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 孫剛
一到重要場合,你是不是總會覺得肚子痛想上廁所?越是到重要時刻,腸子越想耍個小性子,讓你不得不先跑個廁所。如果您有以上癥狀,那么可能是得了腸易激綜合征。但是,腸易激綜合征還需要與一些疾病鑒別。您知道如何區分嗎?
腸易激綜合征有六大癥狀
腸易激綜合征是消化內科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主要表現是慢性腹痛和排便習慣的改變,但是檢查內臟卻沒有什么器質性病變。這種病有以下六大典型癥狀。
1.腹痛、腹部不適。常沿腸管有不適感或腹痛,可發展為絞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后緩解。
2.腹瀉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
3.便秘。每周排便1~2次,偶爾10余天排便1次。
4.排便過程異常。患者常出現排便困難,排便不盡感或便急等癥狀。
5.黏液便。大便常帶有少量黏液。但偶有大量黏液或黏液管型排出。
6.腹脹。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后減輕,一般腹圍不增大。
腸易激綜合征需與九種病鑒別診斷
1.慢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主要癥狀有持續性輕重不等的腹痛、腹瀉等。主要病理變化是結腸潰瘍性病變,潰瘍邊緣可有息肉形成,潰瘍愈合后留有瘢痕,導致腸管狹窄;若瘢痕正在腸腺開口處,可阻塞腸腺,導致囊腫形成,其中貯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腫破裂而間歇排出。菌痢病情遷延不愈超過2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多由于輕型病例未能及時診治,或治療不及時或不合理而長期不愈所造成;也有因細菌耐藥,雖經正規治療仍轉為慢性者。臨床研究發現,凡有營養不良、胃酸水平低、慢性膽囊炎、腸道寄生蟲病者,易形成慢性菌痢;神經穩定性失常,飲食失常,受涼或過度勞累,則是導致慢性菌痢或緩解期轉為急性發作的誘因。
2.慢性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病變部位主要在盲腸與升結腸。臨床上以腹痛、腹瀉、暗紅色果醬樣大便為特征,易變為慢性,可發生肝膿腫等并發癥。普通型起病緩慢,一般無發熱,呈間歇性腹瀉,發作時有腹脹、輕中度腹絞痛,大便每日數次至10余次。典型的阿米巴痢疾大便量中等,糞質較多,腥臭,血性黏液樣便呈果醬樣。間歇期大便基本正常。體格檢查時體征僅有盲腸、升結腸部位輕度壓痛,偶有肝大伴壓痛。癥狀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多次大便鏡檢找到阿米巴原蟲及甲硝唑試驗治療可明確診斷。
3.吸收不良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小腸營養物質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綜合征,多見于老年人。老年人吸收不良綜合征的癥狀往往不典型,以腹脹、腹瀉、貧血或骨痛為主要表現。老年人容易發生吸收不良綜合征的主要原因,與老年人消化系統退行性變有關,變化較顯著的是胃、小腸和胰腺。人到老年后,小腸茸毛變短,吸收面積減小,胰腺逐漸萎縮,間質纖維結締組織增生,這些變化使得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消化道憩室炎和憩室病發病率顯著增高,加之退行性變所引起的熱量攝取不足和營養失調,均可促成或加重吸收不良綜合征。與腸易激綜合征鑒別的要點是,吸收不良綜合征有腹瀉,但大便中常有脂肪和未消化食物。
4.小腸腫瘤。小腸的良性小腫瘤可引發腹瀉和間歇性發作的部分腸梗阻。結腸腫瘤也可以出現類似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癥狀。特別是對老年人應注意鑒別。可進行X線鋇劑造影檢查或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直腸腫瘤會導致腹瀉,而且是長期腹瀉,經常反反復復的發生,用一般的止瀉治療沒有效果。也有一部分直腸腫瘤患者腹瀉和便秘是交替發生的,而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5.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的最初表現可以有許多形式。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其他癥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里急后重、嘔吐等。偶爾表現為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除少數患者起病急驟外,一般起病緩慢,病情輕重不一。癥狀以腹瀉為主,排出含有血、膿和黏液的糞便,常伴有陣發性結腸痙攣性疼痛,且里急后重,排便后可獲緩解。有發熱、膿血便等異常表現。經X線鋇劑造影或結腸鏡檢查可以鑒別。
6.克羅恩病。本病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腸梗阻,伴有發熱、營養障礙等腸外表現。病程多遷延不愈,反復發作,不易根治。腹瀉開始為間歇發作,后期為持續性糊狀便,無膿血或黏液。病變涉及結腸下段或直腸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常有發熱、貧血、虛弱等全身癥狀。潰瘍性結腸炎病人最明顯的癥狀,是長期腹瀉、腹痛和黏液膿血便。但是潰瘍性結腸炎僅局限于結腸,而克羅恩病則可以累及從口腔到肛門的整個消化道的任何部分。所以克羅恩病的癥狀更加多樣化,有腹痛、腹瀉、消瘦、貧血、肛疹等,其診斷和治療更為復雜。X線鋇劑造影或結腸鏡檢查即可鑒別。
7.乳糖酶缺乏。乳糖酶缺乏有先天和后天之分。臨床表現為吃乳制品后出現嚴重的腹瀉,大便含有大量泡沫和乳糖、乳酸。乳糖耐量試驗可以鑒別。食物中去掉牛奶或奶制品,癥狀即可改善。酸牛奶經乳酸菌將乳糖分解,可供這類病人食用。
8.胃腸道內分泌腫瘤。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會引起各種激素相關的臨床癥狀。如果出現長時間腹痛、腹瀉、皮膚潮紅、反復發作低血糖、難以愈合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無法用常見的原因解釋等情況,要及時到專業醫院做全面的身體檢查。促胃液素瘤可出現嚴重的腹瀉和頑固的潰瘍病,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極高,一般治療無效。血管活性腸肽瘤也引起嚴重腹瀉,血清VIP水平增高。
9.甲狀腺疾病。甲亢性腹瀉患者常易被誤診為慢性腸炎、痢疾、消化道腫瘤、神經性嘔吐等。有些甲亢患者以腹瀉為突出表現,大便一日數次至十余次,稀薄或呈水樣,無膿血便。凡食欲增加與消瘦并存,腹瀉、消瘦、大便鏡檢正常,或原因不明的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特別是老年患者,應追查有無甲亢的其他表現。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可出現便秘,可做甲狀腺、甲狀旁腺功能檢查以進行鑒別。
總之,對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應當慎重,必須在排除上述疾病之后,經各種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時,方可確診。