下。多喝白開水,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補充因大量出汗而導致的血容量不足,降低血液黏稠度。
從室外回到室內,不要第一時間開空調,避免環境溫度的驟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飲食清淡。情緒激動是急性心梗發作最常見的誘因。預防心絞痛、心梗最重要的養生方法是情緒穩定、淡泊寧靜。
此外,夏季預防心梗,在運動時尤其應注意量力而行,最好進行快走、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且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為宜。對于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而言,一定不要擅自停藥,否則有可能會造成血壓波動較大,誘發心梗。
(摘自《燕趙都市報》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