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廉政教育必須站在新時代全新的視角和高度,必須有效應對復雜的網絡社會發展的需求,從思想、文化、制度和立法上構建廉政教育體系,防止腐敗不斷蔓延,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廉政教育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第一道防線,是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產生和蔓延的根本途徑,是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現實需要,也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謝俊教授及其團隊所著的《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研究》一書較為系統全面地探究了網絡時代黨的廉政教育及其實現路徑,不僅豐富了新時代黨的廉政教育理論,也為我國廉政教育實踐提供了參考借鑒。
《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研究》一書將于2021年5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凝聚了團隊成員的辛勤付出,是一部專門研究網絡背景下黨的廉政教育的書籍。該書深入分析了網絡視域下廉政教育的現狀矛盾、主要特征,從網絡文化層面、個人德行價值觀層面、大數據廉政監督層面、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體系層面,創新了廉政教育的實現路徑,有利于豐富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形成互聯網環境下關于廉政教育的一系列新觀點和新舉措,推動廉政教育體系的完善,建立適應網絡時代發展要求的廉政教育體系,筑起拒腐防變的牢固基石。總體來說,該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第一,研究內容扎實。《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研究》一書由緒論和十個章節構成,共計27萬字,包括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廉政教育基本理論、基本模式、國內外基本經驗研究;第二部分為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前景,新時代黨的廉政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特點,以及推進新時代黨的廉政教育制度化體系建設的前景;第三部分從文化環境、個人德行、制度監督、法治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廉政教育的實現路徑。該書緊扣“網絡”“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等關鍵詞,既從理論上清晰地闡述了新時代黨的廉政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也基于現實情況提出了實現黨的廉政教育的途徑,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第二,研究問題突出。一是深入分析了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現狀、問題與前景。該書以網絡社會的興起、發展及其影響為研究的邏輯起點,提出開放共享的社會文化環境、實時在線的教育方式、互聯互通全民參與的網絡監督使新時代的廉政教育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深入分析網絡社會廉政教育本質屬性、廉政教育的需求、廉政教育的目標邏輯,提出網絡社會建構與解構并存,黨的廉政教育需創新教育理念,推進廉政教育制度化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行。二是提出要構建“四位一體”的廉政教育體系。廉政教育是廉政建設的第一道防線,是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該書提出必須要創新綜合治理理念,構建相互支撐的“四位一體”廉政教育體系,從文化環境路徑、個人德行路徑、制度監督路徑、法治保障路徑四個維度來加強黨的廉政教育。三是始終堅持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廉政教育系統治理原則。該書提出要以文化教育和德行教育為支柱,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線;以高效、科學、協調的監督機制為抓手,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籠子;以全面依法治國、完善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體系為保障,構筑“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實現廉政教育體系的系統性、全局性、科學性。
第三,研究方法科學。首先,該書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作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導向,運用多學科知識,對黨的廉政教育進行了綜合治理研究,體現了綜合研究和交叉研究的方法特點。其次,該書對大量的文獻、數據資料以及典型事例進行了收集、分析和評述,并開展了覆蓋5大區域16個省市的問卷調查,為廉政教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撐。最后,該書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對國外廉政教育的基本經驗和我國廉政教育的歷史、現狀和基本經驗進行了分析和梳理,從比較視野展開論述,為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支撐。
第四,時代價值鮮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雖然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是腐敗問題仍然是人民最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之一,新時代黨的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互聯網時代黨的廉政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新課題。該書正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致力于推進網絡背景下黨的廉政教育工作,是符合中國當前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此外,該書提出的四種路徑緊緊圍繞新時代廉政教育的偉大實踐,科學準確研判了不同階段廉政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路徑,具有實踐借鑒意義。
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13XDJ023)的最終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黨的廉政教育的相關理論,也為黨在新時期繼續推進廉政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鑒,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一是成果豐富了黨風廉政建設理論。成果以應對復雜網絡社會對黨的廉政教育的機遇與挑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分析和調研黨的廉政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前景,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廉政教育的實踐,提出黨的廉政教育需創新教育理念,推進廉政教育制度化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行,構建相互支撐的“四位一體”廉政教育體系,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廉政教育之路,豐富和深化了黨風廉政建設理論。二是成果對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具有借鑒意義。黨風廉政建設不僅關系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的建設,關系政治生態文明建設全局,而且關系著黨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廉政建設需堅持標本兼治、注重預防,廉政教育是實施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渠道和手段。本成果堅持文化環境路徑、個人德行路徑、制度監督路徑和法治保障路徑“四位一體”的廉政教育路徑,是貫徹構筑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系統治理原則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預防、懲治腐敗,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
讀者通過閱讀該書,能夠較為清晰全面地了解廉政教育的相關內容及網絡時代如何從文化環境、個人德行、制度監督、法治保障等方面去推進黨的廉政教育建設,對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